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称谓语的泛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汉语称谓语分为三个系统:亲属称谓语系统、社会称谓语系统和代词称谓语系统,它们都分别有泛化现象。本试析这三个系统内的泛化现象、使用的策略以及遵循的语用原则,并阐述汉语称谓语与礼貌问题的关系。中研究的是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2.
语言现象和语义内涵,往往直接或间接地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透过汉语词汇层面,可以窥见汉民族的文化状况和词汇的文化渊源。如何称呼他人,体现出家族亲属关系和社会交际关系,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色彩。总体上讲,汉语的称谓语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亲属称谓语系统,另一个是社会称谓语系统,本文主要从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个方面来论述汉语称谓语的民族文化色彩义。  相似文献   

3.
汉语称谓语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得体地使用称谓语是成功交际和语言文明的重要标志,零称谓作为汉语称谓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主要探讨了称谓语中存在的"零称谓"的现象,并对这种现象存在的场合以及存在这种"零称谓"现象的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使用汉语、缅语、英语的不同民族,由于亲属制度的不同,亲属称谓的体系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差异。将对汉缅英三种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语构成系统进行初步的对比分析,以示三种语言中亲属称谓语间的共性特点和差异,为学习汉语、缅语及英语的学习者和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亲属称谓语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他亲属称谓语则是亲属称谓语中比较独特的构成部分,庆阳方言从他亲属称谓语呈现出浓郁的地域色彩。主要探析庆阳方言从他亲属称谓语的类型、特点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6.
汉语和越南语都有丰富的称谓系统,二者同属汉藏语系,有异有同,相异之处对越南学生习得汉语称谓语造成阻碍。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越南学生的汉语教学中,对汉越称谓语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中越两国相似却又各不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经济因素及传统思想等角度探究其原因,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称谓语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汉越对比分析,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准确性。所以在对越汉语教学中应以汉越称谓语的对比分析为基础,以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为目标,引导学生把握汉语称谓语的特性及语用功能,最终提高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的实际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称谓语的翻译为素材,对比了汉语和英语不同的语义特点以及因此而在称谓语的使用方面形成的鲜明个性,从而探讨造成称谓语翻译困难重重的根源。文章从称谓语变迁、礼貌标记、称谓语的使用3个方面进行阐述,得出在翻译时要区别对待汉英两种语言的称谓语,并要充分考虑其社交意义以便对等传达其实际含义。  相似文献   

8.
亲属称谓语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宋书》中的亲属称谓语作为研究对象,对该书中的亲属称谓语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并把亲属称谓按父系、母系、夫系、妻系来分析,发现《宋书》的亲属称谓语含量丰富且多样化。它反映了中古汉语单音词向复音词转化过渡时期单音词复音词并存、主用单音词的特点,同时部分亲属称谓语还保留了上古汉语亲属称谓"小辈不分性别"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性别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异形式.本文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学生的称谓语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试图探求称谓语使用中体现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当代男女大学生的称谓语使用同中有异,称谓语的不同选择折射出性别差异对大学生心理因素、价值取向的影响.称谓语的性别差异研究为汉语称谓语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角度的补充,并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社会发展中称谓语使用出现的新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出发,分析了留学生在使用汉语称谓语过程中产生的语用失误的类型及其原因,以期对对外汉语语用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称谓语是指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用于称呼受话人而使用的人称指示语.称谓语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的称谓语数量和指称也不尽相同.称谓语主要可以分成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大类;汉语中各种称谓名目繁多,而英语称谓则数量较少.中英称谓语的巨大差异是中英文化在语言层面上对社会等级权势、宗法观念、血缘亲缘关系及个体社会地位的投影与折射.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英称谓语的比较对中西社会等级制度、宗法观念、性别差异、血缘姻缘的渗透及其价值取向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了解汉语词汇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有利于把握汉语词汇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文章主要从称谓语、颜色词、动物词、植物词、数词等方面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称谓语是指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用于称呼受话人而使用的人称指示语。东晋干宝撰写的《搜神记》是一部志怪小说,对研究汉语词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本文对《搜神记》称谓语的进行研究探析。  相似文献   

14.
廖利华 《英语辅导》2010,(2):130-134
本文从不同角度探究英汉礼貌语的异同,以期指导人们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礼貌语的不同之处,经分析发现差异主要体现在四方面:英汉语中使用称谓语具有不同的习惯;英汉语中称赞行为及回应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策略;英汉语中对他人表示感谢具有不同的方式;英汉语中语言忌讳具有不同的社会规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称谓语与称呼语内涵的阐释,分析了现代汉语中夫妻称谓语、称呼语的关系,进而探讨了现代汉语中的夫妻称谓语、称呼语与古代汉语及现代英语中夫妻称谓语和称呼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中的称谓语从形式上来说是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过渡的连续统。这种形式上的简繁往往对应着说话者对听话者尊敬程度的高低。汉语中迂回式称谓语很有特点,指称功能不限于一种,分析其结构特点、语用功能以及背后的文化规约有助于加深对汉语称谓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社交称谓体现了不同国家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思想观念,汉韩之间自古以来就是往来密切,通过对汉韩语社交称谓的研究能够有效的促进汉韩社会文化的对比研究,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本文通过辨析汉语社交称谓和韩语社交称谓的内涵,进而探讨汉韩语社交称谓的具体分类。在汉韩语姓名称谓语对比、职业/职衔称谓语对比、通称称谓语对比、拟亲属称谓语对比以及零称谓语对比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称谓语在日常交际中普遍使用,恰当地使用称谓语是交际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汉语称谓系统的多样化和多变性是产生称谓变异的主要动因。称谓变异的主要表现方式包括自称变异、对称变异和叙称变异等。此类称谓变异的语用机理可以在语用顺应论框架内得到进一步的描述和阐释。了解汉语称谓的变异性问题有助于我们准确和恰当地运用称谓语,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最终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称谓语丰富多彩,对其进行研究,对于了解明代称谓和明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认为《金瓶梅》称谓语的特点主要有:一、趋亲性;二、变异性;三、等级性。透过这些特点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其问折射出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亲属称谓语自称现象是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但国内语言学界关注的不是太多。在曹禺的剧本中,人物的亲属称谓语自称多达130例。以这些例子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和功能出发,讨论了亲属称谓语自称的三大语义类别和三大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