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11日,当代中国学术泰斗,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辞世。  相似文献   

2.
著名图书馆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黄宗忠先生于2011年10月29日清晨5点47分因病在武汉大学仙逝,享年81岁。黄宗忠先生一生致力于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学术影响卓越,为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培养了众多的图书馆学人才,其成就当彪炳史册。黄先生安息、走好!  相似文献   

3.
4.
我国著名古文献学家、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王绍曾先生于2007年4月13日中午11时30分在济南溘然长逝,享年97岁。王绍曾先生,字介人,江苏省江阴县人。生于1910年。1927年考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师从国学大师唐文治、钱基博两先生,研治中国古典文献学。1930年毕业,毕业论文《目录学分类论》受到钱基博先生的高度评价。经校长唐文治先生推荐,任职于商务印书馆,协助张元济先生校勘《百衲本二十四史》,深受张元济先生器重和影响,在古籍版本、校勘方面日臻成熟。1932年“一二·八”事变,商…  相似文献   

5.
我将《中国疆域与政区变迁史》从头至尾删改一过后,又在案头堆满故纸黄卷,准备继续探索我的《徽州刻书史长编》。在金风习习的秋日里,我心神老是不定,无法进入写作状态,只得信步楼顶庭院去摆弄秋风摇曳下黄叶增多的蔬果,心中产生莫名的悲凉……楼下传来家荆紧急呼唤接吴道弘老先生的电话,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编辑学报》顾问丁乃刚编审,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4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他病重期间,学会主要负责人和部分常务理  相似文献   

7.
书痴·书情     
上中学时,听语文老师讲酷爱读书的人常说:"饿了不找饭馆,而是找书馆"的故事,颇感幽默.因为那时我爱看书,大都是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主要是各类小说.开始是课间和课外看,后来发展到课堂上也看.老师告到家长,父亲责骂,母亲则风趣地说:"要是考大学论看书多少,你一定能考上大学".  相似文献   

8.
文化部干部司司长、部机关党委委员王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一九八四年八月八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三岁。八月十五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了向王敏同志遗体告别仪式。朱穆之、郁文、周巍峙、吕志先、丁峤、陈荒煤、赵启扬、仲秋元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和王敏同志生前友好六百余人参加了王敏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王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一九二一年九月出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图书馆事业家、古籍版本目录学家、书法家,上海市第三、第四、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第五、第六届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上海图书馆名誉馆长顾廷龙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8月22日21时零5分,在北京人民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5岁。顾廷龙同志1904年11月10日出生于江苏苏州。1931年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32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研究院国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即投身于图书馆事业,先后担任燕京大学图书馆采访部主任、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总干事、董事。解放后,历任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馆长、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图书馆名誉  相似文献   

10.
11.
武旭 《河北科技图苑》2007,20(2):35-35,48
收到《河北科技图苑》2006年第6期后,刚一翻阅就见封二登有一个不幸的消息,于鸣镝先生于2006年10月16日在辽宁省大连市病逝。惊悉噩耗,深感悲痛,诸般往事,涌上心头。将千思万绪诉于笔端,以寄托对于先生的哀思。  相似文献   

12.
收到《河北科技图苑》2006年第6期后,刚一翻阅就见封二登有一个不幸的消息,于鸣镝先生于2006年10月16日在辽宁省大连市病逝。惊悉噩耗,深感悲痛,诸般往事,涌上心头。将千思万绪诉于笔端,以寄托对于先生的哀思。我是从拜读专业论文开始知道于先生的。那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河北科技图苑》(原名《河北图苑》)编辑部的老师开始将期刊寄赠给我。在学习、阅读中,经常见到于先生的文章。给我的初步印象是,于先生文笔流畅、感情充沛。坦率地讲,当时我国内地业界“研究”中,在表述形式上达到于先生水平的并不多。对我这种初涉图苑的后学,拜读于…  相似文献   

