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反映社会经济状况的载体,我国党报的话语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以《中国青年报》作为研究对象,以报社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的调整为线索,以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为判定新闻观点的标准,力求梳理概括出以《中国青年报》为代表的党报媒体话语形象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党报话语风格既是党和政府的话语风格,又是人民群众的话语风格,体现了党的办报路线和新闻理念.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党报历史上,党报从《向导》到《解放日报》,再到《人民日报》,党报话语风格随着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心工作的变化而变化.在党报三次重大改革、改革开放、媒介融合的关键节点,党报话语风格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丰富其内涵,...  相似文献   

3.
动向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之际,为这个移动新媒体诞生庆贺的同时,也为它的发展方向提出三点思考。第一,动向新闻客户端,要充分发挥党报权威信息的优势。在地方,党报应该是提供权威信息的主渠道,地方同中央的媒体不一样,没有专门的通讯社,党报可能是地方权威信息的生产商和供应商,所以重要权威信息可能首发于党报,或者是来源于党报。"动向新闻"是依托党报这样一个背景,权威信息的背景,办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已让新闻传播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包括党报已经感受到了挑战与冲击。如果说党报面临生存危机有些言过其实,党报的生存焦虑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媒体的话语模式基本分为党报话语模式(主要指党报党刊及部分行业报刊)、都市报话语模式(主要指都市报、晚报及生活娱乐类报刊)。  相似文献   

6.
陈旭鑫  李元有 《声屏世界》2022,(4):95-97,107
县级融媒体是党领导下的县域新型主流媒体,承载着引导和服务群众、打通新闻宣传"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职责.基于新闻叙事和话语理论,文章以国内若干县级融媒体的服务性新闻为案例,运用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法,重点探讨县级融媒体服务性新闻的话语模式与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7.
周军 《新闻世界》2010,(11):52-53
经济新闻是党报与其他类型、风格媒体短兵相接最紧密最激烈的"红海"——党报经济新闻亟需找准自身优势,并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新闻奖的设置是新闻话语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奖"与《南方都市报》新闻报道奖这两种看似不在同一层面新闻奖的比较研究,考察媒体如何尝试在"中国新闻奖"为代表的价值标准之外另辟别途,寻求对新闻专业主义话语进行价值彰显的策略。本文在国家话语体系以及新闻专业主义话语之中,为赋予了多重价值取向的媒体寻求在当前的社会情境中可行的生存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迈入新时代,党报媒体承担着"一锤定音、影响人心"的重要职责,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和重要节点关头,党报的新闻评述更具有春风化雨、直抵人心的独到功效,展示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和话语权威。耐人寻味的是,近年来,虽然电子化、碎片化、分众化阅读成为趋势,但党报的新闻评述类主流文章并没有因为其"体量大"而被读者用户所抛弃,反倒是在互联网上化作"雄文"快速刷屏。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许多党报工作者传统地认为,党报发挥好喉舌功能,主要就是“你说什么我报什么,发生什么我写什么”,习惯于当“传声筒”、“加油站”,对于读者的需求研究甚少,新闻策划普遍成为“弱项”。任其趋势发展,党报的影响力只会渐行渐弱,退出主流话语空间、失去读者市场绝非危言耸听。放眼当今,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作为新闻竞争最有效、最有力的一个手段,党报必须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话语语法之变,不是新闻媒体单边主义行动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从政治与媒体关系结构的改变上下工夫。话语是用来交往的,人与人之间借助话语得以交流。新闻话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话语。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感知更多是建立在新闻话语之上的。自从有了专业化的媒体组织,人们就把自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际话语格局发生深刻变革,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话语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但"西强东弱"的不平衡话语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在这种情势下,兴起于西方的建设性新闻为我国主流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传播、建构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提供了新的选项和可能性.建设性新闻本土化发展成果,在融入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改善国际涉华舆论生态、有效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之中,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芳 《新闻世界》2014,(9):30-32
在微博成为当今中国重要的新闻平台和言论平台之际,安徽日报社评论内容生产系统对做好党报微博新闻评论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将这一传统优势领域继续在微博账号上实现延伸。本文以其重点打造的评论栏目"Hi,你早"为例,探讨党报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体系选择。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已在业内业外引起强烈反响,也给新时期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特别是对于党报来说,是一个重塑话语体系、增强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难得契机。一一直以来,党报在整个社会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15.
传媒灾难性报道的话语控制,即传媒对灾难性报道的新闻话语管理和调控,它直接影响着政府灾情处置和危机管理的效果。当下,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转向表现为:话语控制观念的化"危"为"机",话语控制方式的变"堵"为"疏",话语控制技术的媒体融合与互动。  相似文献   

16.
王治尹 《新闻传播》2014,(3):189-190,192
基于话语的表征理论与新闻传播的标签理论,分析了媒体对"X二代"事件的标签化报道方式,试图探究作为一种新闻话语的"X二代"报道,如何实现对社会冲突的表征。结果表明,有关"X二代"的新闻话语建构,加强了受众对"X二代"形象的认知,实现了对当下社会阶层冲突的表征。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到来,新闻话语表达依据所处微平台而发生变化,人民日报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典型报刊,凭借其党报身份的影响力,受众庞大多样,在微博新闻的话语表达中具典范性和标杆性。本文以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为例,从受众的中心化意识与话语表达的互动性、受众的人文化意识与话语表达的亲切化、受众的休闲化意识与话语表达的简洁性三个方面来阐释。  相似文献   

18.
智能化技术驱动下的广电媒体新闻话语呈现工具价值偏向,回归到人性与理性的建设性新闻似乎为当前的新闻话语转型提供思路,这或许为广电媒体的新闻话语转型提供了思路。本文主要从新闻话语的实践转向入手论证了我国广电媒体建设性新闻的必然性,进而结合建设性新闻实践的知识特性,立足知识生产视野,从时间秩序、知识生产视角、知识生产范式、知识生产者等不同侧面探讨建设性新闻话语生成逻辑为知识融合。知识生产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仍需回到交往实践,因此本文也回到广电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进而分析建设性新闻话语的具体生成路径为:动态交往—主体间交往—融合交往—向善交往。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7,(8):23-28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媒体市场化、受众地位的增强,我国新闻评论经历了由"论"及"评"的转变,如今在自媒体环境下,意见表达呈现出多元性和无序性,述评这种能够整合新闻、观点甚至是情绪的评论形式,则引领着新闻评论由"评"向"论"的再次转换。在话语方式和主体意识上,新闻评论则从"教育者"向"批判者"和"揭秘者"转换。写作风格上的地摊文学化、表达方式上的述评化以及表达功能上的情报化和智库化是自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媒体生活政治话语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诺 《新闻战线》2016,(5):107-110
国家发展的主题变化了,新闻话语也跟着变化,当代中国媒体新闻生产越来越注重将个人群体命运与国家的发展进步联系在一起。媒体开始注重呈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微观话语。媒体参与具有重大公共意义事务的讨论与呈现,是转型期解决中国发展各种矛盾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协商与对话的存在是社会中公民之间相互尊重的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