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笔者读到河南省一所学校校长的一篇博客文章《我们到底要怎样评课?》,感受颇深. 这位校长在文章中谈到他在其担任顾问的学校指导教学工作时遇到的一件事:听完一个班的语文课,课讲得一般;当他询问什么时间评课时,组织者回答说,不再组织统一评课了,改在QQ群里进行.而这位校长不赞成在QQ上评课,他认为:"评课与听课一样重要,甚至评课比听课更重要";"评课不是单单评给授课人听的,而是一次所有听课教师共同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教育智慧、交流教学技巧的活动";"评课的过程就是教师共同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做父母的经常会这样抱怨:现在的孩子真难管,管得太多了不行,不管更不行。我认为孩子尤其是幼儿,还不懂得事物的利害关系,所以做父母的必须管,但这种管不是“堵”而是“导”。儿子总想去摸亮着的电灯泡,我告诉过他,会烫手的,儿子不是记不住我的话,而是不太相信。那一次,我没有阻止他,儿子的手被烫了一下,他大  相似文献   

3.
西餐厨子     
马校长一度认为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是失败的。她说,她从来没有体验过儿子考上好学校的快乐。一个白白净净的小帅哥,头上扎着一条小碎花三角巾,脑后一条小马尾辫,戴着眼镜,手上端着一碟五彩缤纷的水果沙拉,做递过来的姿势。旁白是:"妈妈,喜欢吗?等我回国的时候做给你吃!"这是马校长博客里的一张照片,是她的儿子从意大利发来的。马校长说:"我儿子在意大利,不过他不是读硕士也  相似文献   

4.
正本学期初开始,校长就从六年级开始依次进班听课半天,这样的活动是一次校长了解班级的机会,也是一个学生展示自我、老师展现风采的时机。预谋本周,校长听课的步伐终于快轮到我们班了。这天上午校长坐镇隔壁班半天,"大人物"驾到啦,孩子们充满好奇,但只是胆怯地在隔壁教室窗户外张望。到了课间,我故作神秘地问学生:"今天走廊上发现谁啦?"孩子们说:"是校长!"个别孩子还急着补充:"校长在三班听课呢。"我赶紧顺着说下去:"那你们想不想让校长也来咱们班  相似文献   

5.
笔者有两位同学,都是学校的校长,姑且称他们为甲校长和乙校长。他们不同的教学管理方法,使我感慨万分。甲校长是市重点高中的校长。我好几次去找他想共叙友情,可总是不能谋面。办公室的人告诉我,他去听课了。好不容易遇见他,问起听课一事,他说,只有去班级走走,进课堂听听,才能真实了解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才能使自己的指导、组织和管理有发言权有针对性啊。我问他一学期大约听了多少节课。“大概有100节吧。”我不禁肃然起敬。乙校长是乡镇初中的校长。年底前我去看他,只见办公桌上摊开着备课本,他认真地在本子上记着什么。我问他,他诡…  相似文献   

6.
这天下午,儿子放学回到家,一进门,就兴冲冲地告诉我,他的自然课老师又为他们布置了一项新作业。仅仅两个星期之前,我还会因为儿子的这类作业而觉得特别烦恼。因为每次儿子向我宣布新作业,就意味着,那项作业是他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我带着他来完成。他的自然课老师布置这类作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比如,他上次布置的是:"鸟  相似文献   

7.
上海名校长刘京海先生说过,"领导的主要任务不是发明,而是发现。校长不是想出一套办法要求教师做,而是到教师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先进因素,使之系统化、自觉化。"本文论述了赏识与激励是师生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养育态度:做孩子的引导者廖瑞文(▲职业市场部经理儿子4岁)有一次儿子玩球,球滚到床底下去了,他用手够不到。我没有帮他,而是启发他:“你能不能让手变长?”他想了一会儿,找了把尺把球“赶”出来了。儿子虽然还小,但我总是不忘在生活小事中引导他,遇到困难首先要自己想办法。最近儿子要学溜旱冰,我马上支持他,同时向他提出要求:“溜得水平差些没关系,但必须学会。”对孩子不能强制,应该让他满足兴趣,并提出你的要求,达到了就行。我对儿子采取的是“放养”式教育,但我会给他一个规定的范围。我对儿子的惩罚是一把椅子。他犯了错误,我就把他抱…  相似文献   

9.
谈如何听课     
听课是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一种重要内容,也是教师相互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当前听课中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教师不是为提高自我而听课,而是为完成任务而听课,其表现为:面面俱到——有的教师在听课过程中,不知道该怎样做记录,把做课教师教学中的板书、出示的例题,甚至师生间的对话都要一一记下,根本看不出自己  相似文献   

