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温州龙湾区"汤和信仰"是地方民间信仰中最具特殊性、典型性的个案之一.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材料,叙述了从"汤和信仰"到"汤和信俗"的产生、演变过程,分析了汤和信仰在历史上曾属于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的特点,阐释了汤和信仰申遗成功的背景、策略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闽台两地历史人文渊源深厚,相同的民间信仰在发展闽台两地的各项交流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漳台都有开漳圣王崇拜、保生大帝崇拜、关圣帝君崇拜等三个共同的民间信仰,针对这些民间信仰特点,可以从“打造文化品牌,加快发展以漳台民间信仰文化为重点的旅游业““加大漳台民间信仰文化的研究,积极开展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挖掘漳台民间信仰文化内涵,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组织‘寻根谒祖‘活动“等三个方面开发以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代江南地方家族与民间信仰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疏离.研究表明,地方家族的家庙宗祠往往和民间寺观结合在一起,互为奥援.而在更多情况下,因经济、文化等多重利益的存在,它们还会更深入地介入地方信仰之中,从而对江南民间信仰的发展产生特有的影响,而民间信仰的存在反过来也会对家族的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畲族民间信仰是畲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有助于揭示畲族社会运作机制。从信仰对象、信仰的地域性和信仰仪式及其功能等3个方面的畲族民间信仰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畲族民间信仰研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
浅析中国的民间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民间信仰,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沃壤之中,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它固有的本色.本文主要考察并研究了中国的民间信仰的概念、传播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时下闽台地区民间信仰颇为兴盛,闽台与中原民间信仰互动频繁.闽台民间供奉的神祇中,观音、关帝、土地公等传统民间信仰是从中原经过光州固始中转传播过去的."开漳圣王"、"开闽圣王"等本身就是"光州固始"移民.郑成功、施琅等是"光州固始"移民后裔.原产福建的众多神祇与"光州固始"移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进一步加强固始与闽台民间信仰互动对固始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妈祖信仰的形成,与佛道二教影响分不开.人们较多地关注她的平风息浪、海上保安的功能,很少关注妈祖信仰与民众社会生活的关系并基于此深入探究妈祖与巫道文化的密切联系.本文从民间文献、民间文学及田野调查道坛科仪资料着手,以文化人类学、民间宗教学的视野,对妈祖信仰形成的巫道背景、妈祖信仰与道教文学、妈祖信仰与巫道女神陈靖姑信仰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求对于妈祖信仰文化研究有新领域的掘进和发现,扩宽这一课题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民间山岳信仰很大程度上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不仅山神信仰与道教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民间的灵山崇拜也融入了许多道教服食养生、神仙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从早期道教神灵信仰、炼制丹药、法术等方面也可看出其对民间山岳信仰的吸收和发挥.  相似文献   

9.
汉代民间信仰分为皇帝、官僚贵族、百姓几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信仰形式.但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动、社会风气习俗的影响等,导致民间信仰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层级之间交融.神仙信仰在西汉中期以前还是限制在皇帝和宗室贵族间,此后在民间兴起并迅速传播.东汉以后.受到道教的影响开始发生转型.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羌族民间信仰的研究主要从人类学、宗教学、文学等层面展开,而从政治学层面探讨较少。摸清这个问题的研究脉络和动向,是形成羌族民间信仰政治学研究和推动实践的基础工作。采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对40年来羌族民间信仰价值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现代化问题,得出结论: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民间信仰的伦理治理展开;研究方法以经验研究和个案为主;研究路径停留在民间信仰的传统价值上。摸清现状后,创新性地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内容上,从"德治"走向"三治"融合;方法上,从"经验"走向"理论"建构,把民间信仰与乡村治理理论结合起来;路径上,从"传统"走向"现代",探索羌族农村治理过程中民间信仰现代化的具体路径。如果真的能够在上述方向上做出努力,对于羌族民间信仰价值理论的研究突破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