13.
5月9日晚,看到电视新闻联播报道: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同志逝世。我心中一怔,引起无尽的哀思。 1942年5月,延安整风运动刚开始不久,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办了一个《学习》专刊。当时我在中央研究院工作,写了一篇文章寄去。很快接到回信,信的末尾署名是:陆定一。这是我接触定一同志的开始。 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这封信是用八行书信笺写的,毛笔小楷,字迹端正,一笔不苟,整整齐齐。第二年初,我调到解放日报社工作,知道陆定一同志原是中央委派来主办《学习》专刊的,后来担任整个报纸的总编辑。编辑部有条严格的规定:处理来稿来信,有来必复,必须书写清楚整齐,不能潦草和迟误。我到报社后也养成这个习惯。这是党报的一个好传统。 整风期间,解放日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整顿了各项制度和作风。当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一封信里说:“报馆工作有进步,可以希  相似文献   

14.
《编辑之友》2007,(1):96-96
本刊编辑部沉痛宣告:本刊创办人、第一任主编张安塞同志,因心脏病突发于2006年12月30日22时30分遽然辞世,享年62岁。张安塞同志,山西孝义人,1944年8月3日出生于陕西安塞。1965年8月参加工作,2004年8月退休。中共党员,编审职称。有编辑学理论研究文章多篇和《编辑应用文写作》等  相似文献   

15.
16.
旬前蒋凡、郭信和两同志过访,衔绍虞师之命以新出版的《照隅室古典文学集》上册见赠,询知吾师近体安康,鏖事鞅掌,尚稽省视,而无日不在系念之中。六月二十一日晤王屏同志,告以师患肺炎,已入华东医院医治。岂意翌日午后接信和电话骇悉吾师已于清晨逝世,为之哀悼不已!  相似文献   

17.
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哀悼我们的战友许杏虎、朱颖同志。许杏虎、朱颖同志是我们光明日报常驻南斯拉夫联盟的优秀记者。自科索沃危机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悍然发动轰炸以来,他们两人不畏艰险,互相鼓励,以大无畏的英雄精神,坚守在硝烟弥漫的南联盟战...  相似文献   

18.
安春根先生是韩国著名出版家、学者,创立韩国出版学会,井任首届会长。1991年改任名誉会长。他著作甚多,并在大学任兼职教授。生前与日本出版学会积极联合筹办出版国际论坛年会,卓有成效。在中韩两国建交以前,1990年,他曾和韩国出版学会会长尹炯斗先生一起专程来沪盛情邀请赵斌先生和我于1991年出席在汉城召开的第五届出版国际年会。他送了我一本新出版的《古书研究》第七号,这是他担任顾问的韩国古书研究会主办的期刊。内有他写的《新罗时代印刷出版问题》一文。原来,1989年我在出席东京出版国际会议期间,曾向他请教一个问题:即1966年韩国庆州佛国寺內发现《陀罗尼经咒》的印刷覆代问题,据专家考订是公元704—751(新罗圣德王三年—景德五十年),那末比敦煌莫高窟发现的868年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早一百几十年,成为世界现存最早的印制品。我问他个人的看法,他用谨慎的口吻回答了我的问題。《古书研究》送我,大概是对我一年前提问的郑重的书面答复,衷心很为感动。1991年汉城的出版国际会议我终于未能成行,没有能同朋友们再次见面,丧失一次学习的机会。可是,1992年春节前,我接到他一封从汉城寄来的热情洋溢的祝贺信,那是他收到我与人合著《中国出版史》一书后的来信。在和安春根先生不多的接触中,他对中韩两国出版友人之间的真挚感情,他对出版事业以及学术研究的严肃态度,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本刊发表安春根先生生前为《杂志出版论》的中文版的序言和我国著名编辑家戴文葆先生的悼念文章,表示我们对安春根先生的深切的怀念! 一九九三年五月于上海  相似文献   

19.
再也看不到他新写出的、散发着墨香的古奥而又典雅的大篆和汉简了; 再也听不到在他摆满古玩和字画的书斋里。他同我谈文论道、纵论时事、赏评书画的朗朗声音了;  相似文献   

20.
张欣毅先生主要学术成果●文献专题片30集大型电视文化专题片《跨越时空的文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记录》(创意、撰稿人之一。1999年获"全国第二届对外文化交流影视作品"一等奖,2000年获"全国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获"全国第八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理论文献专题片奖和"宁夏第四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