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旅游资源开发与客源市场密切相关,客源是旅游发展的原动力。对客源市场的研究为旅游资源开发指明方向,加速风景区的发展、提升其综合接待能力。本文基于客源市场相关理论,结合游客问卷调查结果,系统分析了琅琊山的旅游市场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客源结构等。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已成为了琅琊山旅游客源的核心市场;客源市场和游客集中指数较高表明琅琊山游客的客源地相对集中,客源市场吸引范围一般;时间上分布以节假日和双休日为主体;游客的职业和年龄结构表现出明显以中青年为主体等特征。并针对旅游客源市场存在的不足,提出琅琊山旅游市场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参观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提升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旅游客源市场的经济效益,本研究通过分析上海历年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发展的需求特征,研究和预测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在人数、区域、季节、交通、住宿等方面的市场定位特征,提出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在营销重点、区域增量、整体形象、营销效果、网络预售、政策优惠等方面的拓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世界旅游客源地对四川省入境旅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迅猛,但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四川旅游的整体发展水平。本文运用旅游距离衰变理论,探讨了世界主要客源地对四川入境旅游产业产生的影响,并利用四川入境旅游相关数据,分析了四川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分布情况和主要特征,提出了开拓四川入境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以便四川省调整旅游市场结构,加大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增强四川旅游产业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4.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是决定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四川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调查为基础,从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特征、旅游者出游的时间特征及旅游者的社会经济特征等多方面对四川省休闲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对四川省休闲旅游市场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提出了四川省休闲旅游客源市场拓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山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2001年和1994的黄山国内游客抽样调查资料,通过对黄山国内客源市场7年间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了其客源市场分布广泛,主要客源市场稳定,客源市场集中度总体下降,近程市场在下降。中远距离客源市场在不断拓展,波浪式推进和跳跃性增长的演变结论。在此基础上,并分析了黄山国内客源市场空间演变对其旅游市场促销的意义和原则。  相似文献   

6.
利用调查及相关统计数据,对南阳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时间特征及游客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为:(1)南阳接待的境外游客在空间上相对分散,市场较为稳定;国内游客主要来自经济发达地区或邻近地区,市场稳定性较差.(2)景区(点)客源淡旺季明显,城市客源相对稳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总体上都呈快速上升趋势.(3)游客以中、青年为主;男性高于女性,以企业人员、公务员和教师为主;月收入多在500~2000元之间.  相似文献   

7.
以天柱山景区为案例地,以其旅游需求为对象,在该景区2000-2012年游客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旅游需求空间分布集中性指数和地理集中性指数,得出以下结论:天柱山景区客源数量逐年增加,但其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不均衡,表现在客源主要集中在安徽及周边省份。对此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天柱山景区未来旅游需求集中性指数将会降低,客源市场逐渐扩大,旅游人数不断上涨。  相似文献   

8.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客源市场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对游客的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笔认为,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的客源市场发展近年内首先应该要稳固发展目前的主要客源市场,即浙江、江苏和上海“两省一市”;其次则要积极开拓福建、台湾市场;第三要密切关注广东、港澳市场。  相似文献   

9.
当大部分的旅游营销学者们还在对"无障碍旅游协作区"、"旅游圈"等旅游目的地的整合营销津津乐道时,在珠三角,一个以客源地大型组团社为中心,整合客源市场的媒体、销售门市、游客组织和其它营销渠道,同时整合旅游目的地的产品,把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的旅游营销圈早已经出现。旅游营销圈实现了旅游整合营销的再整合,是整合营销在旅游行业的更高形式,其形成与运行过程以及对市场的影响值得学术界着力关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近年来,湖南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在逐年扩大,结构在逐年改善;但湖南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规模远比旅游大省小,对少数国家(地区)的依赖性仍过大。拓展湖南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主要依赖于:改善旅游环境,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扩大市场覆盖面。  相似文献   

