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具有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中学生有一定的欣赏基础,只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不断探究、仔细品味,就可以进入优美动人、如梦似幻的意境中,获得美的享受。所以,欣赏诗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审美过程。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诵读吟咏、探究意象、品味语言、联想想象来学会欣赏诗歌。  相似文献   

2.
旧体诗有严格的格律,注重诗歌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而现代诗歌在感情抒发上则显得更加奔放。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诗歌”开展诗歌教学呢?一、诗歌教学从朗读中开始现代诗歌语言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先教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才能让学生品味到诗歌的语言,体验到诗的感情,从而领会到诗的意境。首先要读准字音和节奏。要求学生在语言层次上通读全诗。发音方面,吐字清晰,准确有力,应根据诗  相似文献   

3.
我执教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抓住现代诗歌的四个鲜明特点组织教学,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反复诵读,感受其音乐美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和韵律上,但这首诗则主要体现在节奏上。每句的节奏可按3个节拍处理,每个节拍可作一短暂停顿。这样,诵读时节奏感就可以体现出来。我先引导学生用竖线画出每句的节拍,然后组织诵读,要求读出节奏感。本诗的节拍划分如下:  相似文献   

4.
预初年级的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学习,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要想提高预初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领悟能力,引导他们掌握现代诗歌的诵读方法尤为重要。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到了一种通过四步诵读法提升学生对现代诗歌理解领悟能力的有效途径:示范朗读,感受诗歌;自主朗读,理解诗歌;美读吟咏,品味诗歌;熟读成诵,感悟诗歌。  相似文献   

5.
江孝礼 《家教世界》2012,(24):67-68
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对现代诗歌的诵读品味中,抓住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嚼"出词语的诗味,在学生心中呈现课文的思想美、情感美、意境美、人性美,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陶冶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本文以两个短小的案例加以剖析,以窥一斑。  相似文献   

6.
王昀 《语文天地》2016,(5):66-67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学生反复诵读文本,积累精彩语段。在诵读文本时,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探究涵义丰蕴的语段,认真揣摩作家运用语言的精妙,仔细品味语言的韵味,从而提升教学的魅力。我们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语言文字,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作者作品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一、在诵读中感受语言之美选入教材的课文,多是语言优美、感情动人的文章。教师在课堂上要极力凸显课文中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标当中明确强调要加强对学生的现代诗歌教学,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之美,使得学生在阅读和深层次的理解当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提升语感能力,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感染,使得学生能够打造一个完善的精神世界。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以及强化现代诗歌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育策略和指导方法来将学生带入到诗歌世界当中,品味诗歌之美和美妙意境。本文将  相似文献   

8.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现代诗歌教学的的重点在于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歌中所体现来的美,体会诗中意象所显现出来的意境,体验诗中所寄托的情感。本文试通过诵读——品味——体验几个层面来谈谈现代诗歌教学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9.
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领悟作品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从而提高语文能力。文章作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推敲、想象填补、涵泳诵读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以上方法进行品味语言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理解语言的钥匙.使学生通过感受语言,接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在语言中感受人文之美、母语之美。  相似文献   

10.
优美的诗篇都是以丰富的意象营造出深邃的意境,借助凝练语言的表达,展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走近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诗歌的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诵读、创设情境、多元解读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去体会新诗的审美特征,使学生乐于走近新诗,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1.
《雨说》     
【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教学重点】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3.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4.探究学习法。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诵读体味音乐美古代诗歌具有音乐美,它节奏感很强,朗朗上口,韵律协调,特别适合诵读。学生通过诵读可以培养语感,刺激感官,进而对古诗词学习产生兴趣。1.设置不同的诵读形式在古诗词的教学设计中,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活动,接近文本,去反复诵读感悟,比如个人自由读、学生示范读,教师示范读、听录音读、两人对读,教师个人读等,在读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贯穿始终,使学生每次读后有新的感悟和体会,从而达到理解  相似文献   

13.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精心优化"美读诗歌"的环节,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情感美;精心优化"悟"的环节,鼓励学生有独特的感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的语言,从写作技巧、修辞方法、重点字词方面品析其中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14.
高中阶段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诗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诗歌鉴赏,提高自己的审美体验,是广大教师应当关注的要点。教师要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并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情怀;要让学生利用知人论世的方式体会诗人的生平,感受诗歌的风格;要指导学生学习推敲诗歌词句,尝试以诗解诗。  相似文献   

15.
诗歌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引导他们充分地诵读,以品味语言、领悟情感;抓住诗的意象,以领悟诗的内涵;发挥想像,以填补"空白";扩展延伸,通过比较,以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教学倡导以读为主,鼓励学生在读中品味感悟。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朗读训练点的确立,要引领学生关注诵读技巧,聚焦诗词意象,抓住诗眼和作者背景来品读,以使学生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之美、画面之美、情韵之美、意蕴之美,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诵读,品味诗歌的韵律美;运用情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联系生活,尝试诗歌的创造美。从而,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了古诗词带给自己的成功感和乐趣。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具有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当你反复把玩,仔细体味时,即可进入优美动人,如梦似幻的意境中,获得美的享受。因此,诗歌的学习过程是一次审美过程。这个过程是要通过多层面的诵读、诗歌语言的品味及诗歌意境的联想想象等来实现的。首先,多层面的诵读。《苏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要想感知诗中形象,理解诗的内容,领悟诗中情感,诵读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诗歌形式自由,韵律灵活,其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总能打动读者的心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并鉴赏诗歌,感悟现代诗歌之美,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引导学生鉴赏现代诗歌,不仅要反复诵读,且要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情感,分析语言和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2.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美和形式美。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教学重点】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展示照片、画面、配乐朗诵等手段,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