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后备力量,并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中学体育课程标准进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在“中学生体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从现阶段我国的中学体育教学来看,不管是体育教师或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在积极地推行和实施课程改革,一批批的中学体育教师接受了不同程度的课程改革培训。  相似文献   

2.
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人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者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因此,学生对体育课程感兴趣与否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就必须要考虑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原因,据此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以此为着手点,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中影响体育兴趣培养的因素并提出了引导、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以期为中学体育教学的兴趣乃至爱好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体质迅速增长,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建议,防患于未然,使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学时期是学生全面发展时期,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从体育课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方面入手,更适合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5.
刘剑  孙克诚 《科教文汇》2013,(36):105-105,107
体育差生在体育教学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但同时也是体育教学必须正视的群体。在“健康第一”理念下,中学体育课需要直面和重视体育差生,而只有探究体育差生体育学习心理和行为改进措施,才能提升体育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6.
杨长天 《内江科技》2011,32(11):203+207-203,207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存在着不同的消极心理,为了克服不良心理,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的与任务,本文对中学生在教学中常见消极心理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排除这些消极心理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校92名12~18岁的女学生,进行集体体育心理卫生素质教育,与92名未进行心理卫生素质教育女生比较,前者明显克服了胆小、害羞、畏难、经期情绪不稳定、不参加体育运动等生理及心理弱点,从而全面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两者的显著异差说明在中学开设体育心理卫生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当前中学生心理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眼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探讨了中学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阐述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个体需要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目标的确立和培养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关系进行分析。认为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目标的确立和培养对学生体育活动行为具有重要的动力作用,并据此提出了加强学生体育目标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也日趋进步。新的教育观念下心理健康的教育也引起人们普遍重视。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学生不良心理现状来加以分析,从体育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提出进一步可行性建议,对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施"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具有促进作用并提供理论依据。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在逐渐深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在新的健康观中地位日益突出。我们所倡导的"三维健康观"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识,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而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注重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竹君 《科教文汇》2014,(6):130-13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也日趋进步。新的教育观念下心理健康的教育也引起人们普遍重视。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学生不良心理现状来加以分析,从体育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提出进一步可行性建议,对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施“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具有促进作用并提供理论依据。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在逐渐深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在新的健康观中地位日益突出。我们所倡导的“三维健康观”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识,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而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注重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郑州市某高校新入校的大学本科新生500人在中学阶段体育课的开设情况、接受体育技能教育情况及体育课教育教学的方法等项目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论为:大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开课时数因学习紧张而明显低于初中阶段。因此,大学生中学阶段接受体育教育明显不足,应引起高校体育教育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入一些体育游戏,把游戏与竞赛渗透到体育课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入一些体育游戏,把游戏与竞赛渗透到体育课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秦毅妮 《科教文汇》2009,(25):187-187
羞涩心理在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本文从多角度阐述了体育课堂上羞涩心理产生的原因,揭示了羞涩给中学生生活、学习带来的众多不适,简要介绍了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具有羞涩心理的中学生的行为干预方法,以期提高具有羞涩心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运动技能学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而师生教学又是相互影响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非线性动态系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并且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决定学习的质与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现象普遍比较严重,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有必要。这一问题的解决,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家校结合,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帮助中学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张彩虹 《内江科技》2007,28(5):140-140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从心理的角度出发,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及时加以引导、强化、训练,那么就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丰富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分析探讨目前中学生体育竞赛失败后的心理状况(如:心理承受力差、把失败原因归于客观、不服输),意在为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处事心态,也是在培养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使学生们也能正确面对失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