10.
<正>"梅老师,您班的家长怎么这么主动!"看我在朋友圈晒召开家委会和全体科任教师座谈会的消息之后,德州某校长问我:"您是如何调动家委会开展工作的?"如果不是他的这个问题,或许我不会写这篇文章,因为我的家委会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并不是什么"新常态",而是一向如此。但这位校长一问,我突然发现,对很多朋友来说,让家委会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还真是难事,而我们的教学工作又离不开家委会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1.
罗刚淮 《教书育人》2012,(32):43-44
有位朋友是某地名师,最近不太开心,原因是被提拔做了校长。他告诉我说"不开心"时,我还笑话他矫情,认为他是在开玩笑,可是看他说得诚恳,也就相信了他的话,理解了他的苦衷。他说:"我不是装高尚,也不是圣人,相反,我是很现实的。我就像以前那样,做个名教师,坚持几年我就能评上特级教师,且不说荣誉高,说庸俗点我每月还多拿几百元津贴呢。而做校长,公务杂事多不说,单就教师之间的利益平衡和关系协调就让人头疼了。我不愿意整天  相似文献   

12.
家有冷孩子     
王同学是我班的学生,但他的独特行为总让人很懊恼:小组讨论从不参与;调动座位总是申请一个人独坐;路上看到老师即使面对面走也不会打招呼;早读课经常迟到还漫不经心地提着早餐在教室里晃;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拿着指甲剪之类的小工具做一些小动作……很多科任老师都私下跟我说这是他们见过最冷的学生了。我跟他提过四五次让家长来学校,他总是拒绝提供家长的联系方式并冷冷地说:"我妈很忙的,不要有事没事找她,有事找我就可以了,我家我做主。"和他妈妈的第一次联系是一个晚上,电话中他妈妈的声音十分虚弱:"曹老师,我想替我儿子请个  相似文献   

13.
<正>校长比较痛苦的事是时间经常不属于自己,每天都疲于应付。特别是上级的会议、检查、评比等临时性工作,分散了校长的很多精力。曾有校长向我诉苦:天天都在忙,却没有时间抓"正事",也就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我很理解包括我在内的这些校长的苦衷。但我也曾反问过一位校长":你说上级安排的所有活动,哪一项不是学校应该做的?"他说":想  相似文献   

14.
曾经跟一些校长、主任探讨过"为什么要推门听课",他们说:"为了摸清情况,看教师上课水平到底怎么样、""跟踪了解他的平时课堂,因为他班的成绩不好。""为了警告他,不认真备课我就来听他的课,让他不得不认真准备。"……然而,推门听课有效吗?老师们持什么态度呢?笔者在几个熟悉的教师论坛里发出帖子让大家讨论,舆论几乎成一边倒的态势:"推门听课是对教师的极大不尊重。""干扰学生,影响课堂。""主要是不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自考生的考前辅导课堂上,我看见一位年过四旬的妇女坐在前排认真地聆听着我的每一句话。我很感动,问她:“你来自什么地方?” “我是乡村小学的教师,为儿子来听课。” “为儿子听课?” “是啊,儿子不愿意和我在一个课堂听课。参加自考学习是我帮他报的名。每次课由我记笔记,回家给儿子复习,咱们母子俩一块参加自考学习。” 母子俩学习相同专业领域知识的情况可能有,但在一个课堂学习的确实少见,又不是“幼儿亲子互动学习班”,这也许是自考的一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他说:整个教育过程的文明,取决于课堂教学每天都要有所改进,而改进课堂教学,就需要校长对课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如果偶然想起来才去听几节课,老是忙于开会和操心其他事务,使你走不进教室,不接触教师和学生,那么校长的其他工作都失掉了意义,开会等等的事就会一钱不值。他说:如果我在一年当中没有听过每一位教师的15—20节课,我就会对他毫无了解。他给自己定下一条规则:如果我每天不听两节课,就要算我这一天什么  相似文献   

17.
校长听课既是校长经常性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学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遇到的教学管理现象.为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校长听课科学化水平,我想就自己近三十年的教育实践,以及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负责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实际,谈谈校长怎样听课的问题.一、校长为什么要听课校长如对听课的重要性不认识,把它作为一般性的事务工作,则听课的自觉性不会高,也就不会把听课摆在重要日程,听课既不能经常,更不能提到高级的程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一个有经验的校长来说,他的注意和关心的中心就是课.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刚调来学校做校长后,我就想抓紧时间深入课堂听评课,但教学主任悄悄在我耳边说:"校长,您可千万别到老教师的班里听课,他们会把您撵出来,  相似文献   

19.
儿子和我的一场"家庭战争",是从一块写有"闲人勿扰"的公告板开始的。我想一个人静一静说起来,儿子是家里公认的金牌"闲人",这个雅号的由来,不是因为他还不能帮全家创造什么产值,却已经成为考验家庭购买力的重要标准,而是源自他动不动就"神游外太空",爱独处、爱发呆的范儿。虽说他的功课基本  相似文献   

20.
蔡老师的鹅     
蔡老师没教过我.他是我小学毕业以后第二年才做村小学的老师,是代课老师,连民师都不是.所谓代课老师,他的命运掌握在村支书的手里,也掌握在校长的嘴里.校长说老师够了,村支书想留也没用;但如果校长想任用,村支书不同意,老师还得走人,因为工资是村里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