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活跃在北宋文坛的孔文仲,积极参加诗文改革运动,所写诗文平易晓畅,意境清新。为宋代文学的发展和文风的改变作出了贡献。研究其诗文成就,对我国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其诗文所反映的史观,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清代岭南著名作家黄培芳的生平、交游和著述作了全面、详尽的考证、介绍,指出其诗属“诗人之诗”,并从三个时期对其诗作的题材、内容、风格、成就及渊源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萧山任氏家乘》收有高则诚的佚诗一首,另有署名刘基、苏伯衡、顾硕等而与高则诚密切相关的文章若干篇。这不仅表明诗文真实可信,而且表明:高则诚任江浙行省掾时,除刘基外,还与陶凯、王等过从甚密;至正十一年六月之前,高则诚即因意见不合而离开了浙东帅幕府,在萧山开馆授徒,任原礼是其最亲近的学生之一。至正十二年后,高则诚虽因绍兴路总管府判官、四明都事等职而活动于绍兴、宁波等地,但与萧山任氏仍有密切的联系,至正十五年,更是曾长时间驻留萧山。  相似文献   

4.
袁克文是袁世凯的次子,以不阿附帝制而闻名.他多才多艺、工书善画、喜好戏曲、嗜爱收藏,在诗歌、散文、小说等创作上,均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现代文坛上,鲁迅是一位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他的小说、散文和杂文创作各具特色,并深受其少时所受教育和人生经历的影响。本文结合具体的文本,拟对鲁迅的创作及与生平的关系,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6.
吕惠如是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教育者。她一生经历曲折,长于诗词,她将其人生经历与感情系之于诗,其诗歌思想内容丰富,情感饱满,显示出含蓄蕴藉、工雅秀韵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韩偓不仅是唐末一位被清《四库全书》馆臣称为"内预秘谋,外争国是,屡触逆臣之锋,死生患难,百折不渝,晚节亦管宁之流亚,实为唐末完人"的忠臣,而且是唐末最后一名著名诗人。本文特为之编撰生平和诗文系年的简要年谱。  相似文献   

8.
韩偓不仅是唐末一位被清《四库全书》馆臣称为"内预秘谋,外争国是,屡触逆臣之锋,死生患难,百折不渝,晚节亦管宁之流亚,实为唐末完人"的忠臣,而且是唐末最后一名著名诗人。这是特为他编撰的诗文系年的简谱。  相似文献   

9.
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他生逢乱世,遭遇坎坷,为挽救明朝危亡而与当时权阉作斗争,入清后归隐不仕,被逼参加乡试,并非“晚节不忠、。其创作以散文见长。传记散文深受《史记》和唐传奇影响,选材典型,叙事生动,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论文、书信等其他散文豪宕流畅,纵横恣肆,明显带有唐宋八大家遗风。其诗歌追踪杜甫,情意悲凉,真挚感人。  相似文献   

10.
明正德九年状元唐皋,是徽州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但因他的著作都已散佚,行状、墓志铭等重要文献也不传,学界对他的家世生平、学术思想和诗文创作情况都缺乏了解。文章在辑佚唐皋诗文的基础上,爬梳大量历史文献,详细考证了他的家世和生平。  相似文献   

11.
屠格涅夫晚年的许多散文诗篇中显示出了存在主义的一些主要特征,即对忧惧和死亡等人的终极境遇的形而上思考,试图使人的存在成为可能;而且力图使摆脱思无所依的境地,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晚期的《散文诗》的文体特征具有创新性,有诗化小随笔、微型小说、对话录、沉思录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唐早慧诗人的李贺,其诗继承了韩孟的险怪风格和苦吟传统,而且还向唯美主义方面发展,具有"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及其"以悲为美"的主题基调,为晚唐唯美主义诗风作了先导.现从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出发,对其诗的冷艳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略论李贺诗歌的冷艳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贺诗歌以瑰诡冷艳著称,其另类的诗风是李贺坎坷人生和独特个性的艺术体现。李诗的“冷艳”是从诗人内心深处外放出来的,并呈现为意境、意象、色彩、语言等无所不在的美。  相似文献   

15.
孙犁的晚近散厚积薄发,深刻永。其特点犹如鲁迅的杂,内容广泛,题材多样;以小见大、言近旨远,是新时期学中的散精品。  相似文献   

16.
《苏武李陵诗》简称《苏李诗》,是假托苏武、李陵之名而写的一组组诗,有关作者写作此诗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对诗歌的评价,历来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观点。关于苏李诗的形成:《苏李诗》是从梁代的《李陵诗》中派生出来的;《李陵诗》并非后人伪作;《李陵诗》是汉末交州避难难民之作。苏李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离别诗具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现在通行的《李白集》中 ,一般在集后《诗文拾遗》或《集外诗文》中皆以宋代黄伯思《东观馀论》所记为据 ,录有《上清宝鼎诗》一首 ,作为李白之佚诗。对于此诗之真伪 ,除了王琦曾疑为“乩仙之笔”或“好事者为之”外 ,后世皆未作深入讨论 ,而往往只是因袭王说。实际上 ,不仅《东观馀论》所记是错误的 ,王琦所疑也是没有根据的。这首诗的作者是有名可考的——在苏轼诗集中 ,它以《李白谪仙诗》为题 ,完整地保留着。考察这首诗在苏集中的著录及流传情况 ,可以确认其作者为苏轼。  相似文献   

18.
“妇女诗”表现了唐代社会的现实矛盾以及诗人对妇女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文选》李善注本中“浙江汜”本为“游江汜”,“全彦先”(“令彦先”)当为“顾彦先”之失;李善所见两陆之《集》,本诗均题为“为顾彦先作”;李善认为《文选》将“上篇‘赠妇’、下篇‘答’”的士衡组诗与“并是‘妇答’”的士龙组诗并“云‘赠妇’”为“误”,未为得。此盖因其没有注意到这里之“赠”可纳“答”所致;“往返”二字盖后人据诗意增。  相似文献   

20.
先天的资禀气质是作家成才的重要的自然基础,但要成为真正的作家,还要依靠后天的文化修养。试就李煜的生活阅历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谈谈这位天才的词人的后天文化修养对其词创作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