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入课堂 师:(出示契诃夫图)认识他吗? 生:这是契诃夫吧。 师:很好,他就是100多年前俄国的著名作家契诃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04年为“契诃夫年”,因为那一年是契诃夫逝世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2.
文本各有特点.学生千差万别.两者要交汇于课堂.教师要完成这神圣的一讲,对文本的准确、深入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谈到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  相似文献   

3.
《凡卡》节选自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同名小说。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师生会对文中的一些内容提出疑问。笔者根据所掌握的有关资料,对文中的儿处疑点进行辨析,供同行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抓住文章的关键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应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从教材中“淘出”这些极宝贵的可教因素,精心设计,突破一点.  相似文献   

5.
陈佳 《上海教育》2014,(15):86-86
《凡卡》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所作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沿袭了契诃夫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特点,被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收编。正因为这种经典,产生了很多对该作品的解读和教学案例。对《凡卡》的解读,主要聚焦在两个问题上:对“苦”和“乐”的辨析以及对结尾含义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文本解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抓手,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起跑线。然而,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文本解读中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一是教师对教材价值缺少应有的认知,教学偏离了应有的价值取向;二是某些教师以个人独特的见解错误地引导学生。对此,笔者认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是根本与关键。一则《祝福》探究性学习教学案例采取专题辩论活动,实现语文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学生文本解读思想观点出现分歧,文本意义探究发生偏离。这则《祝福》教学的文本解读批评引发以下三条重要启示:文本解读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和社会历史环境;专题辩论不失为解决文本解读思想分歧的重要路径;好课并不在于教师的精彩表现,而在于教师发挥作用让学生观点言论出彩。  相似文献   

8.
《凡卡》一文的教学难点是课文的结尾段。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教学片断,巧妙设疑,用"辩论"这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足学生阅读的时间,在辩论结束时适时给予点拨,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我们都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可怎么让小学生明白小说三要素的特点呢?在高中小说教学目标中提到:“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重视对作品整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我想.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小学。下面就以林莘老师所上《凡卡》一课为例谈...  相似文献   

10.
那天,我们学习《鸿门宴》,共同探讨文中项羽与刘邦、樊哙与项庄、张良与范增等人物的形象。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作具体分析,而不能简单地用几个词语对人物“贴标签”。即分析要立足文本,做到言出有据。在课堂交流时,学生发言踊跃,他们分别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角色,通过对课文言语的咀嚼推敲,谈出了自己的见解。当时,课堂氛围十分良好。  相似文献   

11.
韩少功的《月夜》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让人心向往之。文章首先围绕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对《月夜》展开解读,其中,分析艺术特色是从清新隽永的语言、精巧的构思、鲜明的对比修辞手法三方面入手。然后基于课标的学段目标、学生学情,文体价值以及单元编排的要求,提出《月夜》的教学价值为掌握对比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喧闹的城市生活的厌倦及对平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最后推荐《月夜》编入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相似文献   

12.
谢艳 《湖北教育》2007,(8):32-35
案例一、导言激趣师:同学们喜欢读神话故事吗?大家看大屏幕,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生:这是《嫦娥奔月》里的嫦娥。生:孙悟空,《西游记》里的人物。生:这是后羿,故事的名字叫《后羿射日》。  相似文献   

13.
《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故事,被收入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对于这篇寓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及落实教学内容,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28篇教学设计及2篇课堂实录显示,当前《愚公移山》教学存在忽视文体属性、教学过程模式化的问题。文章基于文体视野,对《愚公移山》进行解读,并为《愚公移山》教什么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文本解读》是文艺学序列的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基于英美新批评、解构主义等理论的影响,如何合理"合法"地阐释文本,是学生面临的一个困惑,也给教学者提出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即以什么样的理论指导才能科学地引导学生去阐释文本,从而避免无限度解读。依照美国解释学哲学家赫施的解释学理论来总领《文本解读》教学的理论观念,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为创设有效教学不断努力。在解读教材时,教师应夯实文本解读,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把握教学目标;深入解读文本,重构教学内容;创新解读文本,优化教学设计,从而构筑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7.
师:《月光曲》是贝多芬在茅屋里弹的第二首曲子。这首曲子的产生与贝多芬眼前的人和景有什么关系呢?请仔细读读第二节到第七节,体会体会。  相似文献   

18.
文本解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抓手,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起跑线。然而,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文本解读中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一是教师对教材价值缺少应有的认知,教学偏离了应有的价值取向;二是某些教师以“个人独特的见解”错误地引导学生。对此,笔者认为:规范、深化文本解读离不开对文本背景、编写意图、课标要求、学生发展等方面的探究,应当将这些融人到我们的文本解读意识之中,内化为我们的阅读视角与品质。从而深化文本解读,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9.
于永正老师曾说过: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把教材钻研好。只有把握好教材,才能有效地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和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或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充满自信地走进课堂。一篇课文.教师要透过文本的字面去感悟那涵咏不尽的真义,要细致地体验文中蕴藏的情和味.让文本与学生和教师三方面有机组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堂的真正高效.  相似文献   

20.
《凡卡》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写于1886年的一篇著名小说,通过九岁的小学徒凡卡给爷爷写信,倾诉自己痛苦的学徒生活的故事,反映了俄国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透过凡卡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那双躲在语言背后的含泪的眼睛,感受到作者悲悯的情怀。《凡卡》的表达方法很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