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化政治担当,重磅推出“核心”叙事;坚持“顶天立地”,深入讲好“历史”叙事,坚持策划引领,探索创新“鲜活”叙事,坚持融媒表达,协同呈现“多元”叙事。甘肃日报以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技术驱动型区域主流融媒体为目标,强化政治责任、胸怀“两个大局”、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强化政治担当,重磅推出“核心”叙事;坚持“顶天立地”,深入讲好“历史”叙事,坚持策划引领,探索创新“鲜活”叙事,坚持融媒表达,协同呈现“多元”叙事。甘肃日报以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技术驱动型区域主流融媒体为目标,强化政治责任、胸怀“两个大局”、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读《陕西日报》一版“星光曲”栏里的《李老汉修井》一文,感觉隽永、朴实,是篇好文章。兵法上讲“先声夺人”,文法上也讲“起首引人”。《李老汉修井》一文以农村俗语“众人的老子没人哭?”开头,一个问号,一反其意,简捷明快,自问他问,逗引的读者欲罢不能。文中说的是“真不知吞掉了230口李北人多少担惊受怕的心”的水井事。“组长挨门挨户收钱”,群众大概经怯了这种乱摊乱派的事了,心有余悸,“不愿交”,事搁浅了吗?  相似文献   

4.
热点通常是各种矛盾的聚集点,在如何对待和报道热点问题上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害怕热点,惟恐报道热点激化矛盾,产生导向错误和负面效果;一种是炒作热点,借助热点报道吸引受众眼球,而不顾及社会效果。《深圳特区报》在抗非典报道中,坚持正确的报道思想,不回避热点,而是借助热点强烈的传播辐射能力,引导舆论,强有力地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抗非典报道坚持“顶天立地”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做好党的宣传员是谓“顶天”;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好群众的服务员是谓“立地”。在今天,“顶天”与“立地”的实质是在…  相似文献   

5.
拜读《新闻知识》91年11期《读报ABC》一文,笔者对文中“A”、“B”切中新闻工作时弊,一针见血的文笔赞赏不已;但对“C”中的观点却不敢苟同。“C”中作者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新闻报纸登那个地区的搞件最多,那个地区就光荣吗?否。谁写的稿件多,谁就光彩吗?不是。谁在历次评奖活动中“连中三元”谁就光耀吗?也不是那么回事。”为了证实这个观点正确,作者还引用了穆青同志两段话:“不要只讲成才,要讲出发点”,“许多东西都是群众创造的,很多业绩都是群众的,我们当记者的不过抓住真实的事情,把它再现出来,如此而已。”“范长江新闻奖也好,什么金牌银牌也好,都不是最高的奖赏。群众的信任才是最高的奖赏!这是无形的勋章!”请读者注意,穆青同志的两段话,前一段是讲记者同群众的关系问题,后一段是讲什么是最高奖赏问题。穆青同志这两段话,与  相似文献   

6.
1979年进入解放日报,悄悄收藏起大学时代文学创作的热情,宋超从此把自己交给了新闻事业。从农村部到工交财贸部,从普通记者到副总编辑,一干20年。今天,当宋超捧过代表中国记者最高荣誉的“范长江新闻奖”时,同事和朋友们纷纷祝贺、羡慕他的成功,而他自己最清楚,多年来在新闻这条坎坷而光荣的路上,他留下了多少艰苦跋涉的足迹。 一、“顶天立地”做报人 “我心目中的记者,只需六个字就可以勾画出来,那就是:同呼吸,共命运。”宋超经常说,新闻工作者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写顶天立地的报道”。 只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是小农经济思想。现代记者要有宏观视野,“要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看新闻”,这就是“顶天”。上海是一个日益国际化的大都市,改革实践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站在高处看风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保证,应该是新  相似文献   

7.
一则是: 去年6月7日,北京日报在一版左下边刊出了一条新闻,向读者介绍那几天北京满街筒子飞扑灯蛾子(粘虫)的事。这篇稿子原标题为:“漫天飞蛾原是粘虫过路”后来改为:“漫天飞蛾原系江淮粘虫过路”最后见报时定为:“漫天飞蛾原系江淮粘虫南来北往只是‘过路借宿’”另一则是: 今年4月5日,北京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登一条消息,主要讲昌平县上苑乡半壁店村青年农民邢志祥承包绿化荒山,他带领  相似文献   

8.
目前,许多地市党报在办报策略上提出了一个很形象的口号——“顶天立地,削弱中间”。顶天,紧跟市委;立地,贴近群众。这似乎达到了两个目的:领导满意。群众欢迎。然而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环节,即逻辑上的交叉相融部分“中间”。 我们把这里的“天”与“地”比作两个圆。这两个圆不是并列关系,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交叉相容关系。这相融的部分,恰恰就是中间,  相似文献   

9.
“东湖听涛.屈原鲁迅英姿伟灵顶天立地,察古观今。涛声似鼓,催动我们的脚步:碧波如镜.映照我们的征程。从今日起,本报一版长设‘东湖放评’专栏。立足东湖畔,放眼是千湖。微言大义,以振心声。放评求快求精。敬请知音呼应,更请广大读者鉴评。hbsssp@sina.com等您赐稿。”  相似文献   

