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承认个体差异,尊重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密切天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并把它作为语文课程的显著特点加以阐述,这既反映了世界各国母语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又反映了当前中国语文教育的改革重点。的确,语文学科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的、根据特殊教学内容形成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它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载体。  相似文献   

3.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自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如何定性,一直以来争论不休。《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可见,“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语文的第一个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认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其人文性,  相似文献   

4.
时代变了,经济发展了,科技进步了,成人的思维与时俱进了,连孩子们也不例外,他们显得聪明狡黠,常常会有一些让人琢磨不透的问题。许多语文教师把以上现象喊在嘴上,老观念老套路装在心里;课堂上一站,全是陈词滥调,嘴上提着"研究性教学",骨子里仍实践着"讲授式教学";嘴上提着"课堂民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是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但我们不少教师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重视有余,而对其人文性则重视不足。人文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形成,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终身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给以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育。  相似文献   

6.
《语课程标准》提出:“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性的统一,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又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性,二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人文精神?在语文教育界首倡"人文精神"的韩军老师用11个字作了解释:"人的真实精神与自由精神。"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敢张扬"真正的人文精  相似文献   

8.
韩艳秋 《小学生》2010,(10):16-16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足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一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历来论战不休,各抒己见,不是工具性战胜人文性,就是人文性战胜工具性,这就违背了语文本身的规律,而如今却又使人文性有所淡化或缺失,严重影响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如此下去,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扼杀、感情被禁锢、心灵被扭曲。现代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苦本身不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一种外在的人的客体,而是主体,它满含主体情感,充满人的体念,因此人文精神就是语言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0.
语文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尝试在浸润人文精神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鉴别能力,积极改革语文的教法与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人文精神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把人文教育融汇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1)与学生形成心灵交流,并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心灵;(2)尊重作者及其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3)在”意义”和”知识”的层面上解读作品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要体现和突出人文性,可是在具体的教学中,表现并不尽然,不乏有应试教育和工具功利的痕迹在内。因而需要从教材、课堂模式、师生关系、评价形态、课外实践等多个层面加强和彰显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教育必须浸润人文精神,才有更大的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与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担负着弘扬培育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铸造高尚健全人格的重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是理性的负荷者。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儿童人格完善,使儿童成为事理通达的人。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  相似文献   

16.
梁传旺 《广西教育》2010,(16):53-5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学生作文不仅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品德养成、审美情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既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语文学习,不仅事关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还负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本文试就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18.
尹景花 《河北教育》2003,(11):38-3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学在重视语文工具生的基础上,也应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积极弘扬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笔者现就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人文精神略谈个人管见。  相似文献   

20.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人文的精神“教育”是不能“灌输”也不能“训练”的,其教育的过程是一种“感染”。这种“感染,”首先要求教育者本人具备人文精神的素养,其次教材内容必须突现人文性,因此教材的改革与更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