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池目连戏流承至今,与贵池独特的人文背景相关涉。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宗族观念的强盛、山民的心理需要等促使目连戏发生、发展,贵池目连戏共有筹备、祭五猖、搬演正剧、玩杂耍等四大文化环节。演唱具曲牌体艺术,尤以高腔为主。其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与中国伦理道德传统相符契。  相似文献   

2.
安徽贵池目连戏流承至今 ,与贵池独特的人文背景相关涉。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宗族观念的强盛、山民的心理需要等促使目连戏产生、发展。贵池目连戏共有筹备、祭五猖、搬演正剧、玩杂耍等四大文化环节。演唱具有曲牌体艺术 ,尤以高腔为主。其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与中国伦理道德传统相契合。  相似文献   

3.
安徽徽州目连戏是我国戏曲文化的"活化石",是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代表之一。研究徽州目连戏生态的目的是促进对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分析徽州目连戏的发展状况,结合徽州目连戏生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保护性策略,以促进徽州目连戏在当代的生态化、健康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安徽贵池南山刘氏宗族元末自江西迁居贵池县元二保南山,明中叶起繁衍成八房,形成了九个自然村落。近代以来,该宗族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较为突出的贡献,表现在刘瑞芬、刘世珩父子的典籍文化建设和以刘臣余、刘逊先为代表的族人搬演傩戏,传承古傩文化等方面。刘氏宗族之所以能取得上述的文化成就与贵池浓郁的文教氛围有着内在联系。透此个案,我们可管窥宗族社会与文化史学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安徽贵池的社祭祀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对安徽贵池社祭活动中的社祭源流、社祭与傩仪、社祭祀圈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论,作者认为明代或明代以前池州一带傩事活动已与社祭相结合,并以“社”为活动中心,傩坛“社神”泛指面具。贵池傩事活动始终贯串着对宗族土地的祭祀仪式,傩祭以社祭为依托为内核,因而贵池傩戏也是一种具有浓厚宗法色彩的“社戏”。贵池乡民对土地的祭祀分为不同等级,具体有土地公婆、大社、社会、土主,它们与旧政权中村户、甲、保、县州等机构形成平行的对应关系,构成了大小不同的社祭祀圈,这些社祭祀圈又包容了古代的傩、雩、殇、高禖等祭祀内容。贵池傩神会以社为组织单元,但傩神会的组织形式与社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安徽傩戏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请神敬祖的一种祭祀性民间戏曲表演活动。文章探讨了贵池傩戏的萌生时间,演出的行当、剧目及唱腔等问题。作者认为,贵池傩戏傩文化对研究古代戏曲、民间文化艺术、民间信仰和皖江地区文化有极大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从学术史的视角对安徽贵池傩戏傩化研究的现状、贵池傩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贵池傩的研究取向等问题进行了整体思考,并对贵池傩的研究方法、调研形式、研究的重难点问题等提出了一些构想。这些思考与构想有助于深入准确地把握和理解贵池傩的学术化内蕴。  相似文献   

8.
安徽贵池方言里的“着”同普通话的“着”一样,既可以做实词,也可以做虚词。文章重点讨论“着”做虚词的三种用法:一是做结果补语;二是做动态助词;三是做事态语气词。动态助词“着”既表完成或实现意义,相当于普通话表示完成或实现意义的“了1[l 0]”;也表持续义,相当于普通话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意义的“着[t 0 ]”;事态语气词“着”则相当于普通话的“了2[] 0]”。  相似文献   

