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家和 《中华武术》2007,(12):30-31
一、善于用意,合理用力"善于用意,合理用力"是太极拳推手以小力胜大力,以巧力胜拙力的首要前提,也是太极拳的最大特点。人的动作是由"意"来支配的,意念指导动作,"意动形随"就是这个意思。用意就是注意和练意。在推手过程中,既要始终精神贯注,又要时时注意,思想要放松,"松而不懈",用意适  相似文献   

2.
刘登信 《武当》2006,(8):15-17
动作四:按劲:甲接捋势不停,屈右腿,含胸,向左转腰收胯。同时,右手向右下方走弧线按乙之右手腕,当乙右手下落后,接连扶按在乙左小臂上,左手在顺时针方向旋转捋的过程中,顺劲用手掌扣盖住乙左扑面掌手指尖,两掌合力向前、向左推按,意在使乙向右后方跌出。(图25)动作五:乙方仍用右  相似文献   

3.
孙国玺 《精武》2009,(1):41-43
陈式太极拳推手是独具风格的传统推手方法.主要练习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动作虽少,但变化多端,充分体现了太板拳的棚、捋、挤、按、揉、捌、肘、靠的基本技法。通过推手练习。可以全面提高拳术水平。此套推手法是由陈式十七代太极拳宗师陈发科先生所传.在太极大家洪均生老先生的继承发扬下,汇集以洪派太极拳现任掌门人李恩久先生为首的多位洪派太极拳名家的数十年经验总结.是现保留并继承的陈式太极拳唯一的一套正宗推手法。今介绍给广大爱好太极拳和太极拳推手的人们,不仅以此达到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在太极拳推向世界之时,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推手     
扈广平 《武当》2003,(8):20-20
拳架与推手 太极拳的拳架与推手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拳架要经得起推手的检验,也是调校拳架的一种方法。太极拳能否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的奇妙境界,关键在于能否做到知己知彼。习拳架是为了求得知己的功夫,习推手是为了求得知人的功夫。能知己,才能知彼。推手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林泉宝 《武当》2003,(7):15-15
推手技法,是武当赵堡太极之中层功夫。推手古代叫“擖手”,或者叫“打手”或“搭手”,它是太极拳独有的一种训练方法。太极拳的拳架不但具有养生的作用,又是技击实践运用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在技法上运用太极拳八门劲(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基本方法,以沾连粘随为太极拳之技巧,并以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之原则,来探索对方的动向、虚实,  相似文献   

6.
王继振 《武当》2014,(4):14-15
褚桂亭与顾留馨两位先辈曾明确指出,太极拳定步推手是杨澄甫宗师来南方传授太极拳时定下来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殷铁军 《精武》2010,(12):70-71
一次聊天中,我的拳友(传统太极拳传人、市太极拳协会副会长)问我:“殷老师,您怎么看太极拳推手?”我回答说:“太极拳单讲推手是很片面单一的,是有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8.
和有禄 《中华武术》2003,(11):40-43
个只子目门水黔爆︸左布括幸妙酥i杯看率括幸都乙软臂于腼黝落空后侧身畔,并用手臂向上引化乙方劲力,相互看手看肘(图匀、,一、甲乙二人相对而立户相距图工)。浪似双方左手背相粘奋电方角着年匀势乙方右手后,用如封似闭式引化乙方劲力众图却盛戴哗乙方右补胯后憾用左图8手·向、右夕卜送卜接乙方翻屯嘛刚亨娜…畴御i粗够“叫甲;乙方左手接甲方左手,甲乙沛手背相贝占,听劲而动(医瞬户铸_、图9徜舒卜送出乙方着手丈图6下三藉黔……黔景令出用二方左手…后按其右肘;右手看甲方右手并‘挤按·退一图9一)普户-二一_甲{脚左争向泣三接乙_方彝立刀…  相似文献   

9.
张宝银 《武当》2004,(6):18-18
1、在民间的太极拳技艺切磋中,“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如果一方技高一筹,另一方搭手心中即有数,略作周旋,便知高低,大可不必过多纠缠。据此,太极拳推手较技应当是完全可以开展比赛的。  相似文献   

