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在《呐喊》,《彷徨》两个小说集中,深入描写了各种不同的妇女阶层。在众多的妇女形象中,最令人瞩目的是《祝福》、《伤逝》、《离婚》中刻划的祥林嫂、子君、爱姑这三个富于反抗性的妇女形象。在鲁迅描写的妇女形象中,受封建压迫之重,摧残之烈,莫过于《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从她身上,集中反映了旧中国千千万万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妇女的悲惨遭遇和命运。  相似文献   

2.
《祝福》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个集好女人、穷女人、苦女人于一身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虽然祥林嫂具有传统女性的种种优点,但却受到神权、族权、夫权的多重绞杀,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鲁迅通过这一形象,提出了劳动妇女出路的严肃命题。尽管鲁迅对此并未正面回答,而是从反面给人以警示:正确的妇女解放运动是劳动妇女的根本出路。这是《祝福》作为文学遗产的现实意义和永恒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孙犁同志,是一位擅长塑造普通劳动妇女形象的作家,活跃在他作品中的妇女形象,总是那么聪明、勇敢,光彩动人,惹人喜欢,给人留下美的回忆和联想。翻开孙犁同志的短篇小说兼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一群鲜明、生动的妇女形象就会跳入我们的眼帘:《荷花淀》里  相似文献   

4.
房小栋 《考试周刊》2013,(24):11-11
《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是我国古代传统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在诗篇中,她的形象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人生境况的不同,表现出了不同的形象特征。本文主要论述了她在恋爱、婚姻、弃妇这三个人生阶段中所表现出的不同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5.
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处于社会最低层,被压迫、被侮辱的农村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形象。借助这个形象作者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深刻揭露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提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了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元代伟大的戏曲作家关汉卿,一生创作了六十多种剧本。现在流传下来的有十八种,其中以妇女作为正面形象的就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金钱池》、《谢天香》、《拜月亭》、《调风月》、《四春园》等八种之多,塑造了众多的妇女典型形象。这些妇女形象人  相似文献   

7.
《所罗门之歌》是诺贝尔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文章将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分成三组加以评析,概括出黑人妇女在争取自身解放中的三种不同形象,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所勾画出的一幅黑人妇女由依附、顺从逐渐走向抗争、独立的生活全景图。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以后,在我国现代文学短篇小说中,出现了千姿百态、为数众多的劳动妇女形象。 柔石于一九二八年十月发表的《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一九二九年一月发表的《二月》、一九三零年发表的《为奴隶的母亲》都把揭示被侮辱、被损害、被摧残的劳动妇女的苦难命运作为作品的重要内容,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受摧残的妇  相似文献   

9.
在《祝福》中,鲁迅先生为了塑造祥林嫂这一封建社会里受压迫被剥削的下层劳动妇女的形象,曾三次对祥林嫂的肖像进行了集中描写,其中第二次和第三次描写都对其衣着有所交代,看似简单,却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第三册小说单元共有 8篇小说 ,均是名家名篇 ,长期以来 ,对这些名家名篇的理解似早已形成定论。如《祝福》的预习提示上说 :“它 (《祝福》)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项链》的教参上说 :“路瓦栽夫人这种虚荣心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把女性当成玩物造成的 ,它预示了路瓦栽夫人悲剧的必然性。”这些理解 ,无疑为我们把握小说人物 ,理解小说主题提供了参照 ,但久而久之 ,也形成了一种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 ,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宽 …  相似文献   

11.
裴秀丹 《考试周刊》2010,(55):27-28
祥林嫂是鲁迅的《祝福》中的女性形象,其形象的典型意义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妇女的经济枷锁和精神摧残.“暴露了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害”。我从以下几方面对祥林嫂的形象作评说。  相似文献   

12.
《大堰河——我的保姆》探美新疆/杨增尧《大堰河———我的保姆》究竟美在何处?细细咀嚼,不外乎三。一、人物形象———性格美。虽为抒情诗,但本诗选用了大量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细腻地塑造了一位受尽剥削和苦难的旧中国贫苦妇女的形象———大堰河,集中再现了劳动...  相似文献   

13.
谈祥林嫂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用“吃人”二字深刻地概括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放的本质;他的另一篇著名小说《祝福》,则用具体的形象反映了在封建制度下,农村劳动妇女祥林嫂被封建礼教所“吃”掉的活生生的现实。《狂人日记》提出了“救救孩子”的口号;《祝福》发出了救救祥林嫂的呼喊。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完全是一个被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摧残致死的妇女形象,她在遭受封建社会各种势力的迫害时,表现得十分愚昧和麻木。读了《狂人日记》,再去读《祝福》,就会发现这两篇小说的创作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杜甫笔下所塑造的劳动妇女形象、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从体裁、抒情方式、艺术结构等方面,具体论证了杜甫劳动妇女诗的思想、艺术特点,并从劳动妇女诗发生、发展的角度,揭示出杜甫这类诗歌所起的承前启后、创始拓新的重要作用,从而使我们对它有较全面的、深刻的、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乐府本西汉武帝所创立的掌管音乐的官署。魏晋后把所采集的歌辞也叫乐府或乐府诗。乐府诗有两种不同性质的作品:一种是民歌;另一种是文人的创作或拟作。《陌上桑》是前一种——采集的民歌之一。《陌上桑》是一首民间故事诗,一名《艳歌罗敷行》,汉乐府《相和曲》名。是汉朝相和歌古辞。叙述一个太守调戏采桑女子而遭到严词拒绝的情形。诗中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表现了劳动妇女坚贞不屈、刚正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诗中穿插对话,形象鲜明,描写也很生动。  相似文献   

16.
朱云 《文教资料》2006,(17):48-49
《雷雨》中的女性形象都极具艺术感染力,已经有相当多的评论文章试图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蘩漪、侍萍和四凤这三个女性形象。但几乎没人注意到在《雷雨》中还隐藏着一个悲剧女性,她是被人所遗忘的,但她的存在却是确实而又必须的,在她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妇女所背负的最悲惨的命运遭际。  相似文献   

17.
赵妍 《快乐阅读》2011,(18):188-189
关汉卿生活在封建统治极其黑暗的元代,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之一。他的杂剧作品大多反映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命运,表达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在《窦娥冤》中,作者就用饱含深情的如椽大笔,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性情温厚善良、贞节孝顺又坚强刚毅的窦娥形象。  相似文献   

18.
记得我高中阶段学习《项链》的时候,老师对其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作了这样的评价:她是一个有着强烈的虚荣心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代表形象。所以,在我们的印象中,爱慕虚荣就成了玛蒂尔德的代名词。如今重读《项链》,觉得小说主人公玛蒂尔德不仅仅是一个具有虚荣心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同时她也是一个具有诚实善良美德的劳动妇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谭易的一组短篇小说《商州色》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商州色》提出了“农村劳动妇女状况如何”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文章从“妇女婚姻自由权利被粗暴践踏”、“劳动妇女的命运常是别人手中的玩物”、“作品留下了商州劳动妇女奋斗不息的足迹”和“劳动妇女不仅是物质财富的伟大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伟大创造者”等四个方面,对《商州色》作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祝福》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劳动妇女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如何从审美的角度教《祝福》,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把握人物的形象及其意义呢?下面谈点粗浅见解: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是指审美主体在一定的审美态度的支配下对美的诸因素的直接把握,它是审美感受的第一心理要素,是进入审美经验的大门。作为审美客体的《祝福》是通过字、词、句构成完整的篇章来表达思想内容的;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要想了解文章塑造的悲剧人物形象──祥林嫂,就必须通过语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