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本第161页:“蒙古政权建立以后,先后征服和攻灭畏兀儿、吐蕃、西夏和金朝。”在第163页又写道:“西夏、吐蕃、畏兀儿先后臣服和归附蒙古。……1234年,蒙古军队灭金。”对以上几个民族政权被征服的先后问题,前后表述不一致,不由让人产生疑问。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1畏兀儿最先于1209年归附蒙古。畏兀儿原为唐代回鹘的一支。北宋时回鹘分为河西回鹘、西州回鹘、葱岭回鹘三支。后来河西回鹘亡于西夏,葱岭回鹘亡于西辽。西州回鹘以高昌(今吐鲁番)为中心发展,建立了政权,疆域广阔,不仅传统畜牧业发达,而且接受中原先进文明,农业也得到发展。但是…  相似文献   

2.
1264年,忽必烈迁都燕京(今北京),在辽金时旧城的东北面建造大规模的新城和宫殿,号称大都。在忽必烈汗迁都大都的同时,蒙古帝国已经分裂成为五个大“兀鲁思”(Ulus汗国,领地),元朝皇帝仅只在名义上是这一联合体的最高统治者,其他四大“兀鲁思”(金账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已经各自执行了独立的政策,蒙古大汗实际上也无力过问他们。在十三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作为蒙古帝国宗主君的元朝皇帝,其权力只及于直辖地(蒙古、汉地)以及别失八里、畏兀儿之地。十三世纪初叶中国的封建分立局面:北方的金朝,南方的宋朝,西北方面的西夏以及西辽,西南方面的大理以及吐蕃等地区,却因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借用军事上的强力造成了一个新的综合的统一王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族是我们伟大祖国大家庭中一个优秀的民族,千百年来,维吾尔族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维吾尔在元代被写作“畏兀儿”,其实是同音异译。蒙古崛起朔漠,对外征伐,1209年进攻西夏的首府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西域震动,同年,“  相似文献   

4.
元代畏兀儿人(即维吾尔族)曾对祖国统一和中华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元代文人所谓“高昌元人(即畏兀儿)内侍禁迈外布行列,语言文字之用尤荣他族,”“故其国人柄用尤多,大贾擅水陆利,天下各城巨邑必居其津要,专其膏腴,”诸如此类的评述亦已证明这点。畏兀儿人在元代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中外学界已多有专  相似文献   

5.
《河西学院学报》2016,(1):11-17
《观世音本尊修法》是一部重要的藏传密宗文献,是由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二世活佛噶玛拔希所创作,然后,由畏兀儿学者本雅识里(Punyari)依据藏文本译入回鹘文本。吐鲁番出土的回鹘文《观世音本尊修法》残卷,有六个编号,其中五件为木刻本,一件为手抄本,对研究元代畏兀儿印刷术、噶玛噶举派的传播及其与畏兀儿的关系,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畏兀儿人阔儿吉思在阿姆河西行省的经营,为蒙元时期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注入了一定的活力,改善了丝绸之路西段阿姆河以西地区的交通状况,促进了丝绸之路的正常运行,为其继任者阿儿浑治理阿姆河以西地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其事业上的成功和悲剧性的结局与蒙古帝国的政局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初,日本蒙古史学者箭内亘发表《兀良合三卫名称考》一文,最先开始研究兀良合部落的渊源。1917年日本蒙古史学者和田清著《内蒙古诸部落的起源》一书,论证明代兀良合人是元朝游牧于斡难河流域的兀良合人的后裔。可是他说明清代兀良合人来源问题时却感到十分为难。近十多年来,我国有些权威学者陆续提出兀良合是古代蒙古高原林木中百姓的“泛称”。1985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族女学者奥登同志发表《蒙古兀良合部落的变迁》一文。对“泛称论”给予有力驳斥,并进一步对明代兀良合三卫诸问题提出很多宝贵意见。但我觉得,奥登同志对原来森林兀良合、不儿罕山兀良合的论述不完全使人满意。在1988年内蒙古师范  相似文献   

8.
伊儿汗国合赞汗改革初论徐良利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帝国蒙哥汗时代,旭烈兀第三次远征西亚,在伊朗、阿富汗、两河流域和阿姆河西南地区建立起蒙古帝国第五个兀鲁思──伊儿汗国(1258─1388年),统治西亚100多年。迄今为止,我国史学界对伊儿汗国的研究和讨论付...  相似文献   

9.
西夏联辽朝和吐蕃以抗宋,是西夏与宋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对西夏联辽抗宋,以往学界对其过程已有所论述。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一、从辽朝在当时东北亚所处的“国际”地位,重新审视西夏与辽宋间的政治格局;二、西夏“抗衡辽金宋三国,缅乡无常”,不仅仅是因为“视三国之势强弱以为异同焉”,更主要的因素在于西夏自身政治地位力的消长,及其与辽宋间的利害关系。西夏经略吐蕃以抗宋,从经略对象而言,继迁至元昊前期以经略凉州吐蕃为主,谅祚以后则以经略Je厮罗及其子孙为主,从经略表式而言,谅祚以前以武力阻绝吐蕃与宋的联系为主,其后则以与其结盟共同抗击宋为主。  相似文献   

