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一位先哲有过这样的名言,大意是人的大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思想的监狱,说的就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在词典上的解释是“长期形成的固定的思维方式”。做个小游戏来说明这个问题吧:老师在课堂上让同学们随手画一条线,结果画直线的同学是绝大多数,而画其他线的同学却寥寥无几。老师没有要求大家画直线啊,可为何绝大部分同学都画了直线呢?这是因为在大家的头脑中:线即直线。这就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和同学们写作文有着密切的关系。举个例子吧:写关于老师的作文,大家会想到什么?自然想到如带病坚持上课、批改作业至深夜、教育学生语重心…  相似文献   

2.
上课了,张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等腰梯形,然后问道:“同学们,你们谁能用画一条直线的方式,将这个等腰梯形平分成两个面积相同的三角形?”大家拿起笔,在纸上画来画去。画了很久,都画不出来。有位同学鼓起勇气站起来说:“这不可能。”“真的不可能吗?”张老师问。大家都被问住了,不知该点头还是摇头。这时,张老师拿起一枝粉笔,横躺在黑板上,由上而下,画出了一条与梯形顶边同样宽度的线,两个面积相同的三角形顿时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同学们都“噢”了起来,有一位同学表示了不同意见:“这哪里是一条‘线’?明明是一条带嘛。…  相似文献   

3.
这几天,数学老师在讲函数的坐标,当老师在黑板上画两条坐标线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件事。一直以来,数学老师会画直线已经成了“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了。无论多长的直线,他不用尺,却照样画得很直。有一次,一位同学问老师:“为什么您画的直线这么直”。老师笑着说:“只要你做人做得直,那么线也就可以画得很直了。”我知道,老师那只是开玩笑,至少在我眼里是这样的。我想起老师曾经说过,他教书已经二十多年了。这时我又想,这肯定是他在这二十年里练出来的“小绝活”吧!别看画直线简单,你能画直吗?我想不能吧!而老师,他也是靠“…  相似文献   

4.
一个孩子问我:“老师,苹果横着切下来,中间是什么样的?”我茫然了,思维的定势和生活的习惯决定了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知道。  相似文献   

5.
视觉的错误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这是一堂作文课。老师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两条线段:一条横着的,一条竖着的。大家都奇怪:作文课怎么画起线段来了?这可不是数学课呀!“大家看一看,这两条直线哪条长?哪条短?”“竖的长!”我抢先说。“竖的长!”“竖的长!”大家也随声附和着。结果,通过老师的测量,两条直线是一样长的。老师又画了一个里面有横条的长方形和一个里面有竖条的长方形。老师问大家哪个大,这回大家都认为里面有竖条的大。可结果呢,还是一样大。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师生对话、交往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课堂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风平浪静的,常会掀起或大或小的波澜,出现一些意外的风景。充分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给予针对性的点评和鼓励,同时也指明思维的方向,提高师生对话的有效性,这是每位老师必须拥有的教学智慧。 案例:探究平行线的画法 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一组平行线,看谁想的方法多? 生1:我用练习本上的格子画。 生2:我沿直尺的两边画。 师:同学们都是借助现成的平行线画的,(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直线)如果要求在黑板上画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你会吗? 生:把直尺和直线对齐后,把直尺向下平移就可以画了。  相似文献   

7.
一、勾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解读文本时,当我们按照语文习惯思维而百思不得其解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借用另一学科的思维方式或表现方法,就有可能豁然开朗。如在教学《灯下漫笔》时,为了让学生对结论有更深的理解,我请同学们用图示法来表示作者得出的结论:“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有同学画了条直线,立刻被否定了。又有同学画了一个圆,有同学点头了,又有同学否定了:“圆是从起点回到终点,起点和终点是同一个,怎么…  相似文献   

8.
[片断解读]教师要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在《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教学中,靳老师通过巧妙的设疑问难,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化。例如,在请同学们到黑板上画了原来小村庄很像样,有山坡、人家、树林、小河后,又要画空气清新。根据常识,我们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根本无法画。但靳老师故意问大家:“怎么画空气清新呢?”没想到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着回答,认为要画上小鸟、白云、太阳、花草等。对于同学们的独特见解,靳老师给予了肯定和表扬。他不但在黑板上按照同学们的意见画了小鸟,还称赞大家说得好。  相似文献   

9.
从小我就有一种教师情结。记得刚上小学时,老师曾问大家:“你们长大想干什么?”很多同学回答:“要当科学家。”“要当医生。”“要当警察。”唯独我想当一名小学教师。我喜欢老师站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给大家讲课。喜欢老师在作业本上画对号的潇洒,喜欢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的“嗒嗒”声。甚至喜欢老师批评同学时那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老师的形象在我心里是那样完美而高大。  相似文献   

