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本文以汉日新词中的外来语、委婉语、缩略语为切入点管窥两种语言背后隐藏的不同的文化心理。通过对比有助于人们了解新时期下两国文化心理的差异,也为汉日词汇习得、翻译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在感谢语的使用问题上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由于语言及文化的各自特点,中日感谢语逐渐各成体系.文章基于语料以汉日感谢语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形式、功能、情境的角度来探讨汉语感谢语特点,进而明确对日本留学生汉语感谢语教学的重难点,并以语言的对比为基础,提出全面按照汉语感谢语使用特点对日本留学生汉语感谢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在各自长期的文化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鬼"文化和各自对"鬼"的认识见解。反映在语言上,"鬼"形象在汉日谚语中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本文旨在整理和分析汉日谚语中"鬼"形象的异同,并对中日两国的文化内涵作阐述。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日两国文化不同,特别是近代化的过程不同,使得汉日外来语各具特点。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汉日外来语的构成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差别,试图挖掘出其中的语言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的“忠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国生  马大森 《文教资料》2005,(36):102-104
导致硬译、死译等现象出现的原因是译者对翻译忠实的片面的理解,忠实的翻译不应是语言形式的等值转换,而应是用译入语去体现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合格的译者在掌握两种语言的同时必须对其所负载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熟知两种文化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符合译入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语言形式去体现两种文化的差异性才算是做到了翻译的忠实.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翻译的可能性,建立在文化的共性上,那么翻译的局限性,则建立在文化的个性上。故之,翻译过程中译者所面对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差异随处可见;而对其各自语性的关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健的语言个性理论或许是认识译出语与译入语之差异并超越这种差异的真正钥匙。该理论的基本精神是:语言各有其不同的个性,这种个性对每种语言特色的形成关系极大;写作与翻译,尤其是后者,不注意这事便会造成不佳的译作。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摸准吃透译入语与译出语各自的语言个性,努力寻求双方语性的最佳融合点和最好的结合形式,在充分尊重原文表达形式的前提下,将所译的东西,从内容到形式以至风格,尽可能完美地融入译入语中,并以它为中心。  相似文献   

7.
语言之间的共同点远远超过不同点 ,所以语际翻译是可能的 ,语言之间存在的可译性 ,成为翻译理论的基础。但是 ,这并不排除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语言的差异性造成翻译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体现在文化的差异、词的差异、“信”与“顺”难以兼顾以及特殊辞格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译入语语境是原语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移植到译语以后新的生存环境。译入语语境对翻译起着明显的制约作用。其具体表现为对原语语言和文化信息的阻塞和过滤,导致翻译中不可译现象、文化信息丢失、文化信息调整等现象的产生。正是译入语语境对翻译的这些制约作用.导致了各种翻译技巧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文化交流频繁,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虽然都使用汉字,却又有微妙的差异。两国汉字词中,有不少由相同汉字构成但字序相反的词,国内语言学界将这类词称为"同素反序词",而日本则称其为"镜像语"。本文拟对汉日同素反序词进行分类,对其词义进行对比分析,并阐述产生的原因,以便日语学习者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同素反序词。  相似文献   

10.
鲍辉 《林区教学》2014,(4):53-54
称呼语是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日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其称呼语的使用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在中日异文化交流中称呼语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中日称呼语使用的异同能够反映出汉日两个不同民族在不同文化影响下语言所体现出的变化。因此主要从亲属称呼语,夫妻称呼语以及社会称呼语这几个方面来比较其异同,并从中分析不同文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王亮 《华章》2013,(22)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在历史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很深的关系,语言也不例外。众所周知,日语当中有很多汉字,并且中日两国文字中也有很多互相借用的词汇,所以中日两国的语言中也就产生了很多同形语。从整体上来看,同形语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同形同意语,另外一个是同形异意语。中日同形语是中日语言比较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语言学者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中日同形语的存在,特别是同形异意语,让很多日语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容易望文生义,产生混淆。本论文从同形语翻译的角度出发,对中日同形语的意思以及用法上的差异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探究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同形语的注意点,如何更好的把握中日同形语。  相似文献   

12.
邱玉冰 《文教资料》2008,(12):47-49
由于语言的特点和文化的差异,汉英标示语无论在词语涵义还是句式结构和语气方面都各有不同,因此,汉语标示语英译必须考虑中英不同文化中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的差异、以及不同文化对言语行为策略的选择差异.  相似文献   

13.
委婉语作为特殊的语言交际艺术,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桥梁。把握委婉语语义的隐喻认知,了解汉日委婉语隐喻要避开的并非语言符号本身,而是与之相关联的直接语义。考察汉日委婉语隐喻在纵向历时和横向共识含蓄表达的延续与演变,窥视汉日语言发展的间接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分析委婉语交际理念,将汉日委婉语隐喻从传统的语言结构导向动态、多元的认知领域,优化语言生态系统,使汉日语言吐故纳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日语的词汇来看,现代日语中仍然保留着许多汉字及汉语词汇,而且许多词汇除发音与现代汉语不同外,字形却相近或相同,我们就把汉日语言中这些词汇称为中日同形语.中日同形语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互动的产物.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词汇,虽然都使用了汉字,但是这些汉字用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必定也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5.
汉语和日语都使用汉字,这是反序词形成的一大前提。通过对汉日之间存在的反序词从词义及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为汉日同形词及日语汉字词的研究起到一定参考作用,并有利于促进中日两国语言的准确传达与交流;对两国语言教育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小丽 《现代语文》2014,(4):143-146
中国关于《红楼梦》翻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关于非礼貌语翻译及日译本的研究的论文目前尚未见到。本文运用文化图式中的原型-模型翻译理论,指出由于文化的差异性,汉英文化图式可译性的实现途径与汉日文化图式可译性的实现途径存在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红楼梦》日译本中非礼貌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语言中都存在着外来语。汉日外来语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就日汉外来语进行比较,发现两点不同:汉日外来语吸收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汉语外来语倾向于意译,日语外来语则使用音译;在汉日外来语的本土化(即汉化和日化)上存在着不同。  相似文献   

18.
董丽娜 《海外英语》2012,(24):145-146,149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句法、文化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译者在英译汉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以下几对矛盾:理解与表达、忠实与通顺、直译与意译、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以及靠近源语与靠近译入语。  相似文献   

19.
对于翻译的可行性问题已经有过许多研究了。有的人对于翻译是否可行,抱有疑问。其实,两千年前翻译就已经存在,直到今天,翻译仍在继续。根据这个事实,我们应该能得出这一结论:翻译是可行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翻译都是可行的。也就是说,翻译是有局限性的。对于翻译的局限性这个问题,从中英对译的角度,或者从日英对译的角度进行论述的有很多,但是,从中日对译的角度进行论述的却非常少。因此,本文打算从翻译局限性的主要原因来考察翻译的局限性。翻译局限性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国与国之间的现实世界的差异。第二,思维方式引起的表达现实世界的语言手段的差异。第三,国家间的交流不足。本文证明了在翻译时,语言的局限性和文化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希望这对翻译局限性研究、以及对中日对译的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随着信息化、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公示语翻译在展现国家面貌、宣传民族文化、发展国际关系等方面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国公共领域的日文译写不规范、不得体,甚至错译、误译等现象触目皆是,严重影响我国公共领域的整体服务水平与国际形象。日文标识不规范的问题亟待解决。交际翻译理论对公示语翻译具有一定的启示,公示语日译应从中日公示语语言特征及中日两国文化差异入手,遵循读者导向、简洁、相对等效三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