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这种现象一直很普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重教轻学的结果。教师将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重视了"教",包揽了"学"。其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事倍功半。这正是"教师中心论"的表现。这种观点认为: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其主要特点是教育过程完全由教师说了算,学生的一切活动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之下,学生很少有自主性,比如教师一厢情  相似文献   

2.
正学生犯错,他们最不愿意接受的是什么惩罚?是教师愤怒的呵斥,还是严厉的批评?是教师被迫无奈地叫家长,还是不理不睬的"冷暴力"?为此,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四项选择中,将近一半学生不愿意接受的是教师不理不睬的"冷暴力"。也就是说,学生最怕的是教师对他们不管不问、漠然视之。明白了这点,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因为我也曾经采用了"冷暴力"。那天,全体班干部"罢工"了。事件的起因很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语文老师常抱怨:"怎么教了那么多遍,学生还是不会?"确实,语文难教。教师备课辛苦,讲授辛苦,可学生还是不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倍功半甚或无功的结果?有一项调查也反映出这一点。"教师在备课时,主要时间和精力集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教师是关注学生成绩还是学生素质、是后进生的"警察"还是"向导"后进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催化剂"还是教师工作激情的"助燃剂"等,最后得出教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在课堂中学生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不展?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学习兴趣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都是我们教师应该关注的.这种关注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即教师用关注之心"点击"学生的心灵,语文课才能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在课堂中学生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不展?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学习兴趣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都是我们教师应该关注的。这种关注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即教师用关注之心"点击"学生的心灵,语文课才能充满生命活力。一、用心导入,进入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7.
正唯有"用教材教"才能反映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性质。这是因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知识不是教师通过传递信息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身以及在与教师的交互作用之中建构的。教师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在"教教材"的场合,教师回避了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师的责任就是如何把教科书提供的教材经过自身咀嚼之后再喂给学生。这是一种"告知式"的技术主义的教学方法,反映了"教科书中心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办公室某教师辅导学生时,某学生问:"老师,这个写的什么意思,我这道题是对还是错呀?"原来是他读不懂老师的批注。作业批改作为实现师生教学信息反馈的一个关键环节,"批"应指教师批注,"改"应是学生主动改错,这应是作业批改之原意。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重视自身的"批",也重视学生的"改",往往忽视了介于"批"与"改"之间的桥梁纽带——让学生读懂作业批注。因而,  相似文献   

9.
许春良 《科学课》2008,(2):61-61
不管是以前的自然课,还是现在的科学课,只要教师说一声"开始实验",用不了一秒种,我们的学生便会一站而起,簇拥一团,这似乎成了这门学科无法摆脱的鲜明印记。很多教师对于这种情形都无计可施,自然也只能由学生去"自主探究"了。甚至有人说:  相似文献   

10.
神秘的眼睛     
"哎,别提了,今天这课堂还是老样子,一到学生自己完成任务的时间,就是我最头疼的时候。"新来的信息技术教师小李一进办公室就开始抱怨。"可不是嘛,这课堂绝对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对面桌的女教师小孙附和着。接着就是两位教师的相互诉苦。其实,我也了解在机房环境中学生自己练习时教师管理的难度。这也难怪,信息技术课大部分时间是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教给学生的是"是什么"、"怎样理解"、"如何解答",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的教师抱怨"这道题我在课堂内讲过三遍,结果他们还是错!"问题在哪呢?其实这样的教师只注重了讲,忽略了引导学生对"错"的总结、分析和纠正这一教与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正>一、高效课堂相适应的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1.课堂上应确立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时常听到有教师抱怨:张三真笨,这道题,我已经讲一百遍了,他还是不会做.这种情况我也经常遇到,有些教师过高地估计学生的能力,欲速则不达,在刚学完一章内容后,就拿中考经典题让学生做,有些学生做不出来,我们就应该思考了:为什么学生不会做?原因是在学生,还是教师授课的方法?首先,教师清楚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吗?其次,了解学生的学科基础吗?每讲一道例题就要仔细剖析:审清题意、分析  相似文献   

13.
长久以来,教师为了上好一堂政治课绞尽脑汁,可学生还是感到枯燥乏味,这固然跟政治学科本身特点不无关系,但主要还是由于我们的教学观念落后和方法陈旧所造成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和"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器材,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几年,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从教学规律和政治学科特点两方面入手,实行"两个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增强了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活力。现将总结如下:(一)从教学规律出发,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传统教学只重视教师如何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听到政治课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问题我讲了好几遍,学生还是理解不透",有的教师抱怨:"政治课教师难当,政治课难上"……究其原因,这除了与教师自身素质有关外,教学手段的落后  相似文献   

15.
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新课标最显著的特点,如何做到完善课堂教学,确实需要一线教师深入研讨。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一点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践行,证实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就能体现开放性、民主性、轻松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的切入。相反,以教师为中心,就会形成严肃过于紧张气氛,使学生仅仅为知道而学。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从"注入"式教学向"互动"式教学转移。  相似文献   

16.
陈大庆 《小学生》2013,(8):69-69
小学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健身意识、指导学生学会健身的启蒙阶段。一直以来,学校体育教学,不论教材内容,还是教学目标,不论是教师的教法,还是学生的学法,都紧紧围绕竞技体育。因而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在这缺乏自主的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培养。要培养一代懂得健身、乐于健身的建设者,必须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成为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品德课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大多不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对于思想品德课,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观",还是教师的"教学观"都存在误区,直接阻碍了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试图从教师的"教学观"入手,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一、"无为"教学体现在教学材料的准备中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是上好观察课、实验课的先决条件。然而如何准备有结构的材料却大有学问,是教师为学生精心准备,还是放手让学生去准备?本人认为应视材料情况而定,如果学生费些功夫能寻找到的还是放手让学生去准备。这看似是教师的"懒",实则是促成学生的"勤",促使学生勤动手,勤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师应该做"下水"作文,这样才有利于给学生直接的启发和激励。但在我们的繁重的教学工作中,除了论文外,许多老师几乎不再动笔写东西,更不用说与学生一起"写作文"了,这对于作文教学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其实无论是从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还是从有利于语文教学方面来看,教师写作"下水"作文都利莫大焉。  相似文献   

20.
宋志红 《学子》2014,(6):16-16
正国内一家大型心理网站有一份调查:老师什么时候最幸福?无论是繁华的大都市还是县城学校,教师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学生长大了,懂事了""我们班成绩提高了""学生的不良行为改变了""毕业的学生教师节来看我了"等。事实上,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不是所有的教师都会让学生毕业以后还念念不忘,如果做教师不能对学生用真心、付真情、想真招,每日都是"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地过着机械重复的没有爱心和激情的生活,这样的教师确实无幸福可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