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1 用途 :本仪器演示光从水进入空气或从空气进入水时的折射现象。2 构造 :水槽、光屏、6V的直流灯泡 ,灯泡装在带有缝隙的笔帽中为光源。3 仪器结构如图 1所示 ,其中b为光源 ,a中 1和2为焊接在水槽 3壁上的小试管 ,用于插入光源。4 使用方法 :将光源插入底部的孔中 ,转动光源 ,调节缝隙的位置 ,光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 ,可在屏上看到折射现象。由于光束较粗 ,可以光束的一边为准 ,观看折射角、入射角的大小。将光源插入上端的孔中 ,转动光源 ,调节缝隙的位置 ,光会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我们也可以在屏上看到折射现象。图 1  本仪器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1设计思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设计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教材是这样设计的: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钠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实验持续时间短,常伴有轻微的爆炸,不够安全,更没有设计气体产物的检验,存在一些缺陷。2创新之处1仪器创新:本实验采用了微型实验装置,使  相似文献   

3.
全反射是一种奇特的光学现象。水中全反射现象还涉及到潜水者在水中的奇妙观感、鱼眼效应等一批有趣的实际问题。水是生活中最普通也是学生最熟悉的介质,如能把发生在水中的全反射现象全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无疑具有生动形象的教学效果,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演示装置如图1。基本结构是一个扁平状水槽,背面涂黑,光源直接置于水中且方向可调。演示时让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一般会在界面上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逐渐增大入射角直到折射光线消失即发生全反射。图1以下就该装置主要部件的研制介绍如下:1.光源组件用一般聚光灯泡做光源,光束方向性…  相似文献   

4.
(1)苯酚的水溶性现象由于常温下苯酚为无色的晶体,且温度低于70℃时,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因而很容易错误地认为:过量的苯酚溶于水会出现沉淀现象。事实上,过量的苯酚溶于水不会出现沉淀现象,出现的是水与油状苯酚的分层现象,其中水在上层,液态苯酚在下层。没有出现沉淀现象  相似文献   

5.
教材的演示实验为 :1 两个烧杯 (甲杯装有清水、乙杯装有盐水 ) ,各放入一个同样大小的萝卜条。2 过一段时间 ,看一看甲、乙烧杯里的萝卜条形状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实验过程 ,虽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萝卜条的形状变化 ,但对于萝卜条是吸水还是失水不能直观地看到 ,因而不能直观得出细胞吸水或失水 ,为了能更直观地看出吸水或失水的现象 ,可把原来的实验作一简单的改进。实验过程为 :图 11 用两个一次性塑料杯 (甲杯装有盐水 ,乙杯装有清水 ) ,各放入几根同样大小的萝卜条 (或等量的萝卜条 ) ,画一条红线作为液面的位置标记 ,并在两杯后放一张…  相似文献   

6.
曾有老师将试管外壁用蜡烛烟薰黑,使其不透光,然后在试管底部中心处留一直径约为2—3mm的小孔,将小孔对着光亮处,从试管口即可看到试管壁出现一组明暗相间的光环,认为这是光的衍射,以此演示光的衍射现象,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衍射和干涉是波所具有的特性。所谓光的衍射是光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即光通过很小的圆孔、狭缝或其他障碍物时,光的波阵面受到限制,结果有光进入影内,在影外光  相似文献   

7.
在几何光学演示实验中,最大的困难往往是光源。以往实验常用的光源有:1普通电筒。实验需在暗室里进行且光线定向性差。2HeNe激光器。实验也需在暗室里进行,缺点是HeNe激光器价高,使用寿命短。3太阳光。做实验须在室外进行,受天气影响。本演示器采用新型镭射电筒作光源,其理想的波长为630~680×10-9m,发光红色,价格20~60元。  一、原理镭射电筒发出的光在传播过程中看不到光线,仅在光屏上形成光斑图案;但若采用合适的附加头(点状和“—”字型),在自然光下能清楚地看到红色亮丽的光线。…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化学课本中 ,演示硝酸铵溶于水的吸热现象时 ,采用溶解使烧杯和木板之间的水冻结成冰 ,拿起烧杯时不会掉下来的方法 ,而演示浓硫酸溶于水的放热现象 ,则是溶解放热使烧杯和木板之间的蜡熔化 ,拿起烧杯时木板会掉下来达到目的的。这两个演示实验成功率不高 ,效果欠理想。如果直接用温度计来显示溶液温度的变化 ,坐在座位上的学生又无法看到。为此 ,本文对溶解吸热和放热现象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图 1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图中 1为一次性使用的废输液管 ,2为 1cm长的圆珠笔芯 ,将两根输液管连通在一起 ,3为稀释了的红墨水 ,以不超过…  相似文献   