11.
泛长三角旅游区正在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旅游目的地,安徽旅游应该趁势而上,借助建设国际旅游区之势、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之势、旅游业发展空间的扩展之势、开发资金集聚与溢出之势、旅游产业集聚的扩散效应之势、旅游产品升级换代之势、海内外市场名声之势,实施以下腾飞策略:政府推动建立合作和联动发展机制,制定和实施安徽旅游业促进政策,强化与苏浙沪的联合营销,提高旅游企业的国际化管理水平,加强国际型旅游人才的培养,建立高效的旅游交通与信息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2.
利用DEA模型,对安徽、江苏、浙江、上海4省市2005-2007年3年旅游业投资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连续3年DEA有效,且不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其余3省虽然不同年份存在非DEA有效,但总体效率还是较高的.4省市作为"泛长三角"区域性旅游业整体,要提高区域旅游业的效率,需提升旅游业管理水平、精简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城市人居环境内涵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求出长三角经济区16个优秀旅游城市人居环境与旅游业的综合评价得分f(x)和g(x)以及两者的协调度值.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南京、杭州、无锡、绍兴、台州、舟山、泰州和湖州,f(x)<g(x),这些旅游城市人居环境水平虽然较高但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其他城市f(x)>g(x),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水平高于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协调度方面,上海、南京、杭州和无锡,协调度指数大于0.8,城市入居环境和旅游业处于良好协调阶段;宁波、南通、苏州、常州、嘉兴、扬州、镇江,协调度指数位于0.7 ~0.8之间,处于中级协调阶段;其余城市协调度指数小于0.7,处于初级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智慧旅游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信息化建设已经由专业信息化阶段、数字旅游及数字景区阶段,发展到了目前的智慧旅游阶段,智慧旅游已成为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合适安徽省的智慧旅游体系,就要深入了解安徽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省实行"智慧旅游"的经验,探求可行的建设路径,促进安徽省"智慧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湖州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湖州市旅游业总体特征、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湖州旅游产业、旅游产品、旅游城市、旅游形象进行了战略决策分析,最后综合总结出湖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必须抓住机遇,科技兴旅、旅游兴市,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旅游开发,“大开发、大接轨、大融入”;逐步缩短与“长三角”其他旅游城市之间的差距,实现“长三角”旅游一体化,优化湖州旅游环境,完善旅游政策体系,加快旅游产品的更新和升级,全面带动湖州旅游业发展,实现旅游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2009年11月以来,科技部等六部委选择了安徽、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广东、四川和辽宁等省(市)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试点工作。根据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的有关数据,通过利用SPSS的主成分分析法,在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各试点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安徽创新能力的基本状况以及影响安徽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进而提出提升安徽创新能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晚清民国词社的地理分布、成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民国是词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时期,此时词人结社此起彼伏。词人结社地理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一带,其他省份如福建、广东、安徽、湖南虽不多,但皆有词社诞生。其主要原因是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地域文化传统的深厚以及词人领袖的群体效应等。地理分布不平衡的词人结社推动并影响着晚清民国词风的演变,造成以江浙、上海以及北京为首的词学中心区与以闽中、岭南、湖湘、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等词学边缘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区域产业转移有利于转出地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入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苏浙沪地区出现大量产业对外转移现象,这对如安徽一样的中部地区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基于企业、产业、空间三个角度,根据苏浙沪和安徽经济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对比分析了安徽在此次承接苏浙沪产业转移过程中所具有的拉力因素,阐明安徽将成为苏浙沪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相似文献   

19.
四川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国内旅游市场发育良好,但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缓慢,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中,旅游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旅游竞争优势.本文以四川省2000年到2005年的入境旅游市场相关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四川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分布情况,并根据入境旅游者在四川旅游的时空分布和消费特点,系统研究了四川省入境旅游市场的特征,提出了开发四川入境旅游市场的思路和营销战略,以增强四川旅游业的竞争实力,促进四川国际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