10.
王继振  刘羽羽 《武当》2013,(11):28-29
1987年1月22日在朋友的婚宴上结识了顾留馨老师。由此有缘向顾老求教太极拳的定步推手要领。  相似文献   

11.
严昭法 《武当》2012,(1):22-23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很多人对太极推手的内涵不十分清楚,往往使这项活动偏离了它的传统味道。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在日常练习和比赛中,出现以力降力、顶牛、较力的局面;有的则一搭手就推摔拖拉,脱手撞击,甚至施冷手成了散打。这样的推手练了好多年也没什么进展,也  相似文献   

12.
吴澹 《武当》2004,(11):15-16
武汇川:练太极拳之要旨,务须身体中正圆满,气要松;手按时,两肩要松,两肘要下沉,尾闾要收,脚落地时,先虚而后实,上下一致,式式均要圆满,头要提顶,气沉丹田,练时要缓慢,快则气易上浮。  相似文献   

13.
马原年 《武当》2005,(7):14-15
太极拳的老祖师张三丰说过,“欲大成者化功也,欲小成者武事也”。这里的“化功”,我的理解是走化上的功夫,“武事”是指主动进攻的功夫。武术是打人的功夫,但这位老祖师却认为从走化上下功夫,才能达到大成,而从进攻入手,只能达到小成。  相似文献   

14.
李亭全 《武当》2007,(5):15-17
在近些年太极推手的赛事中,我们经常看到以力降力的“顶牛”现象和相互僵持较力的摔跤却又不如摔跤的场面。这种状况已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少说也有20多年。远的不说,2005年第三届中国焦作国  相似文献   

15.
雷世泰 《武当》2009,(11):19-20
太极拳推手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四句话:调整自己,捕捉信息,把握时机,方法适宜。调整自己。正人必先正己,打人也必须先正己,自己都站不中正,立轴不稳,怎么去与别人交手?先正己,使自己气定神宁,气足神完,不卑不亢,既不可轻敌,  相似文献   

16.
刘登信 《武当》2006,(7):18-20
太极拳推手是提高技击功能和验证内力强弱,或者说是懂劲入门之后精益求精必不可少的、有效的双人对抗性徒手练习方式,是太极拳运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懂劲,是指自己身体的某一点与对手身体的某一点接触的刹那间,就会通过皮肤的“触觉,马上准确判断对手的力量大小及虚实、方  相似文献   

17.
侯转运  艾光明 《武当》2006,(11):18-20
推手也叫搭手、打手、込手、转圈等等。太极经典《打手歌》曰:“?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或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这些都是对于太极推  相似文献   

18.
张天绪 《武当》2012,(2):21-23
六、野马分鬃(一)目的武谚云:"家伙响,野马分鬃往里闯。""野马分鬃"也有叫"渴马奔槽"的,言其急切,展现的是奋勇向前,冲破一切阻拦,奔向既定目标的刚毅、果决之精神。此动目的是训练肩背、手肘、腰胯、腿脚步法相互协调,用挤、靠、架、发等手法近敌作战的战法,步态要稳,手脚要和,一定要做到"手到脚也到",若"脚到手不到"或"手到脚不到",则"接手定不妙",忌之。  相似文献   

19.
和有禄 《中华武术》2002,(12):30-30
和式太极拳为拳架、推手、散手三者合一,拳架与技击相一致,拳架为体,推手为用。走架行功中的要求推手中必须做到,如不贪不欠、守中用中、上下相随、明三节六合、轻灵圆活等,准手是技击的实践,推手的要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0.
马虹 《精武》2007,(4):24-25
1974年和1975年冬天,陈照奎老师都在郑州我师弟张志俊家内部传拳。教拳之余,就教推手。回忆起来,他当时传授的陈氏推手锻炼方法非常丰富,大体上有十种之多,如单推手(其中又分三种)、挽花、合步、顺步、大(?)、进一退一、进三退三、圆形推手、烂踩花、散推等。其中,圆形推手最令人感兴趣。后来,根据北京刘晚苍先生介绍,知道吴氏太极拳也有圆形推手。但将两者比较起来,其步法、手法、技法都不相同,陈氏所传圆形推手的实战价值尤为突出。今特将陈照奎先生所传授的圆形推手及其技击法,以图文加以介绍,以飨推手爱好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