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雪洁 《教育学报》2002,(11):20-25
新世纪版历史教科书紧扣课程标准精神 ,改变了传统教材“难、繁、偏、旧”的弊端 ,在体系、体例、内容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特色 ,是符合时代要求 ,适应学生发展的教材。  相似文献   

2.
孙传胜 《山东教育》2002,(29):33-34
高三年级《中国古代史》试验本(以下简称新教材)第六章元明清部分中的元朝历史与1992-2001年起用的《中国古代史》选修本(以下简称旧教材)第22章“元朝的政治和经济”相比,不论在内容还是在章节结构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大大增加了历史知识的科学性、严密性,更加系统地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更有利于学生对元朝历史的深入了解,有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一、教材内容的变化1.调整章节结构,便于师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1)旧教材中第22章用了四节内容专题讲述了元朝历史,而新教材则在第六章中前三节讲述…  相似文献   

3.
我于2002年7月大学毕业后来到职中任教,在担任历史教师的这几年总是感觉每天的脚步都是来去匆匆,每天的身影都是忙忙碌碌。虽匆匆,但无悔,虽忙碌,但实在。从2008年开始,我省全部实施高中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有了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形式。前几年我们用的是旧教材,与现在用的新课程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为此,我结合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末,国家开始在中学进行历史科课程改革后,中学历史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教学观念变化的指导和带动下,国家教育部也放宽了在教材方面的束缚,先后出现了几个版本的教材,如人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还有一些地方性教材,使教材变得越来越丰富。教材的内容也因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以前大学历史教材的缩写,变成了适应当代形势发展变化和中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新版教材。与大学历史系教材有了较大的差异。因此,大学历史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这种变化,并思考在教学中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材中的漫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被编人教材,是教好历史课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中学历史教材中的漫画不仅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幽默,而且包含了许多显性与隐性知识,形象地再现了过去的历史,把客观的历史与主观感觉印象统一起来,给学生鲜明的立体感,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即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体现教学直观性原则。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漫画进行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历史一科考后,我的学生一脸茫然;看到试题后,我不禁有些愕然,感觉可用18个字概括:旧教材影子挥之不去,新教材导向令人愕然。  相似文献   

7.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一场深刻的革命,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奠定基础。其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材则是安排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深刻把握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才能发挥现行初中历史教材的教学功能呢? 一、把握可读性强的特点,授之以渔,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以往的教材体例,由于平铺直叙,格局单一,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现行历史教材一改以往旧教科书的编写意图,…  相似文献   

8.
初中新的历史教材简了内容,繁了备课,易了学生,难了老师,难——就难在教学模式的转换和方法的更新。一、新历史教师需要新思想新历史教师建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就要有一种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视野,从旧的模式化教学转向学生个性化教学,由传授式教学转向引导性教  相似文献   

9.
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事情,从某一意义来说,它并不存在学生的头脑中。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上课时主要以讲解为主,教师满足于教材上知识点的传授。一节课下来学生被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搞得头晕脑胀,根本没有时间思考。至于对事物的评价也只有教师给的一个标准答案,学生只要记住就行了。久而久  相似文献   

10.
牟涛 《教育艺术》2008,(3):22-23
人教版新编历史教材(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教科书)已使用几年了,由于新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法变动较大,故至今仍有不少教师未能适应新教材的教学。应该说,新教材的操作问题,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新编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新编历史教材是在旧版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它既吸收了旧教材的优点,又增加了不少旧教材所没有  相似文献   

11.
上海版初一历史新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本学期开始在我区全面推开。新教材化旧教材的“繁、难、多、旧”为“简、易、少、新”,受到师生们的欢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方法也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而更加科学合理,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在这一新旧观念与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特点 1.既有文字教材又有音像教材 (1)文字教材要简约化 在信息时代多媒体资源丰富,资料的搜寻、查找、存取特别方便的情况下,重要的不是记忆知识,而是知道知识在哪里,怎样去获取。未来的历史文字教材,应避免现行教材过分成人化、知识化、繁琐化的弱点,应改变那种“繁、难、偏、旧”的现象。编写方法是:简明扼要地列出一条中外历史的基本线索,更多的文字用来叙述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怎样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多媒体历史资料的搜寻、存取方法,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方法等。总之,新的历史教材,从培养目标上,变传授知识为主为提高学生素质为主。从内容上,变教材为学材。从体例上,变历史学为历史教育。  相似文献   

13.
情境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由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规定情景和境界的一种教学方式。情境教学可以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缩短学生与教材及事件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14.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新教材在区内各学校实验教学已近半年时间。下面我结合自己对新教材教学的体会 ,略谈几点对教材的分析 ,希望课改同仁批评指正。一、教材首先打破了过去过于强调历史学科体系的特点 ,改变过去知识的“难、繁、偏、旧” ,而力争体现知识的“易、简、精、新” ,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1 .教材对过去所强调和体现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要求降低 ,个别知识完全淡化 ,不再提及社会形态的发展 ,不再以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为主线。降低了教师教学的难度 ,也减轻了学生负担。2 .对波澜壮阔、次数多、形式多样的农民大起义…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是在《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原则精神指导下进行的。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编出一套教材,更重要的是促进教育观、课程观和教材观的转变,并由此推动首都中学历史教育的变革。我们认为,中学历史课程教材要改革,必须先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基础教育阶段为什么要开历史课,这是历史课程观,是改革的出发点;二是历史教材怎样编才能便教利学,这是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具体操作问题。下面仅就此谈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徐新 《中学文科》2006,(6):83-84
最近,我听到一名高中历史老师上课在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还在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现行人教版教材的表述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新教材的内容也在着力“克旧”,而我们的教师却还在凭“经验”教学,长此以往,又怎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鲜明个性的学生?作为教师,要有学习的紧迫感,不但要善于吸收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而且要有研究的意识,从另一个视角去审视历史。  相似文献   

17.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许多事件,学生在影视或课外读物中已经有所接触。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素材以具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就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于历史事件,如果按照老一套来讲它的背景、经过、意义,学生肯定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多媒体可以利用视听互动的功能,通过大量的动感图片、影像资料等素材和丰富的转场效果,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  相似文献   

18.
历史·史学·历史智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向新的世纪,史学工作应当更加重视提高人们对于历史智慧的认识。人们在自身所参与的历史运动中,创造和积累了历史智慧;它一方面通过大量的物质财富折射出来,一方面又以精神产品的形式积累和传承。正如人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一样,人们也不应当割断历史智慧同现代科学知识、认识能力之间的联系。史学是人们学习历史知识、汲取历史智慧的主要途径;在历史发展中,人们的这种自觉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历史智慧在人们的现实运动、社会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显示出历史学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端正学风,是人们得以不断地从史学中汲取更多智慧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阅读历史教材是历史复习中最重要的一环。对历史教材阅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历史复习效果的好坏,因此提高阅读历史教材的质量是提高历史复习效率的关键。目前在历史复习中,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存在着一种错误倾向即把阅读教材简单地理解为背教材。实际上,中学历史教材的语言是两种语言,即叙述性语言和结论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是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过程的描述,这部分内容是只要了解,而不需要记忆的。如《中国古代史》  相似文献   

20.
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称它为“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空白”是艺术家创作时常用的一种艺术。而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在教材中恰当的运用“空白”,往往可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历史与社会》正中就有许多的空白之处,有很多新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细细品味,可引发众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