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与“技术熟练者”相适切的适应型教师文化具有教师职业的传递性、价值取向的保守性、课程实施的技术性和行为方式的封闭性等特征,它在一定的时期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已成为教师参与新课程的精神负累。要从根本上解放教师、增进课改实效和激发课程活力,必须从适应型文化走向“反思性实践者”赖以维系的创生型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2.
传统教师文化熏陶下形成的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日益成为新课改推进的制约因素之一。我们必须研究新课程对教师文化的诉求,改变具有角色认同神圣化、行为方式封闭性和价值取向保守性的传统教师文化,构建出以民主、合作、开放为特征的新型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3.
与“技术熟练者”相适切的适应型教师文化具有教师职业的传递性、价值取向的保守性、课程实施的技术性和行为方式的封闭性等特征,它在一定的时期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已成为教师参与新课程的精神负累。要从根本上解放教师、增进课改实效和激发课程活力,必须从适应型文化走向“反思性实践者”赖以维系的创生型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4.
教师文化是影响教师观念以及教学行为的隐性因素,合作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氛围。保持人为合作与自然合作间的合适张力,营造和谐互助的合作氛围;依托农远工程资源开展网络教研,构建区域性合作组织,可以克服农村地区经济与地理等客观条件限制以及以保守性为基本特征的农村传统文化的影响,培育持续推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文化。  相似文献   

5.
彭叶 《教育探索》2005,(11):116-118
教师教学合作就是将各学科间有逻辑和自然联系的或者重合交叉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整或合理延伸形成合理的系统结构.并由多名教师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教学合作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的有效保证。重构教师教学合作,一要激活其合作意识,二要建立教学合作小组,三要找准学科内容结合点,四要为教师创造合作机会。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革,它不仅仅意味着内容的更新、完善与平衡,更意味着代表先进化的学校化的创造。学校化的变革是课程与教学改革最深层次的改革,而学校化中最有活力和最具主体意义的是教师化。因此,教师化的重建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  相似文献   

7.
研究揭示课程改革的最大动力是教师,最大阻力也是教师;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将教师从阻力状态转变为动力状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师生交往,实现教师间合作,开展教学反思,实施校本培训,是新课程蕴涵和需要的乃至教师发展所需要的优质文化的提炼性描述。这些理念蕴涵于教师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中,也是教师文化建构所在。  相似文献   

8.
教师文化是指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即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的知识技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传统的教师文化主要表现为个人主义文化和集团分割的派别主义文化,体现出较浓厚的封闭性、保守性和实用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反思和变革传统的教师文化,应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文化:协同合作的教师文化和民主开放型的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9.
蔡于娟 《考试周刊》2013,(80):176-177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对中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机遇。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重新定位教师角色是非常必要的。作者根据自己的认识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以下几种建议: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引导者:优秀的领导者: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终身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10.
论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文化——从文化代理人的角色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下的教师文化研究要考虑教师承担的诸种角色及表现.本文从教育文化学的视角出发,设定教师是基于一个"文化代理人"的角色出现的,并以这一角色特质作为一个基点进行教师文化的研究,试提供一个可行的教师文化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虽然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培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仍然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的要求。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高师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不断地变革:一是要确定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的课程标准;二是要立足于区域发展实际,调整课程比例,优化课程内容;三是要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实际,注重教育实践体验;四是要努力实现教师教育课程与中小学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2.
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的教师理念偏颇、课程目标单一、课程结构失调、课程内容陈旧、实习效果欠佳等问题又难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对此,必须创新教师教育模式,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加强与基础教育的合作,调整课程结构,加强教育实践,培养出适应新课改需要的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笔者从人际伦理这一角度,试提出以下五种角色:一、管而有度的"严父";二、奉献爱心的"慈母";三、以诚相待的"益友";四、指挥若定的"导演".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整合与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生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熊梅  马玉宾 《教育研究》2005,26(10):49-54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校本课程整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模式,其开发与实施受到教师文化的深刻影响。在校本课程整合背景下,教师之间需要建立起一种开放的、合作的文化。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特征是:积极的互依性、合目的性、整合性。合作的教师文化与校本课程整合之间在动态上表现为共同发展的关系,在静态上表现为互相促进的关系。合作的教师文化的形成需要在校本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培育。  相似文献   

15.
消解与重构:新课程情境中的教师权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权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使学生信服的威望和力量,它是教师有效行使教学权力、保障教学有序进行、获得预期教学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课程的实施正在使传统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以及师生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消解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知识权威、文本解释权威和法定权威的形象。因此,有必要确立新的教师权威观念,重新建构新课程的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权威受到严峻的挑战。教师权威的存在是客观且有其合理性的。新课程消解了教师的知识权威、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重建教师权威,需要从转换教师角色、改善知能结构、完善人格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实施正在使传统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以及师生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消解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的制度权威、知识权威和人格魅力的形象。因此,有必要确立新的教师权威观念,重新建构新课程的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与教师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最终执行者——教师。他们并不理想的职业状态和生存状态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课改要取得成功,必须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活,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努力促进教师心智的和谐发展,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试论课程变革的文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变革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创造,而文化反过来又构成课程变革之基础.课程文化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即"课程中的文化"、"课程的文化"与"变革文化",此三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文化上的内在要求是形成一种"合作探究文化".传统的、控制的课程文化与新兴的、民主的课程文化间的冲突是新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前者与应试教育体系相适应,后者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而文化冲突的过程即是一种文化适应、超越和创生的过程.只要坚持合作、探究的变革文化,民主的课程文化定会在我国课程领域诞生并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的身份认同在课程、教学、教师与同事的关系以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等层面必将发生一些转变。即教师要从官定的课程执行者向“生本”的课程设计者和共同开发者转变;教师要从以往的“高高在上者”向“共同遭遇者”转变,对学生实施“对话教学”;教师的群体文化要从“马赛克文化”向团结、互助和合作文化转变;教师要从“代理家长”,与家长缺乏合作向吸引家长参与,与家长共同管理学生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