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部具有深刻哲理意蕴的象征性小说。小说家R象征作者生活的现实世界;陌生女人象征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人道主义;陌生女人的死象征作者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作品艺术地再现了茨威格面对现实世界的困惑以及不懈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并为之献身的生命历程,从而形象地完成了他对人道主义理想的独特言说。  相似文献   

2.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最杰出的文学代表。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时代特色——美国梦的破灭。盖茨比悲剧性结局在于他的理想之梦与物欲世界的激烈碰撞所致。然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献身精神却不会,也不应受到时代与地域的限制。这一道德寓意赋予《了不起的盖茨比》永恒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境界的核心是对人生价值的确认。它不但是对真实的存在和意义世界的追寻 ,而且体现为特定的理想人格。宋儒的人生境界展开于天人、群己、理欲等价值理论中 ,构成他们所理解的意义世界和理想中的世界图景。在宋儒看来 ,圣人就是具有终极意义的价值标准 ,圣人境界也就是他们所普遍追求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4.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一个意义丰富的命题。文章美是文章作者按照美的规律的能动建造、美的理想自觉追求、美的标准的积极实践,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万寿寺》是《青铜时代》中最长的一篇小说,也是最能体现王小波叙述艺术特点的一篇小说。作者利用碎片式的情节?多重的叙述视角和叙述时间构建出现实与理想的双重世界,揭示出人类生存受压抑?受迫害又无力反抗的困境,表现了他对诗意世界的理想追求及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通过评析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画册的一页》中年轻画家弗伦奇对纯洁爱情的追求,展现作对独立如雏菊的艺术家理想形象的构建,并进一步分析作品中的孤独主题有其现代意义,显示作的创作理想。  相似文献   

7.
理想的教育追求不仅是我们反思现实教育的依据,也是我们筹划未来教育的指南。乐生是一种积极、充满理智与情感的生活态度,它直接指向高品质的生活,不同寻常的人生境界。在物质财富富有的今天,在满足了物质需要的基础上,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生活成为当代人的第一需要。因而,造就乐生主体是当代教育的理想追求。走向乐生的教育作为一种理想的教育,它以可能生活为场景,以自由活动为内容,采用体验教学,以学生的乐生精神趋向性养成为核心目标,从而为学生有意义且有情趣地生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理性具有超越性特性。它并不满足于经营经验世界的事务,它要超出经验世界,为人类建构理想大厦,寻求至善价值,体现人性对美好价值的企盼和追求,为人类自身寻求安身立命的最高尺度,建立行为的准则,即为人类自身立法,真正体现理想的价值。同时,理性的超越性追求,体现的是人类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它源于人的本性,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创造性的表现。理性借助这种超越性的追求,来探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人类建构完美的自我形象和至善的理想社会原型,以体现人性的崇高和尊严。  相似文献   

9.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杰出诗人济慈 ,( John Keats)因对英国现实不满 ,终生追求一个“永恒美的世界”,用诗来表达自己孤独与痛苦的情感。他的一首著名诗《无情的美人》正是这种情感的写照。在诗中 ,诗人通过梦境追求美 ,他找到了美 ,然而在现实中却永远找不到美 ,现实的冷酷无情通过美梦对比之下更显无情。诗人的梦将现实与想象两个世界相连接 ,梦是架在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的桥梁。通过梦中寻美的历程与现实的对照 ,表现着寻美者的痛苦挣扎与追求。  相似文献   

10.
和合意义价值世界具有通过价值规范而增生的意义结构,体现和合精神的完善性原理。和合的意义性、价值性就在于其创造性,价值创造的本质在于和合。和合意义价值世界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对自身幸福与发展意义的追求,即对善的价值的追求。它展开为人生价值、道德价值和心灵价值。人生价值是依生命、生存、人生价值理路展开。道德价值蕴含着道德原则、规范、标准、境界和理想。心灵价值能感通心--性--天,达到心与天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昌耀作为西部高原哺育的“诗人中的诗人”,他的诗歌处处显示出一种力量美,这种力量既可以是外在的.又可以是内在的。通过力量我们可以领会苦难的诗人置身苦难的世界中的那种苦难的生命意识,进而了解诗人在整个生命历程中的人生追求和艺术理想。  相似文献   

12.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杰出诗人济慈,(JohnKeats)因对英国现实不满,终生追求一个“永恒美的世界”,用诗来表达自己孤独与痛苦的情感。他的一首著名诗《无情的美人》正是这种情感的写照。在诗中,诗人通过梦境追求美,他找到了美,然而在现实中却永远找不到美,现实的冷酷无情通过美梦对比之下更显无情。诗人的梦将现实与想象两个世界相连接,梦是架在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的桥梁。通过梦中寻美的历程与现实的对照,表现着寻美者的痛苦挣扎与追求。  相似文献   

13.
理性具有超越经验世界的特征,这是由理性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理性的超越性追求,体现的是人类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性,它源于人的本性,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创造性的表现。理性借助这种超越性的追求,来探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人类建构完美的自我形象和至善的理想社会原型,以体现人性的崇高和尊严。但理性所建构的理想世界,乃是一种形而上的理想追求,为的是唤醒理性的反省和批判精神,以避免僵化和停滞,以及功利价值追求,激发人超越现存、指向未来的内在创造潜能,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更符合人性需求的杠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一部独创性作品。作家在民主革命与宗法文化的悲剧性冲突当中,实现了对民主革命与宗法文化的双向消解,展现了中国农民原生状态的本体真实。表现了悟道之后的迷惘,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一生都处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其解决方式是通过自然寻找真趣,在现实的世界里获得生命的超越意义,在宁静平和的田园中追求一种真淳、质朴、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更加理想的、更加完美的人生,新的理想和新的现实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包法利夫人》:一部理想破灭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玛是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她短暂的一生是在不断追求理想爱情的过程中渡过的。对她而言,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令人激动的爱情,她终其一生在寻找追求,并不惜背叛现实世界的秩序,可现实世界也给了她狠狠的报复,她所追求的理想爱情一再幻灭,现实世界也抛弃了她,爱玛只能在走投无路中死去。  相似文献   

17.
宪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制度设计,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宪政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确立了理想的社会制度,人的全面发展是宪政的终极价值追求和价值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8.
"红楼"佛语     
张威 《华章》2010,(22)
<红楼梦>描写了两个宗教世界:一个是以"大观园"为代表的理想世界;一个是"大观园"以外的世俗世界.作者在追求人的无限性这一理想时,对理想世界表示了赞美和向往,对现实世界表现了嘲笑与贬低.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追求,内在地包含着实现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社会公平是人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的发展状况是判断社会公平实现程度最根本的也是最真实的标准。公平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从人的发展的实现条件看,追求社会公平要基于现实,肯定起点和规则公平,而不能超越阶段。从人的发展的本质要求看,追求社会公平要坚持理想,尽可能实现结果的公平,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生存发展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九十年代,张欣以“都市女性误区”为视角,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代都市女性生活的作品。其中始终贯穿着的对真善美理想的执著守望,表现为三个发展阶段,即热情歌唱,真情挚守及理性认同,它宛如混沌世界里的一线微光,真切地逼近了社会转型期的当代性的精神追求的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