9.
一、沉积实验的改进《地层的形成》(人教版小学自然第九册 )一课中的沉积实验 ,现象不明显 ,不利于学生观察。原因是实验使用的粘土会使水浑浊不清 ,而无法看到小石子、砂的运动与沉积。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尝试 ,效果不错。实验方法如下 :1.把适量的小石子、粗砂、细砂搀和起来倒进瓶中 ,再往瓶里倒一些水 ,用塑料直尺搅动水 ,使水很快地运动起来。你就会清楚地看到细砂、粗砂、小石子跟着运动起来。2 .停止搅动 ,使水的运动逐渐慢下来 ,就会看到小石子、粗砂、细砂沉积下来 ,最后还能看到沉积物的分层现象。二、水有压力实验的改进小学…  相似文献   

10.
用途 这个工作台是小学自然教学的辅助教具。是在教上海市编教材自然常识第九册17课《光的传播》时,为了说明光在水中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而设计的,其实验的效果特别好。这一教具还能用于其它需要改变角度的演示实验。对一些条件差的农村学校无专用讲台的教室更为适用,可弥补代用讲台高度的不够,以改善观察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五、物理光学实验1.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现行教材中列入的课题是观察单缝衍射现象。给出的方法是 ,用游标卡尺的两个测脚构成单链 ,放在眼睛前面 ,去看一个线光源。可以用日光灯作为光源 ,应当让它距离观察者远些 ,例如 2米以外 ,或者在灯管外面包上黑线 ,只留一条窄的直缝射出光线。观察时卡尺的两个外径测脚之间的缝要和线光源平行 ,将缝宽由1毫米逐渐减小到 0 .1毫米 ,看在什么条件下能观察到衍射现象 ,以及缝宽对衍射现象的影响。注意 :两个测脚相对的部分不是锋利的刀刃 ,而是非常光洁的平面 ,这两个平面上都能够形成光源的虚像 ,当其中任…  相似文献   

12.
沿着崎岖的小路,慢慢行走,你会觉得一切烦恼都抛在了脑后。用心去欣赏那幽深莫测的小巷,那经过风风雨雨的建筑,你又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古朴而又宁静。近了,隐隐约约,那扇门看见了,加快脚步走进去吧!轻轻地推开门,那扇用木头做成的古老的门已破旧不堪。稍一用力,无数的灰尘便会慢慢飘落。迎面扑来的是泥土香伴着花草的芬芳。轻轻把门关上,向前走去,路窄窄的,只能容下一个人。两侧墙已失去了原来的白色,变得黑黑的。小道边长满了厚厚的青苔,小心别去踩坏它。头顶美丽的天空被结实的丝瓜藤挡住了。幽幽的树阴中,射下了一丝温和的光,你会觉得太…  相似文献   

13.
白磷在水下燃烧的实验,利用导气管向水中的白磷吹氧气,水中的白磷会到处“乱跑”,有时部分白磷会浮出水面,发生燃烧,实验难度较大,很不容易控制。因为白磷有剧毒,实验还存在不安全隐患。为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1药品①白磷。取豆粒大小白磷,先在水中用小刀片刮去表面氧化层,使之呈现淡黄色蜡状。②热水200mL。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白磷的熔点是44·5℃,水温太高,白磷融化成液体,容易流动,实验不容易控制。③冷水200mL,常温自来水即可。药品说明:也可以用0·1%的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更利于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2仪器500mL的…  相似文献   

