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前,我们到康寨采访,正是刺梨花开的时节,山路边、田坎上盛开着一蓬蓬淡红色的刺梨花,在阳光下显得那样清新美丽。一阵风吹来,夹带着淡淡的清香。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时候,刺梨果就会由青变黄,成熟之后,布依同胞就采摘、加工、酿制成甘淳可口的刺梨糯米酒。贵阳的花溪处处是景,康寨算得上花溪的景中之景。那条流经康寨进入观音山峡谷后汇入阿哈湖的小河,那些枝叶繁茂、四季常青的参天古树,还有满眼的石板墙、石板瓦砌成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我们到康寨采访,正是刺梨花开的时节,山路边、田坎上盛开着一莲蓬淡红色的刺梨花,在阳光下显得那样清新美丽。一阵风吹来,夹带着淡淡的清香。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时候,刺梨果就会由青变黄,成熟之后,布依同胞就采摘、加工、酿制成甘淳可口的刺梨糯米酒。  相似文献   

3.
童年 《家教世界》2008,(5):21-21
开花结果可是植物生命中的大事情,植物们在这个时候就会大显神通,让自己的果实长得与众不同,甚至奇形怪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全身长刺的果实刺梨是一种有名的水果,全身长刺,就连果实也  相似文献   

4.
草笠 《初中生辅导》2012,(19):70-72
小时候,一到夏天,就盼着刺梨和山楂挑进城来。 贵阳的刺梨山楂是不摆在水果摊上卖的,因为它们不具备上水果摊的身份。确实,跟水果摊上的那些硕大光鲜又甜美的水果相比,它们太寒碜了———个儿那么小,味道酸涩,刺梨还浑身都是棕色小刺。可我小时候就盼着刺梨山楂进城来,刺梨和山楂一来,真正的夏天就来了,乡间的一道风景和孩子们的快乐也跟着来了。  相似文献   

5.
草笠 《初中生辅导》2012,(Z4):70-72
小时候,一到夏天,就盼着刺梨和山楂挑进城来。贵阳的刺梨山楂是不摆在水果摊上卖的,因为它们不具备上水果摊的身份。确实,跟水果摊上的那些硕大光鲜又甜美的水果相比,它们太寒碜了———个儿那么小,味道酸涩,刺  相似文献   

6.
<正>回忆类作文命题意在让考生回忆美好过去,总结生活经验,收获成长感悟。但由于此类作文审题难度不大,考生误认为被回忆的人、事、物、景等皆可入文,结果选材"拥堵",立意雷同,千篇一律,难见亮点。怎样走出这些误区呢?让我们先欣赏一篇考场佳作。一次相逢一次暖南通考生那次浙江花溪旅游,我不仅欣赏到了青山秀水之美,而且与"他"  相似文献   

7.
美丽的春天来了,教学楼后面大片的梨树开花了。站在教室的窗前远眺,一片花的海洋。微风吹来,一阵阵略带清甜的芬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这美丽的梨花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于是大家都要求老师带我们去赏花。进入梨园,我们就像解开翅膀的小鸟,到处乱跳乱蹿。有的赏花,有的嬉戏,几个调皮的男生还爬到了树尖上,几个爱美的女生摘下梨花别在了发卡上,大家的脸都笑成了一朵最美的梨花。我顺手摘下一朵梨花摆弄着,忽然发现这朵花有6个花瓣。我想起自然老师讲过,梨花是5个花瓣,它为什么有6个瓣呢?我把疑问告诉了身边的同学,她也不清楚,我们就开始查看…  相似文献   

8.
夸故乡     
谁不说俺家乡好!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在每个人的眼中都透着亲情,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永远抹不去对家乡的眷恋。我的故乡在茶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春天到了,梨花盛开,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还散发着一阵阵清香。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地,让人看了心情舒畅。尤其是那里的人们,不但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大门     
刚到美国,为了找我要去学习的匹兹堡大学的校门,着实让我费了一番劲。找来找去,硬是没有找见,最后,才知道这个大学根本就没有大门。这倒不是因为作为古老而庞大的大学城,根本不是一个大门所能容纳下的,更因为这个地方的人们对“门”的理解和我们有着太大的差别。事实上,一栋一栋的居民住户连同那错落有致、耸入  相似文献   

10.
记得那是一个和煦的春天,我和九岁的儿子移民到了澳大利亚。到达的第一天,我就把儿子送到离住家公寓不远的公立小学上学。校园里一片宁静,几棵参天古树把澳洲耀眼的阳光和蓝天白云严严实实地挡在了外面。一片绿荫下的几栋平层的木头房子,就像是上个世纪的遗存物,那就是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常说,鸟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但这并不是一条死定律,因为有些鱼,离开水了也能活。花溪鳉鱼(又叫红树鳉)就是其中一种,它们主要生活在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沼泽中。每当沼泽干涸的时候,花溪鳉鱼就会游出水面,躲到陆地上腐烂的树枝或树干中。它们的秘诀是,  相似文献   

