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态转换是国际商务合同翻译过程中一个常见现象,而语言视角的单一介入不仅难以有效实现合同文本的意思表示,还容易引发潜在的法律风险。以商务合同的法律风险规避为切入视角,阐述语态转换在被动结构与语篇连贯性两个层面的多维表征,同时探讨性地提出相应的翻译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从大量的实例着手,比较了英汉两种比较结构的差异,指出英语比较结构在汉译时可以转换成汉语的其它句式,从而使译文通顺、准确、流畅。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49):84-85
商务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措词简明、精准而明确。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运用大量典型实例,探讨商务合同汉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以医药产业领域的某战略联盟合同为研究个案,结合目的论的三个基本原则,分析了国际商务合同的翻译要求,探讨了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策略,指出目的原则是国际商务合同翻译的指导准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有利于实现合同译语文本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合同当事人的权益,必须提高英语商务合同的汉译质量。注重并发挥译文的文体意义是提高合同汉译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从文体学角度阐述了商务合同的文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专业术语"、"情态动词"、"近义词并列"、"书卷词"、"古语词和外来词"和"长句"等方面。根据合同的文体特征,提出商务合同汉译的"准确"、"规范"和"严谨"三项原则以及相应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6.
蒋娟 《海外英语》2012,(22):154-156
20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家弗米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该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以译者的目的为切入点,以国际商务合同汉译中的一些现象为例,旨在为国际商务合同汉译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语域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商务合同语域独特性,汉英商务合同的语言共性与个性,以及汉英读者对合同文本的接受性,阐释了商务合同语域汉英转换的语言特点,从语言学的角度探索了在商务合同翻译中如何容载文化信息的意义转换,凸显合同的规范性,体现法律的公正性以及提高读者的文化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商务合同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其文体特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普通英语的不同.深入研究商务合同英语的文体特征,重视商务合同英语文体特征的特殊性,有助于译者在从事商务合同英语的汉译过程中准确理解和把握商务合同英语的原文信息,进而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做到有的放矢,更进一步推动跨文化商务活动深层次的有效开展,在翻译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国际商务合同汉译英时经常碰到如何选择同义词的问题,正确选择同义词关系到能否准确规范、严谨、通顺地译出商务合同。本分别从单词的内涵、表示的义务关系、句法的要求及合同的体四个方面人手,举例说明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正确选择同义词。  相似文献   

11.
商务合同英语与普通英语相比,有其特殊性,这一点在词汇层面表现得特别突出。通过探讨商务合同英语词汇的七大特征——正式用语的使用、情态动词的使用、数词的使用、古体词的使用、专业术语的使用、成对词的使用及具有法律意义的普通词语的使用以及每类词的翻译方法,旨在更好地指导商务合同的写作和翻译,使商务活动更加有效地展开。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和汉语这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字词语。数字词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的民族形成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这些数字词语由于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经济生活和认知思维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人类运用认知能力对语言成分进行编码,经过语言编码,语言表达者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一种具有语言结构的信息,通过口语或书面语形式传达给对方,语言理解者依据一定的句法关系,建立句子结构,构造相应的命题,作进一步的理解,找到句子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语言理解者要对语言进行主观能动的合理分类,构造句子成分,去同构句子的深层意义,从而达到对句子的理解.由于英汉民族受已有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必然会造成句法规则和句子结构的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被动意义表达方式的差异,汉语常用主动式,英语常用被动式。在教学中要善于总结,找出规律,译出符合英语或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来。  相似文献   

15.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被动意义表达方式的差异,汉语常用主动式,英语常用被动式。在教学中要善于总结,找出规律,译出符合英语或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来。  相似文献   

16.
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结构和感知器官,面对客观世界时必然会产生相似的认知心理.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句式的产生基于一定的认知机理,总体普同的认知心理是人类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前提,是不同语言间进行翻译的深层动因.原型范畴理论为英汉句式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修饰语语序,揭示了该语序差异。笔者在对比英汉民族不同思维模式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图形——背景理论进行了分析。可见,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图形-背景感知倾向是该语序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邱大平 《培训与研究》2009,26(11):24-25
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修饰语语序,揭示了该语序差异。笔者在对比英汉民族不同思维模式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图形——背景理论进行了分析。可见,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图形-背景感知倾向是该语序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而在运用却有所不同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在英译汉时必须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尽最大可能译出原文的被动含义。  相似文献   

20.
在涉外商务活动中,英汉信函往来是最普遍、最重要的交际形式之一。但英汉语言属不同语系,同一语域内,其各自的词汇、司法的体现形式却不尽相同。文章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和语用学理论的礼貌原则,从词汇和语法二个方面对收集来的英汉商务信函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二种语言的话体风格,有利于快速提高英汉商务信函的阅读、译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