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岳 《图书馆学刊》2009,31(7):110-110,F0003
留不住岁月,却能留住记忆。记得1974年到1977年在大学读书时,我就很喜欢到图书馆看书。那时候,我们的宿舍一共8名同学,且空间狭小,写作业与看书都没有多余的地方。于是,大家常常或背着书包或夹着几册书到图书馆学习,我也不例外。当时觉得,辽宁大学图书馆的书刊太多了,真可谓书的海洋,这么多的书,我当时还是第一次看到。  相似文献   

2.
在拿到《普通编辑学》一书时,我看到《编辑之友》最新一期的专题策划是《编辑学路在何方?》,向学界提出编辑学研究陷入困境的疑问,并发出如何推动和深化编辑学研究的号召。与此同时,《出版科学》最新一期的编辑学研究栏目也有作者对当下编辑学的研究提出批判,认为编辑学研究问题重重,毫无建树。正在此时,我看到了由中国编辑学会组织撰写、几位编辑学界领军人物集体合作,共同完成的《普通编辑学》一书。该书第一次对普通编辑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大胆探索,迈出了早在几年前就提出的致力于涵盖所有媒介编辑活动基本原理探究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哪些书最能代表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现在来写此文,有下列几个原因:第一、我于1979年写出《中国文化史要论》一书(1980年出增订本),开了一张《中国文化基本书目》.有些读者看到,就来函说,我那张书目共有一百二十多种,太多了,他们不可能有空来读它.请我再为他们开一张更精华更现实的书目,最好是在三、四十种以内.我几年前也听见一位从所谓名牌大学文科毕业的中年教师说:"我在大学读书,只读间接书不读直接书,连一本中国古籍  相似文献   

4.
为这本<通讯名作100篇>写书评,在我的阅读史上创造了很多个"零的突破":第一次密集阅读如此之多的通讯;第一次花费如此之长的时间阅读一本文集;第一次在书中折下了那么多折角;第一次从书里读出那么多惊喜……  相似文献   

5.
在服务中体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为对书的向往,选择了图书馆这个职业,蓦然回首,却发现,坐拥书城,是为他人作嫁衣。时光飞逝,一晃走出校园的门十五年了,但十几年前中考时面临的选择依然历历在目。为了早日自立,我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准备报考中专,在志愿选择中看到了第一次面向全省招生的全国第一所图书情报中等  相似文献   

6.
差不多我一生的历史都和书分不开,书为我所钟爱,书也成了我不可须臾离开的友人,不知不觉我又成了个藏书的人。我藏书可以分几个时期:少年时的藏书毁于虫鼠之灾,在香港和重庆的藏书则毁于战乱的流亡,第三次藏书则毁于革文化命的时候。那时节今日不知明日事,遑论藏书!毁损之余,我还散了一批:第一次是将一批外文书捐赠给了外文出版社的资料室,第二次将一批多余的中文书赠给北京市的一家残疾人工厂。这样藏书散书,至今都令我梦魂萦绕。革文化命后,我曾经立誓不再藏书,但旧习难改,到今天屋子里除了吃饭睡觉的地方,又成了满坑满谷的藏书之所。我的婶母曾经笑我是个「书痴」,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我身外别无长物,所引以自豪的就是那些中外文书籍。新买的书飘散  相似文献   

7.
观壶口     
我在兰州铁桥下看到过黄烟四起、翻滚奔腾的黄河,我在山西晋南看到过浩荡而又舒缓的黄河,我曾在宽阔的河面上乘船游览过黄河,我也曾在黄河岸边度过幽美宁静的夜晚,凭栏谛听黄河午夜的涛声,我曾经从东到西,或从北向南几十次跨越过黄河,应该说对黄河很熟悉了。但是认真说来,只是在我驻足观看了黄河的壶口之后,才算是真正看到了黄河,或者说真正认识了黄河。一次难得的机会,我陪穆青同志到壶口采访。他去拍摄壶口的照片,以便在他《五彩的中国》一书中收进壶口的雄姿,对我来说,这是个观察壶口的绝好机会。5月天气,晋南地区正值春…  相似文献   

8.
2006年11月,东方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部演讲集,书中收录了我近年来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所做的五次演讲,以及我在国内几所大学和城市讲坛所做的五次演讲,书名叫做《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这本书出版以后,比较畅销,一个月的时间里印刷了四次,一些新闻媒体也进行  相似文献   

9.
2009年6月底,汾湖诗社成立,我在会上第一次见到殷秀虹。以前,在《汾湖》杂志上看到过她写的文章、诗歌,也知道她是柳亚子纪念馆前馆长殷安如的爱女。后来,我与殷秀虹  相似文献   

