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先唐别集是我国古代别集的伟大开端,诸帝别集又是先唐别集的重要一支。有明以降,不少学者为自秦迄隋诸帝别集的整理作出了贡献,本文拟对诸帝别集整理情况略作考查。  相似文献   

2.
先唐诸帝别集是先唐别集的重要分支,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皇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先唐诸帝别集进行整理,于研究中国皇权文化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3.
流行的权威性辞书对“别集”所作的界定均不准确,这里重新作界定。《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所收书既不设细目,也不使用术语,缺少宏观驾驶性,这里对别集再进行两个层次的分类,并对每类分别作出界定,希望能引起统一学术术语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别集或自己编撰,以家存底本为材料来源;或他人编撰,则以网罗流传社会的散佚之作为主。别集的编次,或以文体分类,后世别集以此类为多;或按时间段落,这透露出作品编年的意味;或以事分类。别集最初归于目录书的"诗赋"类,"诗赋"单独立类是别集出现之最初原因;别集又是适应"文章流派渐广"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文学史意义在于,各体文章也可以立身扬名;别集的标志性文章是诗赋;杂文学观念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5.
全文首先参考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和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并对宋代可见的唐人诗文别集进行初步梳理。唐人诗文别集的流传不仅仅赖于宋人搜求汇集与整理,还依赖于宋人的出版传播。这种传播与宋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是紧密相连。从刻书的主体来看,宋代官刻、坊刻和私刻都刊行过唐人别集。从对唐人别集刊行的力度来看坊刻和私刻刊行力度是最大的,并对唐集传播影响最深。通过对有宋一朝官刻、坊刻和私刻刊行唐人别集的考察,从其版刻地我们不难看出唐集出版的地域特点,其刊行地谝布宋境,集中于当时浙江、福建、四川、江西等地。其流布之广,愈发展现唐人诗文别集对宋代文化发展的影响之深。  相似文献   

6.
明人对宋集的整理,是在元代图书典藏、刊刻的基础上进行的。明代公私对宋元遗籍的搜集和保存,应当说是相当重视的。明人整理宋人别集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对宋人别集的刊刻、抄录等方面。另外,在宋人别集的重辑、选编和注释上,明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本对建国五十年的唐五代别集的献整理与研究概观进行了述评。认为从总体上来讲,学术界对唐五代别集的整理研究成绩是显的,对促进唐代学研究有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诸多问题。前辈学者对其著录书提要的疏漏已多所纠正,而对存目书提要之讹误则补正较少。今对其集部别集类存目一(唐宋别集)的部分疏漏和讹误补正十五则。  相似文献   

9.
别集是宋词书册传播的主要媒介,对词在宋代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词别集一般部头不大,成本不高,出版商可以多册印刷,因此价格也比大部头的本集、总集便宜,这有利于词集在社会上的销售流通。别集在保存作品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很少会有遗漏,诸多词作都会赖此得以保存。但是相较于本集而言,单行本别集容易遗失。  相似文献   

10.
先唐时期,别集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直到西晋中期,别集编撰才进入名实相符的阶段。先唐别集的集名最初相对单纯,基本上都是在作家姓名后直接加上"集"字的方式,其中个别例外,只属于非主流现象。明以降所编撰的先唐别集集名,多以字、号、官爵等题名,名称不尽相同,却有区别的意义。经典分类的完善,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在"四分法"和"七分法"的交替使用中,别集在南朝梁代阮孝绪的《七录》中正式被分为单独一类,并因《隋书.经籍志》的广泛流传而影响深远。历代官、私书目著录的专门化,则提供了别集形成之后的一系列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11.
别集概说     
别集是收录个人的作品而成的诗文集。数量很多,周洪才《略谈“别集”》就《四库全书总目》《贩书偶记》《贩书偶记续编》三部书目著录的别集统计,共得别集6905部(包括无卷数或卷数不全的307部),共79790卷。《辞源》《辞海》都认为别集是与总集相对而言的。“集”字为会意字,意为“群鸟在木上”(《说文解字》),有集合之义。集部以文人文章的集合而区别于收录古圣先王经纶天下遗训的经部、记叙历代帝王将相言行政教的史部和才士们关于天下政教规划设计的子部。就“别”字立说,别集还有一种把个人从整体剥离出来、从常人提升上来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通过检阅多种总集、别集、方志、馆藏目录及目录学著作发现,《清人别集总目》所著录的少量文献失于查检,有必要进行订补。要之,有如下五个方面:撰人生平信息漏查漏考;撰人生平信息误考或需再考;撰人重要生平信息失考;别集著录失于查检;失收。  相似文献   

13.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存在一些明显错误。别集应当定义为别集是收录一人作品的集子,总集应当定义为总集是收录多人作品的集子。其中之作品既可是文学作品也可是非文学作品。选集是收录一人部分作品的集子,而全集是收录一人全部作品的集子,选集和全集属于别集,选集和全集与总集无关。  相似文献   

14.
陈尚君《汉唐文学与文献论考》存在一些明显错误。别集应当定义为“别集是收录一人作品的集子”,总集应当定义为“总集是收录多人作品的集子”。其中之作品既可是文学作品也可是非文学作品。选集是收录一人部分作品的集子,而全集是收录一人全部作品的集子,选集和全集属于别集,选集和全集与总集无关。  相似文献   

15.
论清代诗文集的类型、特征及文献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诗文集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其编刻、流传的方式,别集、总集的类型及文献价值与前代诗文集多有不同。同时,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看,别集和总集也具有较高的批评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柯愈春撰成《清人诗文集总目摘要》,著录存世的清人诗人诗文别集约二万家,成绩远远超过前人,使人们得以探测清人诗文别集全貌,为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线索和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17.
别集序的功用在于揭示文集之内涵,创作之宗旨,时人或后人对该文集之评鉴.通过研究有宋一代别集序,解读、归纳序作者关于诗文观念的阐释,可以理解宋人的诗文观念:强调"文以气为重";重视内在修养及学识的积累;主张"诗出于性情";主张"自然天成"的诗文风格等.  相似文献   

18.
某些清诗总集的序跋文字,总集本身有意无意造成脱漏,而散见于清人别集之中。对这些序跋文字进行补遗,可使有关总集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从《宋六十名家词》诸跋看毛晋的词学观雷虹毛晋,字子晋,明末江苏常熟人。好搜罗、刊刻古籍。在其所刻古籍中,《宋六十名家词提我国现序最早的宋词总集之一。他在刊刻此书时,对宋词别集随收随刻,他在每一家词别集后都有题跋,其中对陈亮的《龙川集》和吴文英的《梦窗...  相似文献   

20.
王绩是隋末唐初的著名文人,其文集最早以五卷本行世,元、明以来,五卷本的《王绩集》不见著录,多以三卷的删节本流传。文章就今国家图书馆馆藏善本王绩别集中序跋的整理作相关文学与文献学研究,管窥别集序跋在文学与文献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