14.
1 设计背景以前 ,初中化学教材 (人教版 )中 ,对物质溶解过程出现的热效应 ,采用使水结成冰或使固态的石蜡熔化的现象进行定性地描述。 1 994年以后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变得更简单 ,如对浓硫酸溶于水使溶液温度迅速升高的现象 ,只用手触摸一下烧杯外壁看是否发烫便可。实验教学中我发现 ,这些做法都无法定量地表示溶液温度的变化量 ;不能表示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过程和变化速度 ;这些描述性的做法效果很差 ,如一小部分硝酸铵溶于水使容器外的水凝结成冰的现象在南方就实现不了 ,只好用温度计测量 ,但温度计的可见度太低学生根本观察不…  相似文献   

15.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热胀冷缩》第二课时的内容是认识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在上这节课时,我和学生却遇到了“热缩冷胀”的现象。当我们把装满红色水的玻璃瓶放入水槽,往玻璃瓶上倒热水时,却发现玻璃管内的液柱却很快往下降了,然后再慢慢地上升;再往热的玻璃瓶上倒冷水时,液柱却马上上升,再慢慢地下降。“热缩冷胀”的现象出现了!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这时,如果一定要说这是热胀冷缩的缘故,怕解释不清了。学生迷茫了。作为老师的我,也迷茫了。不用说,这节课没有上好。课后,我反复思考,查阅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还是热胀冷缩的原因!当我们…  相似文献   

16.
做为全国两个物理课程改革试验区之一的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 ,通过近一年来的实践 ,对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 ,尤其对实验教学有了一定的体会 ,本文就人教版初中物理课改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光现象》为例谈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1 本章主要实验概述新《课程标准》规定 ,在《光现象》这一章 ,有 4个实验探究 ,即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以及平面镜成像时像物的关系 ,学生还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并比较色光混合和颜色混合的不同现象 , 示实验 4个 ,“想想做做”学生实验一个 ,在S…  相似文献   

17.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 (必修 )第一册中的钠与水的反应演示实验 ,很多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改进探讨 ,从散见于有关刊物上的改进结果分析 ,仍摆脱不了反图 11煤油层  2水层  3止气夹应剧烈 ,钠粒四溅、危险性大、生成的气体难验证的缺点。笔者在指导学生实验的实践中 ,做了如下改进 ,并经反复试验 ,实验效果好 ,能克服上述不足之处 ,现介绍如下。1 实验装置 (如图 1)2 操作方法与实验现象(1)按图 1连接好各仪器 ,检查气密性 ,然后打开止气夹 ,从漏斗中依次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煤油及比漏斗内径稍小的钠粒。(2 )当钠粒经过煤油层与水面…  相似文献   

18.
NH3的喷泉实验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课本实验装置来进行喷泉实验,需要事先收集好氨气,这不利于学生掌握氨气的制取,而且事先收集到的氨气可能外逸,从而导致实验效果不好,甚至失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对氨气的喷泉实验进行了以下改进。(1)实验装置图(见图1)图1(2)实验用品塑料瓶(矿泉水瓶或可乐瓶)、小试管、橡皮筋、尖嘴玻璃管、短玻璃导管、烧瓶、橡胶管、橡皮塞(双孔两个);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酚酞溶液、水。(3)实验原理利用浓氨水的挥发性,在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后,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溶于浓氨水中放出热量,加速了浓氨水的挥发,迅速放…  相似文献   

19.
“把手握紧,里面什么都没有;把手张开,你却得到了一切。”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换一种角度去看待,换一种心境去面对,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是如此美丽。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以前我总是认为自己在数学方面一点天赋都没有,所以对自己没有信心。我反感数学,不愿意去面对,只是选择逃避。而那次参加数学提高班的选拔,我意外地被选中了。当我拿着那张竞赛试卷时,我突然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好,原来我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差劲。那一刻在我心中,一缕云彩从天空中飘过,我看到了湛蓝的天……后来我才知道,我这只小鸟一直被一个叫“不自信”的笼子…  相似文献   

20.
黄宝成 《阅读》2013,(4):30-31
设计汽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要兼顾实用性和独特性,就更加困难了。下面的这些创意汽车,会让你对交通工具有一个全新的了解。水上汽车咦,汽车不是在马路上行驶的吗,怎么跑到水里去啦?原来,这是水上汽车。它把汽车的造型植入汽艇中,还标榜自己是世界上最快的水陆两用汽车。它在水中的速度可以达到96千米每小时,在陆地上可以超过200千米每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