10.
历史和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电视节目要想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思维本身必须发生根本的变化,即从“思维定势”中突围,较多地运用“创造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尤其是“另类思维”。教育电视节目的成功在于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男女生数学解题思维定势的特点与差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解题思维定势是指解题者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的定向预备状态,同中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过程中普遍存在各式各样的思维定势,这些思维定势的总体特点是:以技能性定势,知识性定势为主,以策略性定势为辅,具有显著的迁移性,女生的数学解题思维定势中知识性定势,技能性定势成分相对多于男生,而策略性定势成分则少于男生,在数学教学中,应“精加工”陈述性知识,注重变式训练,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在心理学上,思维定势是指思维定向预备状态,人们依照既定的方式去进行思考。它能帮助人们迅速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技一定的方向、一定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时,往往沿用旧的思维方法去思考新问题,这也就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了构词法后,掌握了某些动词后面加后缀tion可以变为名词,形容词后加1y可以变为副词等语法规律,这就是思维定势积极作用的结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以tion结尾的都是名词,以1y结尾的都是副词。如果以上思维成了定势,就会产生消极作用,以至于有的学生见到了1onely和fnendly时也认为是副词。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思维定势在教学中的影响,寻求合理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金花 《中学理科》2006,(11):82-82
思维定势是指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用思维定势解决问题,使学生墨守成规,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造成学生思维定势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没有掌握丰富的典型题型,不能做到“见多识广”,故对似曾相识的问题以偏概全,盲目套用,导致解题错误;二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不够,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错误的判断.在高三生物复习中,习题练习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题海战”成了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机械的“思维定势”悄悄地左右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思维定势就成了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14.
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标志。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会看到这么一种现象:学生受书本知识或前一个同学发言的影响,所发言的内容及语言表达的形式跟前面的同学大同小异,没有新意,也就是局限于心理学所说的思维定势。面对这样的思维障碍,我们当老师的该如何引导呢?一、向对立面引导在一些造句练习中,学生的发言常常表现出两种倾向,要么说的都是好的一方面,要么都是差的一方面。对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向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如教《小猫钓鱼》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生1:小妹妹做作业时,一会儿玩,一会儿唱,我说:“你这样怎么…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在听课时,觉得两位老师在教学《直线、线段、射线》这一内容时,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结果就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也获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现选取其中的一些片段,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甲老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直线、一条线段,4人小组讨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然后,再画一条射线,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射线?并且出了一题:下面哪些线是直线、线段、射线?最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点:·。问学生经过这点能画多少条射线?画出其中的两条射线,看看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学生画…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故事:小丫老师刚接手一个新班,当她第一次走进教室,就发现黑板上画着一只漂亮的鸭子,五色斑斓,栩栩如生。只是样子有些沮丧,耷拉着脑袋。旁边醒目地写着:“欢迎小丫老师快滚。”面对全班学生的目光,小丫老师走到黑板前,高兴地说:“今天我第一次和大家见面,有的同学就把黑板装扮得这样漂亮来欢迎我,我很高兴。可是这句欢迎词却有一处明显的错误,不知大家看出来了吗?”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学生们都不知该怎么办。小丫老师看了一下讲桌上的座次表,“刘芸芸同学你来说一说。”刘芸芸小心翼翼地站起来说:“句子中的‘…  相似文献   

17.
李日伟 《福建教育》2009,(10):52-52
有幸现场欣赏了特级教师俞正强《线的认识》一课,真实感受了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的教育理念。一、依托生活。丰富经验[片段1]线的认识(课始)师:大家头脑中有没有一条美丽的线,能把这条美丽的线画下来吗?(学生画,俞老师展示学生作品,明确:线有曲直,曲线可以拉成直线。)师:我们来研究直直的线。(板书“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庄雯娟 《学语文》2009,(1):49-49
在教学中,就某一颇舆争议的问题请同学展开讨论,希望通过多元化的答案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讨论场面极其热烈,然后请同学发表意见。当一位同学阐述完观点之后,大家都缄默了,一双双“渴求”的眼睛等待着老师将“正确”的答案公之于众。在无可奈何之下,老师再次“逼问”:“所有的同学都同意他的意见吗?”学生根本不予理会。因为以他们的“经验”来看,这是老师设下的一个“圈套”,其目的在于拿错误的答案开刀。  相似文献   

19.
邸萍 《青海教育》2010,(9):64-65
“思维定势”是心理学名词,是指人们受先前经验影响形成的一种用固定思路去分析、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势在教学上既能起积极作用,也能起消极作用。思维定势对解决同类型的问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去年安徽省中考“课改”区的一篇作文,引起了阅卷老师的争议,初评12分,最后改评46分,相差30多分。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篇考场作文呢?请看:[文题(]5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美术鉴赏课上,老师挂出一幅画,说“:你们认为这幅画哪些地方画得精彩,哪些地方画得不好?先想一想,然后彼此交流一下看法。”大家惊异地发现:被某位同学认为最美妙的地方,却被另一位同学斥为败笔。老师问大家有何感想,有的同学说“:对于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学说“:一件艺术品不可能各个方面都被所有人认可。”……最后,老师说“:我想借此提醒大家,生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