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茉莉香片》发表于1943年7月10日的《杂志》第十一卷第4期,正是《沉香屑:第一炉香》第三部分在《紫罗兰》月刊连载刊出的时候。而《沉香屑:第二炉香》的转载发表,已经是九月份的事情了。这说明,《茉莉香片》很可能是与一、二炉香同时写成的。所以按照发表时间,它是张爱玲写给上海人看的第二则“香港传奇”。  相似文献   

2.
《读写月报》2022,(35):44-45
<正>1.剧情梗概秋日温暖的傍晚,父亲带着女儿一起骑单车。他们穿过林间小路,骑过草地,骑上高坡,来到平静的湖边。父亲抱抱女儿,登上了小船。女儿在湖边静静地等待,等到船在视线里变模糊,等到太阳就要落山。父亲迟迟不归,女儿一个人骑着小小的脚踏车回去了。从那以后,女儿每天都来湖边等候,她一个人骑着单车来来回回,  相似文献   

3.
动画电影的冲击力与视觉形式和声音剪辑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有效地利用镜头中的构成形式美,结合背景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剪辑,来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式。在《父与女》的短篇表现中,通篇运用近似于水墨淡彩的剪影进行形体表现,加强对比,使画面主体物形象鲜明,简单的剪影造型和水墨淡彩的画面成为父女感情表现的载体,完成角色表现和场景绘制,叙事空间关系上剪辑得纯净而直接,与背景音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初一语文课本《寓言三则·塞翁失马》篇中,“父”字在全文中出现了四次,前三次的意义相同。但从发表的文章看,众说不一,有的将“父”字释为“父亲”,有的把“父”字解为“老头”。究竟哪种较适当呢?(第四  相似文献   

5.
小编格桑花推荐的动画短片—— 《父与女》是由荷兰动画导演迈克尔·度德威特执导的一部动画短片,该片于2001年获得第73届奥斯卡奖最佳动画短片奖,第54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短片内容—— 故事开篇,父亲同女儿骑着单车穿行在郊外,如每一个平凡而快乐的日常.然而,一次莫名的告别出现了.父亲划着小船驶向茫茫大海(大海象征着生命的终点),在最后离开前,他不舍地回头,和女儿拥抱告别.  相似文献   

6.
《黄帝四经》中的"理"与"道"联系紧密,二者之间有着顺畅的沟通渠道,将"理"与"道"对勘,方显"道、理"之同异以及理之内涵、理之层次及理之意义。"理"有"天理"之意,这与作为"本原、本始"的终极之道相当。"道、理"有别,疏密不同,道若"为一、为总",则理"为多、为分"。道生法,法者,由道而出,但"道"必须经过现实的下落过程,外化"道"、承担"道"各种实际功能者为"理"。理为现实中法的依据与规范性标准,由理到法,便有"法度、刑名"清晰化之要求,而一旦"刑名法度"规范化、清晰化,紧接着便是"循名责实"之需要。然而,不是任何人都能承担起"循名责实"之重任,因而"顺道、执道与体道者"便成了最终有资格充当"循名责实"之主体。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着眼史迹,自唐玄奘西行取经,衍出奇异险历。凭吴承恩巧手,直捣虚实、神怪之间,致其人物鲜活,情节精采,妇孺皆知,世上传译不绝。西游故事寓三教于一,前朝多评记系于丹术,近代侧重佛释,亦有不宜取自三教立场之说,但以此为论者,竟成世趋,当中,关于《西游记》中《心经》之探析,也渐获重视。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以心为人之本,认为人的一切思想情感皆源于心。《诗经》正是这种认识的源头反映,《诗经》中有大量的关心“心”的描写,展示了各种类型,各种状态的“心”,手法多样,表现细腻,充分显示了《 诗经》的作者深邃的心理洞察力,并体现了较高的艺术表达能力,为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持续多日做“气包子”最近的我,特别爱生气,成了家里的“气包子”。吃饭啦,说话啦,睡觉啦……什么事都可以惹我生气。只要稍不如意,就大喊大叫,哭闹不止。爸爸已经苦口婆心多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是希望我能讲清楚事由,让我明白哭闹、发脾气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农奴制改革与《父与子》创作1861年农奴制改革前后,新旧历史阶段交替,俄国社会动荡不安,急剧变革,处于何去何从的大转折时期。围绕如何看待农奴制改革的重大原则问题,革命民主主义者和贵族自由主义者壁垒分明,针锋相对,唇枪舌战,激烈较量。原为昔日反封建同盟军的自由主义派,完全站到沙皇专制制度一边,极力为农奴制改革涂脂抹粉,沦为反动统治阶级的帮凶、解放运动的敌人。革命民主主义派则高举反农奴制的旗帜,愤怒抨击农奴制改革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认为只有农民革命才能使广大群众获得土地和自由,为  相似文献   