10.
面对广东三大报竞争激烈的形势。每天只有4个版的《南方日报》提出:深化改革,精采精编,提高质量,以少胜多. 该报强调在努力提高指导性、思想性和战斗性的同时,大力加强群众性、服务性,发挥报纸的多功能,把增强群众性、服务性作为报纸改革的主攻方向. 一版增辟了“对话台”,由群众和记者提出问题,请省党政机关或有关负责人解答.要求一年之内有8条主要批评稿上头条.二版不再作为一版的延伸和补充,而变为“社会生活版”,专门成立了社会生活部.“传播信息,探讨问题,服务群众,指导生活”.要求敢抓重大的社会问题,使社会新闻成为这个版的“招牌菜”.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第15期林穗芳同志《谈谈图书出版统计标准化问题》一文,提出了图书版本的名称问题,很有必要。我认为,主要的问题在于“重版”这个名称在裹乱。 “重版”是个有歧义的名称,用时易发生误会,正式文件尤其不宜再用。这个名称可以避开:讲版次的变更可用“第×版”、“修订再版”、“再版”,印次的变更可用“重印”。  相似文献   

12.
李队长,真是中, 生产技术门门通。社员爱听他讲话, 句句话儿近人情。河南鲁山县辛集公社辛集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尹惠敏同志,不断用这个顺口溜来称赞“李队长”。“李队长”,并非真有其人,乃是我们鲁山县报创造的典型人物,用他来开辟一个“李队长讲技术”的栏目。这个栏目从今年六月二日开始,在二版出现。它担负着通俗地讲解各个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任务。半年多来,“李队长”就夏播技术、秋田管理技术、炕烟技术、水稻丰产技术、红薯管理技术、麦播技术等六个专题,讲了二十三讲。由于他用的是农民的语言,通俗近人,改变了“技术讲话干燥”的状况,从而为社员群众所喜爱。有不少人还打听“李队长”是那个社的,叫什么名字。张良公社党委会的几个同志,曾讨论过三、四次,争论“李队长是否真有其人”。特别是闻名全国的扫盲模范马小翠同志,曾经专门到报社询问李队长的情况,她说:“李队长  相似文献   

13.
面向群众,贴近生活,是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广大读者对报纸的殷切希望。一前些年,我们报纸的会议报道多,领导活动多;报道人民群众活动少。当时,我们也意识到,长此下去会脱离群众,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中央领导同志对新闻工作的讲话后,我们遵照“多宣传群众”的指导思想,在一版大量报道了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人物。二版开设了“凡人小传”专栏。后来,又在一版开辟了“一线职工风采录”,让那些  相似文献   

14.
《生活周刊》是河南日报的一个专页.每星期六在二版见报。它的宗旨是指导生活,服务生活,丰富生活,干预生活。何竹康省长在为本刊写的文章中说:“它是群众生活的向导和伴侣。向群众传递最好的市场信息,传授最好生活知识,以促进人们的交流,陶冶人们的情操。”《生活周刊》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大体上是四句话:理想道德,生活情趣,破旧立新,社会公益。《生活周刊》的重点栏目有:“周末通讯”、“家春秋”、“社会一角”、“生  相似文献   

15.
1982年3月21日解放日报四版《讲短话偶感》一文写道:英国现代作家海明威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写,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逼得我尽可能简单地表达我的思想。”同年11月18日解放日报四版《试试站着开会,如何?》一文写道:美国作家海明威说:“我  相似文献   

16.
“指导生活,实在有用”,这是《佛山日报》二版《实用》版(每周一至周六出版)的新闻理念。该版面自2008年开办以来,因其“从受众需要出发,努力为受众提供有用信息、以指导服务受众生活的实用新闻”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而受到广大读者喜爱。“实用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符合新时期报业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如何办出一张有特色的地方报纸,笔者结合《随州报》的实际,谈谈一孔见做好“当家菜”所谓“当家菜”,就是提高采编人员的“烹调”技术,在精编上下功夫,当好“厨师”。具体讲,办好一版,重点又是做好头条新闻这个当家“菜”。头条新闻是一张报纸的旗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感染力。因此,只有选择那些具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信息量大,群众关心的稿件上头条,才能吸引读者,报纸才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应。那种以职务的标准来取舍稿件,是赢不了读者  相似文献   

18.
《鹤壁日报》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发挥舆论监督和服务作用,关注民生民情,在《鹤壁日报》一版开办了“监督服务台”专栏,实施舆论监督。几年来,针对群众反映机关事业单位、执法执纪部门存在的问题,《鹤壁日报》在一版“监督服务台”专栏公开刊发了一批揭露“四乱”现象、监督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和提高机关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宣传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稿件,通过栏目实现了良性互动,畅通了社会和群众投诉的渠道,将大量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密切了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最近结合学习中央关于新闻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神,集中阅读了6月份的《汴梁晚报》,并两次到开封对该报做了专题调查研究。我们觉得《汴梁晚报》在“三贴近”方面,特别是把笔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推动实际工作,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成效是很明显的。一、从版面看“三贴近”《汴梁晚报》是开封日报社出版的,周六刊,星期日无报。4开,16版。6月共出报纸25期,400版。以本地新闻为主的《要闻》和《综合新闻》版101个,共刊发本市新闻574条,内有头题95个。其中报道基层、群众的431条,占75%;…  相似文献   

20.
刘保全 《今传媒》2006,(10):38-40
刹长风,写短文,历来就是端正新闻文风的需要。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曾批评那些空洞无物的长文章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做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60多年过去了,就新闻报道而言,那些“懒婆娘的裹脚布”仍然经常可见,远没有完全被“扔到垃圾桶里去”。读者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那些篇幅冗长的会议消息,那些头版转二版、二版转三版的领导人的长篇讲话,那些大话、空话、套话连篇的所谓新闻言论和理论文章,那些整版的“纪实新闻”、“社会透视”、“大特写”、“大扫描”和连篇累牍充满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