10.
在念大学时,我曾两次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书刊所激动。一次是在新华书店看到创刊不久的《信使》中文版,它宽阔的视野,广博的内容,新鲜生动的文笔,给我耳目一新之感;另一次是在学校书亭看同学们争购金隄、奈达合著的《论翻译》,刚上架的书很快就销售一空,那热烈的情景使我至今难忘。几年过去了,我终于有机会来采访这家中国最大的翻泽出版机构。我不但可以和《信使》的译者交谈,也  相似文献   

11.
看见。认识。呈现。2013年,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柴静的《看见》。我坦言这本书我读了好些天,一篇一字地都看了。我也坦言这篇文章我放下书后好几天都不知该如何下手,即便是现在,我仍有"思绪万千,不着一缕"的感觉。这一切,都是因了《看见》这本书给我的触点太过博杂的缘故。柴静在书中让我看到一些我曾见过却并未  相似文献   

12.
最初读关于家装的图书,纯粹是为了实用,第一次装修新房子嘛!不看这些书不知道,装修里面的学问是很大的。光是风格,就有欧式、古典式、现代式、简约式等等;装修的方法也有多种,有混油、实木、吊顶等等。看到最后,渐渐地将实用抛在一边,剩下的就纯粹是玩赏了。  相似文献   

13.
我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青海高原的牧区度过的。下面,记叙几段我和马的事。同志们从这些事里,可以看到青海高原上的新闻记者生活和工作的剪影。第一次骑马我第一次骑马,是在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公社采访时。这天,我准备到一个大队去,公社书记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是骑骆驼还是骑马?说实在的,我当时对骑骆驼骑马都有点儿害怕。马嘛,总还见过,骆驼却还是第一次看到。我看了看拴在院子里的两峰又高又大的骆驼,决定还是骑马。  相似文献   

14.
心灯     
1979年,我高中毕业,有幸参加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过去一直都是开卷考试,没有压力,再说书也没读多少,有一半时间都在学校的农场里呆着.  相似文献   

15.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是我进入云南教育出版社后直接参与的第一本书。翻开此书,我不禁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蒂皮"已经来中国10年了。回顾整个策划、制作、营销这本书的过程,既是我职业生涯的一次历练,也是我社从策划畅销书、到打造  相似文献   

16.
关于《环球绿色行》这部书的内容,我想用不着说什么,因为有些朋友已经读了,有些朋友以后也有机会读这部书。现在我想说说这本书有什么特点,和别的书有什么不同。说三点: 首先,有人同我这本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我说是“走”出来的。从1980年我调到北京自然博物馆创办《大自然》杂志开始,到去年带领大学生绿色营去西藏,我整整走了十八年。我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什么学问家,但我有自己的特点。可能是从记者生涯到科普作家,我强调调查研究,强调第一手资料,强调亲身体验。在西双版纳采访野象,我一定要看到野象;在梵净山采访黔金丝猴,我一定要看到黔金丝猴;在神农架采访药用植物,我一定要药农带我采到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金钗石斛。看到它们是很短、也许只是瞬间的事情,但达到目的却是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师徒缘○许健 “师傅”调走了,我蒙了。事情来得好突然,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一年前,从未涉及报道工作的我被调到院政治处从事新闻工作。对我传帮带是政治处协理员王翠玉,我亲切称她为“师傅”。“师傅”先是给我进行新闻基础知识补课,从采访、观察、琢磨到最后的下笔、修改、投稿。“师傅”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心得体会一点一滴教给了我。从第一次采访到第一次用稿,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自己名字时的激动心情。当我兴奋地拿着“小豆腐块”跑到“师傅”面前,“师傅”也笑眯了双眼:“哟,处女作发表…  相似文献   

18.
陈朴 《出版史料》2003,(1):64-65
我是个爱读书爱淘旧书的人。在多年的淘书经历中,既有意外收获的惊喜,也有一时懵懂错过时机的悔恨。“文革”刚结束时,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线装旧书颇多,价钱也很便宜。一次看到一部木版的《越谚》,略一翻阅,便见到十分熟悉的绍兴家乡方言,但觉得书太破旧,纸张  相似文献   

19.
也许是孤陋寡闻,"新闻发现学"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从《怎样发现新闻》这本书里看到。这本书冠名《新闻发现学》未尝不可,也许这样就可能多了一些中国式教科书的气息,但不太通俗的学术概念包装起来的书让人难读。这本书的作者潘堂林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他从一个新角度为传统应用新  相似文献   

20.
周泽新 《青年记者》2009,(19):90-90
也许是孤陋寡闻,"新闻发现学"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从《怎样发现新闻》这本书里看到。这本书冠名《新闻发现学》未尝不可,也许这样就可能多了一些中国式教科书的气息,但不太通俗的学术概念包装起来的书让人难读。这本书的作者潘堂林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他从一个新角度为传统应用新闻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