11.
傅培淼 《考试周刊》2012,(35):22-23
《呼啸山庄》描写了一个悲剧爱情故事,悲剧的根源是人的世俗观念,即人的等级观念使希斯克利夫备受辛德雷的压迫,使凯瑟琳背叛了自己的自然情感嫁给了埃德加,而这正是导致希斯克利夫人性扭曲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小说中的爱与恨,并且解析了这一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宣讲了大量的佛教义理,《心经》内容又占有较大的比重,作品不仅全文引用了《心经》并在作品中多次提及,且师徒间以之为谈资,相互勘验对方的佛学修为,作品对《心经》部分原文一再引用,对《心经》义理一再发挥和阐释,化《心经》名相为人物形象,在《心经》空观的影响下,作品穿插了大量谈空的诗句,主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心经》的崇爱,而且大大增加了作品的佛学美感,也拼成了作品宗教内容的万花筒。  相似文献   

13.
《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与凯塞琳的爱情悲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之深,恨之切,当爱遭到背叛,狂热的爱变成无边的恨.他们为爱而生,却因爱成恨,为爱而死.本文就《呼啸山庄》中体现的爱恨交织的爱情悲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张文静 《考试周刊》2010,(40):30-30
《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与凯塞琳的爱情悲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之深,恨之切,当爱遭到背叛,狂热的爱变成无边的恨。他们为爱而生,却因爱成恨,为爱而死。本文就《呼啸山庄》中体现的爱恨.交织的爱情悲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张抗抗的长篇小说新作《作女》,具有自觉的女性意识,通过卓尔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在商业社会背景下新女性的成长和她们的生存状态、精神追求。“作女”在今天具有代表性,是城市女性不同于往日女性的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比较中国女作家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和美国女主家凯特·肖邦的《觉醒》中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她们扮演着冲出时代樊笼的女性先驱角色,探究她们在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中相似的觉醒和孤军奋斗历程,由最初的矛盾冲突、挣扎反抗到最后失败而终得出一些规律,以此给追求自身解放的新世纪的现代女性以启迪。  相似文献   

17.
《尔雅》中称为“考”,《战国策》中称为“公”,《列子》中称为“家公”,《史记》中称为“翁”,《韩诗外传》、隋朝《回纥传》中称为“先生”,《晋书》中称为“大人”,《北史》中称为“郎”,《北齐书》中称为“兄兄”,《旧唐书》中称为“哥”,《周易》中称为“严君”,魏晋六朝时称为“尊”,闽俗称为“郎罷(ba)”,关东称为“罷罷”,吴俗称为“老相”,又称为“爷爷”或“阿伯”,北方称为“老子”,江州称为“大老”。  相似文献   

18.
《离骚》中"求女"一节从古至今纷争不断,关于"求女"寓意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现实寓意和虚幻寓意两大派,现实寓意中的"求君"一说与其他诸说相比,更加符合"求女"的思想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19.
虫虫发言戴漓力同学的《铃儿响叮当》去年甫一出世,便搅得“江湖”(书侠们的江湖)翻涌激荡。正青春年少、血气方刚的少年书侠们,好像找到了梦中的自己,顿时情不自禁,手把此书,狂读狂舞。要从其中学些“武林秘籍”———创造那个少男少女武侠世界时的非凡想像力,启迪自己写作的才情与智慧;要从其中饱览人世间的爱恨情仇,寻找痛快淋漓的热血青春;要从其中(大约是从戴漓力本人身上)取得勇气,自己也写出一部惊世之作……好吧,那就各取所需吧。心向往之的东西不同,所得也一定不同。少年朋友正处于“爱恨情仇”悄悄萌动与滋生的时候,这些感情是淡淡的、朦胧的,似有似无。不过,我真不希望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过分地沉溺于这些感情,戴漓力笔下的爱恨情仇可供我们欣赏、讨论、参照,从中感受那逼人的青春气息,而时代毕竟是不一样的。清风明月,理智成才,这样才更适合我们。好了,让我们看一看你们的同龄人对爱恨情仇的感知,再看看戴漓力学姐说给你们的话,虫虫就退居幕后,不多插话了,免得打扰你们的交流。谢谢———  相似文献   

20.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其内容同前三部小说一样,围绕着华裔母女几代人的困境与心路历程展开。本文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来分析文中“沉默”这一主题,并突出作者利用书写打破“沉默”之枷,为华裔女性重获话语权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