10.
说“兀的”     
(一) “兀的”是诗词曲小说中常用的一个复音词。各家辞书,大都解释作“这”或“这个”。 黎锦熙主编《国音字典》:“兀的:犹言这个,如‘走!兀的贼囚’,《见元曲选》。”(见该书第22页)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学》1961年第11—12期合刊发表的国庆昌先生著《元代的军屯制度》一文,在引用史料上有些地方显然是错的,有些地方是值得商榷的。 1.该期第39页,左栏第16—22行:“蒙古统治者成吉思汗为了对抗草原区和农业区的所谓‘坚城大敌’,解决军队的军需供应,曾在1212年令闍里必在镇海屯田于阿鲁欢,置海成戍守;屯田的劳动力是来自半农半牧区被征服的人民,如钦察、唐兀、只温、契丹、女直、河西、塔塔儿等。”这段史料的来源,国先生自注引自《元史》卷一二○《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三弦源于弦鼗的观点提出质疑。另作新论。通过三弦的史料记载和考据三弦应源于蒙古民族所创制的西那嘎。也就是说西那干胡兀日的另外一种变体。由此蒙古人把三弦也叫“西那嘎”或“胡不儿”。它并非源于弦鼗。更不是“盖琵琶本四弦,三弦者,减去琵琶一弦也”的说法。古代蒙古人创制三弦时。也不是简单地把二弦或四弦改为三弦.而是以蒙古人的制作方法、发声原理、美学观点以及声音特点进行了创制。制作材料上遵循自产自制的原理.把琴箱蒙上羊皮,张拉羊肠做琴弦,长颈无品,无论是在蒙古包。还是在马背上操弄极为方便。三弦把蒙古族胡兀日类乐器的四、五度定弦法融为一体,并丰富了胡兀日类乐器的种类。  相似文献   

13.
课本第73页:“1945年秋,蒙古依照苏联和当时中国政府达成的协议,举行全民投票。根据投票结果,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同页小字部分中又说:“1946年,当时的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同一页中出现同一件事情的两个不同时间,使学生无所适从。“1945年”、“1946年”两个时间究竟以哪个为准呢?笔者认为课本应该在“根据投票结果”之后加上“1946年1月5日”。这样,“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就妥贴了。关于“外蒙古”问题$湖南省炎陵一中@张甲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指出了与<宋史>中"午腊蒻山"相时应的西夏文形式,这个西夏词见于<天盛律令>和<圣立义海>,读若Oranya,意思是"黑山".作为西夏黑山威福军司驻地,"午腊荔"位于河套以北的阴山山脉,在13世纪初被蒙古攻陷,蒙古人称之为"兀刺海"城.此前有一种通行的看法认为黑山威福军司驻地在西夏西北边陲的额济纳旗,这可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从《述善集》可知:河南濮阳市柳屯乡西夏遗民杨氏先祖唐兀氏的族属是蒙古人,其地望为宁夏贺兰山一带。至唐兀闾马时因参与蒙古军“围打襄樊”而留居濮阳,并与汉民“相参住坐”。唐兀氏通过与汉族通婚和学习儒家文化两条途径实现了汉化,并于元明鼎革之际,改姓杨姓。  相似文献   

16.
逗号多余     
课本第113页:“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中宗”后面的逗号多余。逗号多余$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17.
一维吾尔族,是祖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中,文化比较先进的成员之一。在历史上,先后有袁纥、韦纥、乌获、乌纥、回纥、回鹘、畏兀儿等不同的称呼。远在嗢昆水(鄂尔浑河)游牧时代(744—840),就一直与中原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他们曾两次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长安、洛阳)和河北大片失地;唐朝中央也多次敕封他们的首领,维持和亲关系。在经济上,茶、丝、绢、马、贸迁有无。公元840年左右,回鹘汗国在鄂尔浑河流域因畜牧经济的崩溃,加上内乱和外受黠戛斯的进攻,于是西向分三支迁徙。其中一支——元代畏兀儿人的直系祖先——  相似文献   

18.
西夏文献研究小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西夏(1038—1227)是我国历史上西北地区出现的一个封建割据王朝,地廓今宁夏、甘肃大部及陕西、内蒙、青海部分地区,其国民以党项人为主,兼有汉、吐蕃、回鹘、鞑靼、蒙古诸族。广阔的地域和纷杂的种族造就了绚丽多彩的西夏文化。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在地下湮没了数百年,到本世纪初得以重见天日。此后,经过两代中外学者的努力,建筑在研究西夏文献基础上的“西夏学”(Tangutology)终于以一个全新的姿态登上了国际东方学舞台。  相似文献   

19.
在甘肃河西走廊的中部,雄伟的祁连山北麓,居住着历史悠久的裕固族。裕固族人口为12297人(1990年人口普查数),其中近90%聚居在肃南裕固自治县境内的康乐、大河、明花、皇城区及马蹄区的友爱乡,其余住在酒泉黄泥堡地区。 裕固族自称“尧乎尔”、“西拉玉固尔”。历史上曾被称为“黄蕃”、“黄头回鹘”、“萨里畏吾”、“撒里畏兀儿”等。1953年经讨论协商同意、取与“尧乎儿”音相近的“裕固”(兼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作为自己民族的名称。 由于历史的原因,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居住在肃南自治县西部的使用阿尔泰语系…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元史》史源的累朝《元实录》、《经世大典》等,系以汉文撰写的。而以畏兀体蒙文撰写的“国史”、“脱卜赤颜”等,可分为二类:一类为不可以外传的“国史”或“脱卜赤颜”,是为“黄金家族”主要成员的“内部读物”,即《蒙古秘史》是也;另一类为可以翻译的,也就是在统治者内部可以适当扩散的“国史”或“脱卜赤颜”,如仁宗朝察罕之译书,以及世祖以后累朝之“脱卜赤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