12.
记得那是一个和煦的春天,我和九岁的儿子移民到了澳大利亚. 到达的第一天,我就把儿子送到离住家公寓不远的公立小学上学. 校园里一片宁静,几棵参天古树把澳洲耀眼的阳光和蓝天白云严严实实地挡在了外面.一片绿荫下的几栋平层的木头房子,就像是上个世纪的遗存物,那就是学校的教室和老师办公室.学校操场由软木小屑铺就,教室和办公室的地板也是红漆木的,石头砌成的学校大门,上面有石刻的校名:Marrickville Public Primary School(1895).1895显然是这个学校开办的年份.这是一座有年头的学校,在澳洲的灿烂的阳光下显得那么幽静、典雅,古朴,像一座宁静古老的别墅.  相似文献   

13.
找春天     
春天到了,妈妈让我到公园里去找春天。走着走着,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戳到了我的脑袋。"是什么东西呀?"我生气地抬起头。呀,原来是梨树枝。梨树枝上还开着一朵可爱的小花。这朵小花是白色的,它的中心有一个个黄色的花蕊。我想这朵小花就是梨花吧。我轻轻碰了碰梨花,那雪白的花瓣好柔软呀!一阵微风吹来,梨花的香味扑鼻而来。我贪婪地闻着这特有的花香,这就是春天的香味呀!看着一朵朵梨花冲我微笑,我真希望自己也变成一朵梨花,在春风里摇曳。"你看,你看,发芽了,发芽了!"一位小朋友兴奋地喊道。我开心地跑过去,只见无花果树上长  相似文献   

14.
周华诚  张小玲 《高中生》2011,(31):22-23
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铺得漫山遍野。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猪喂得饱饱的。母亲每天都会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野地里北风呼啸,刮得人裸露的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引进了课堂,它可以把音像资料、广播电视网络信息一网打尽,全部囊括在多媒体课件中.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让学生们在英语课上,可以欣赏到动态的画面,可以听到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感受到真实的英语情境.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去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服务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效果会更佳.  相似文献   

16.
刺梨花开     
毕业分配后 ,我带着行李走进大山腹地。没有抱怨和不满 ,我多年的教师梦 ,终于圆了 ,一颗年轻的心 ,生机盎然地跳动着。收拾好寝室 ,我看天气很好 ,就提起一本《散文诗》走出校门———明天学校才开始开学报名 ,我得在现在平静一下激动的心情 ,把奋斗三年的燥热的心 ,溶入这绿色莽莽的大山。登上山坡 ,在一块绿草间坐下。虽时至秋季 ,但夏天的痕迹依然浓郁 ,在一丛丛金黄的刺梨堆里 ,仍可以发现几朵正灿烂怒放的刺梨花 ,朴实无华却绽出缕缕清香 ,引着几只绿甲虫缱绻不舍。读出《笔走故乡》的浓浓恋情 ,品尝了《岩秋》的旷古沧桑 ,我揉揉酸疼…  相似文献   

17.
彭荆风同志的《驿路梨花》是一篇立意新、构思巧、结构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堪称上乘的好作品。笔者认为:教学《驿路梨花》一文,若紧扣“五四三二一”,就能提纲挚领,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五四三二一”即:五件好事、四写梨花、三个悬念、二次误会、一行诗句。下面分别作简要阐述。五件好事(驿路梨花)主要通过“助人为乐”来展现人物群像的美好心灵,文章重点写了五件好事:解放军建盖小茅屋;解放军走后,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接管小茅屋;瑶族老人送粮到小茅屋;“我们”和瑶…  相似文献   

18.
《驿路梨花》是一篇优美的文章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 ,我着重从“美”字入手 ,让学生品读这篇小说。一、意境美教学中 ,我首先让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读录音 ,总体感知课文 ,然后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课文描写梨花的段落 :夕阳西下 ,正当“我”和老余处于前不摸村、后不着店进退两难之时 ,眼前出现了一片美丽的梨花林。“白色梨花开满枝头 ,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作者以自然环境的美烘托出不平常的小屋 ,把我们带入优美的意境中。“梦中恍惚看见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香气四溢的梨花丛中歌唱……”作者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优美的场景中 ,着意以自…  相似文献   

19.
记得那是一个和煦的春天,我和九岁的儿子移民到了澳大利亚.   到达的第一天,我就把儿子送到离住家公寓不远的公立小学上学.   校园里一片宁静,几棵参天古树把澳洲耀眼的阳光和蓝天白云严严实实地挡在了外面.一片绿荫下的几栋平层的木头房子,就像是上个世纪的遗存物,那就是学校的教室和老师办公室.学校操场由软木小屑铺就,教室和办公室的地板也是红漆木的,石头砌成的学校大门,上面有石刻的校名:Marrickville Public Primary School(1895).1895显然是这个学校开办的年份.这是一座有年头的学校,在澳洲的灿烂的阳光下显得那么幽静、典雅,古朴,像一座宁静古老的别墅.   ……  相似文献   

20.
记得那是一个和煦的春天,我和九岁的儿子移民到了澳大利亚.   到达的第一天,我就把儿子送到离住家公寓不远的公立小学上学.   校园里一片宁静,几棵参天古树把澳洲耀眼的阳光和蓝天白云严严实实地挡在了外面.一片绿荫下的几栋平层的木头房子,就像是上个世纪的遗存物,那就是学校的教室和老师办公室.学校操场由软木小屑铺就,教室和办公室的地板也是红漆木的,石头砌成的学校大门,上面有石刻的校名:Marrickville Public Primary School(1895).1895显然是这个学校开办的年份.这是一座有年头的学校,在澳洲的灿烂的阳光下显得那么幽静、典雅,古朴,像一座宁静古老的别墅.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