9.
目连戏     
正《佛说盂兰盆经》里"目连救母"的故事,在唐、五代时期被改编成说唱文学《目连救母》(敦煌变文之一),成为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此后故事渐趋发展完善,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都城里《目连救母》杂剧能连演7天。到明代,《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等剧本相继行世,大多着意渲染目连母被打入地狱,受到各种磨难、报应,而目连不避艰险,遍游地狱寻母,求佛救母等情节,很多情节都可独立成短折戏,如《下山》、《哑子背疯婆》、《王婆骂鸡》、《赵花打老子》等。因此,目连戏的演出有"两头红"的说法,就是从太阳落山开始演,一直演到第二天日出。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安徽地区的民族和文化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地区自古就是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与华夏、尤其与东夷族关系密切。“三代”时期,该地区已形成东夷或华夏与土著族结合的方国。春秋战国时期,安徽地区受楚文化影响较大,地方特点比较突出,又有南北文化交汇的特点。先秦时期安徽地区文化的发展为秦汉文化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贵池傩戏是一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驱邪纳福为目的的祭祀性民间戏曲艺术形式,顽强地存活在僻静封闭的山区,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才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它保留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蕴藏着丰富的古文化信息,被誉为"戏曲活化石"。本文从傩戏资料的整理、傩戏形成的时间问题、面具艺术、剧本研究、文化内涵的解析、傩戏的特质等方面,对近20年来学界关于贵池傩戏的研究成果,作一回顾性的梳理综述,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学术背景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安徽贵池族傩文化的物质载体分为可移动的各色道具和不可移动的祠堂庙宇两大类,它们是古傩文化的物化形态,体现了传统宗族社会与地域文化的内在关联:即宗族重教是地域文化产生形成的人文基础,宗族社会的需要和着力营建,为地域文化产生并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宗族社会所创造出来的极具特色的文化物质载体,当是地域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值得我们珍视。  相似文献   

13.
皖南目连戏的文化内涵和演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目连戏是宗族祭祀性质的演出,与民间的巫傩祭仪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演出功能。  相似文献   

14.
对目连戏现象的形成作了剖析,并就目连戏对我国戏曲以及在民间社会思想生活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同时对辰河高腔目连戏的特点以及对目连戏所做的贡献进行了初步归纳,对目连戏的传承和发展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傩面具源于原始宗教的巫觋鬼驱疫活动。贵池傩面具在制作上吸取了中国民间娴熟的镂空及浅浮雕技法,注重人物形象塑造,讲究布局、色彩及整体呈现,具有东方民族的审美情趣及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对傩文化及面具艺术研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实地考察、从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视角对贵池山民跳傩的文化心态进行了探讨。认为山民跳傩的心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跳傩表现了浓厚的万物有灵的自然观;流露了山民崇佛崇道崇巫的迷信心态;反映了山民惩恶劝善的道德观念;山民以跳傩作为维系宗族宗法关系的文化彩带;跳傩契合山民生产和生活的心理需要,折射出他们追求自由幸福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7.
徽州目连戏     
《黄山学院学报》2006,8(1):80-80
目连故事源自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孟兰盆经》及唐代的《目连缘起》和《大目犍连冥间救母变文》。说的是王舍城中一个虔诚信佛的家庭,傅相、刘青提夫妻生前和死后的一些经历。以及他们的儿子傅罗卜(法号目连)为救母脱离苦海,只身前往西天取经,学得佛法,深入地狱,救出母亲,全家团圆。最早的演出,大约是北宋末年在汴梁(今开封)演出的《目连救母》杂剧。民间艺人演《目连救母》和卖《尊胜目连经》、焚盂兰盆等相关连。是佛教中元节的一项内客,带有祭祖、报丰收、祭新坟、赈孤魂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戏曲与三农文化——以安徽庐剧考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庐剧的考察与研究,试图从它的流派、流行区域、艺术形式和内容等几个方面阐述其与三农文化之间的关系,解读戏曲艺术的生成环境和人文内涵,简单了解庐剧的历史,让更多的人知道庐剧,进而更好地促进庐剧艺术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去年深秋时节,我省教委组织部分地市县教委主任、主管教育的县市长和职业学校的校长到安徽考察职业技术教育。考察组的同志听取了安徽省教委职教处长柏守逊的全面介绍,实地考察了安庆、黄山两市的9所职业学校,所见所闻令人耳目一新。大家认为,安徽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许多创造性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实行农、科、教一体,地方政府统筹的管理体制。安徽的同志认为,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之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实行地方政府统筹;  相似文献   

20.
目连戏是指表演目连救母故事的戏曲,诞生初期它只是宗教活动的一部分,在民间滋生繁衍。今天的目连戏为了满足观众需求,已经脱掉了宗教的外衣,宗教化的功能正在向世俗化转变,换言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正在慢慢地变得世俗化。反映了一种从神圣到世俗的转变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