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后即引起了激烈的论战。由于库恩的不可通约性论点过分强调理论的不可比性,而采取了否认科学进步的极端观点,波普尔、拉卡托斯、夏皮尔等都指责库恩陷入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范式,并且存在范式概念模糊不清的问题。这些人对《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解读,特别是对不可通约性概念的理解,均不能令库恩满意。当库恩不再谈论范式时,他希望对不可通约性概念更加精细地说明,能够为自己的立场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库恩在后期的主要研究旨趣,是要填补《科学革命的结构》遗漏的哲学环节。但在库恩看来,无论是传统的意义理论还是新的指称因果理论,都不能有效地说明科学革命后同一术语的意义变化。为此,库恩希望借助语言分析,对不可通约性提出新的分类学解释,这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语言转向"。研究通过对库恩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变化历程的考察指明这一变化的实际可能性,既是其应对批评的内在需要,也是他为挽救科学哲学而作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库恩科学哲学思想对翻译学的指导意义,尤其是他提出的不可通约性概念对翻译的影响,描述了奎因的翻译的不确定性和库恩的不可通约性的内涵及其相互关联,并结合中西翻译学构想以及我国翻译范式的嬗变,指出全新的建构主义翻译范式还应借鉴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中的科学合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论科学哲学中的“不可通约性”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62年库恩和费耶阿本德也许是独立地提出“不可通约性”(incommesurabi-lity)概念以来,该概念象“范式”一样,成为科学哲学界的“热门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家杂陈,莫衷一是;就连提出者本人,随时间的推移其观点也有所变化。本文拟对不可通约性概念的来龙去脉和有关理解作一简要的评论,并顺便谈谈自  相似文献   

4.
考察以SSK及其他相关工作为背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库恩的贡献与局限性。第一,正是库恩为科学知识的社会学分析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库恩本人却未能在这一方向上做出实质性的工作;第二,SSK所倡导的“有限论”可以被看成对库恩关于“范例”对于“范式”特别重要性的具体阐述与进一步发展;第三,尽管库恩关于范式不可通约性的分析为相对主义进入科学敞开了大门,但后继的SSK的发展则已清楚地表明科学的发展有着十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不可通约性在库恩的科学哲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库恩看来,不可通约性也就是范式或理论之间的不可翻译性.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指不同范式之间不存在共同的评价标准,二是指在科学革命的前后,即使使用相同的概念和术语,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意义也都发生了变化;三是指不同范式的拥护者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和立场.  相似文献   

6.
自从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不可通约之后,库恩的不可通约性论点就不断地受到争议。为了应对批评,更是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库恩后来把这一观点修正为“部分交流”。  相似文献   

7.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不可通约的问题,由此,其思想被许多学者斥为科学理论非理性的思想。后来,库恩对不可通约性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始终无法解决该问题。为什么不可通约性问题导致科学理论的非理性后果?因为导致科学理论非理性的不可通约问题的根源是范式的整体性和库恩坚持观察渗透理论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来,库恩展开了对“科学革命的结构”的重构工作。通过对“范式”和“不可通约性”加以语言学改造,库恩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心理主义”误区,给科学哲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但由于没有把历史主义原则贯彻到底,因此库恩仍未摆脱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阴影  相似文献   

9.
“范式”这一概念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范式”的本质内涵是世界观,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具有“不可通约性”,从实现的方式上讲“范式”的转换是一种“革命”,从指向范围上讲“范式”的载体是“科学共同体”。范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库恩对范式的论述也多达21种,但是没有作过明确的一义性的解释,致使不同领域对范式的借用泛化,朱爱军提出了范式借用的原则,以此来规范范式的借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范式在德育中的借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范式(paradigm)概念到学科基质(disciplinary matrix),再到解释学基础(hermeneutic basis),晚年又采用分类学范畴(taxonomic category)和词汇系统(lexicon),从"(全面)不可通约"到"局部不可通约"再到"不可翻译",可以说库恩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1990年初的一个研讨会上,库恩说,"我曾经在一些场合试着去解释我觉得<结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要说明什么问题.这导致后来有些说法流行在一些学术圈子里,有些甚至成了国际性的,说‘库恩已经改变他的观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