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大规模的语料库,本文从语义和句法功能两个方面对"楼梯""梯子""阶梯"这三个词进行了辨析,并尽可能地分析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即使"和"尽管"是汉语中常用的两个表达让步义的连词,它们都能够引导具有假设语义的偏句,通过一定的转折从而强调正句。"即使"和"尽管"虽然同具有让步义,在主观预期上也具有相似性,但二者引导的偏句在情况的确定性与正句的转折强度方面有所不同。同时,二者在表达方式、表达功能和语用方面也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阻止""制止"和"禁止"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同义词,本文分析了这三个词的句法功能和语义,阐明其中的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4.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一个主要方式是看相应的英文翻译,而在《汉语教程》中,"遍""次"的英文翻译都为"time",这无疑会让留学生对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产生疑惑。本文从语义演变、语义、句法等方面对这两个动量词进行分析和区分,并提出"遍""次"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很""真""非常"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对于留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三个词的用法也非常重要。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将这三个词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本人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HSK动态语料库,分析了留学生对这三个词的掌握情况,归纳出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探讨解决方案。本文从本体研究入手,以三个平面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HSK动态语料库,对程度副词"很""真""非常"分别从语义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用层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留学生在使用程度副词"很""真""非常"时产生的偏误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有关资料归纳出偏误类型,找出偏误原因,探讨出偏误形成的规律。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归纳,找出避免偏误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使留学生能对程度副词"很""真""非常"形成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的确""实在"是近义语气副词,在句法环境、语义背景和语气上存在差异。句法环境上,"的确"可以单独使用,在句中可以灵活位移,可以出现在是非问句中,而"实在"不可;二者都可以出现在转折复句中但在句中的位置不同。语义背景上,二者出现的语义背景并不完全相同。语气上,"的确"侧重于[确认],"实在"侧重于[强调],此外"的确"还可以表示委婉语气,"实在"还可以传达表示退而求其次以及表示几经努力达到极点的语气。  相似文献   

7.
谭玉焱 《成才之路》2020,(4):110-111
汉语中的频率副词“常常”“经常”“往往”在词义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共同点及差异。文章通过对“常常”“经常”“往往”三个词在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方面的对比分析,系统说明“常常”“经常”“往往”之间存在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尤其是现代汉语中,"双"具有数词和量词的性质和功能,"NP"前的"双"和"一双"都有[+计量性],"一双"兼有[+描写性]。这些是制约"双/一双"选择的基本句法语义因素。从组合上看,隶属型NP和准量词型NP只与"双"组合,穿戴型NP只与"一双"组合,灵活型NP跟"双"和"一双"组合皆可。"一双NP""双NP"在结构的稳固性、句法分布以及语义功能上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丁"族词的产生与发展、语义、句法以及衍生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首字母拼读产生DINK并音译传入中国后,"丁克"被迅速传播,以旧词新义、类推等方法衍生出一系列的"丁族词"。"丁"族词以"丁"和"丁克"为中心词,以"X丁""丁X""X丁克""丁克X"四种结构形式不断壮大家族队伍,但"丁族词"中的"丁"与汉语中"丁"字本义存在较大的差异。"丁族词"可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这一词组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14本文献中的"窥""望"进行调查,大致梳理了这两个词在两千年的历时演变中的语义和构词能力的变化情况。希望通过它们的变化管窥整个"观看"语义场词汇的变化。"窥""望"两个词的语义在历时演变过程中游走于上位义场和下位义场之间,语义的衍生呈现出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趋势,两个词独立成词的能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1.
"冷""热"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的一对反义形容词,目前尚未发现关于这对"温度类"反义词的专门研究。本文通过对比前人"大小类"反义词的研究成果,以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对"冷""热"这对反义词从词汇、语义演变和句法三个层面的不对称进行具体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青""蓝""绿"这三个颜色词联系密切。基于《说文解字》的视角,分析"青""蓝""绿"这三个颜色词的出现、词义演变及文化内涵。以《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为基础,厘清"青""蓝""绿"三个颜色词的词义演变,了解这三个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理解服色在历史文化发展中地位的转变以及新兴涵义的出现,以期为汉语颜色词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总结了"V一V"和"VV"在语义、句法、语用这三个方面的不同,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句法、语义是语言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层级,动词语义制约句法形式,句法与语义之间通过界面或接口连接.借助梅尔丘克的意义—文本理论,文章通过语言的深层结构以及句法与语义之间的多对多关系阐明句法与语义界面的本质属性,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句法与语义界面是功能词附加、词与词组变换与小句结构优选三个部分有机组合的过渡层级.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类工具书对"满意""满足"的词性、语法功能等的界定存在区别。本文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检索BCC语料库、MLC语料库,运用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结合的方法,结合定性、定量分析和对比、描述等方法,从三个平面对两词进行对比分析,揭示"满意"与"满足"句法功能、语义和语用的异同,希望能进一步明确两词的意义与用法,丰富和完善现代汉语实词系统。  相似文献   

16.
广西北海白话中的"冇"是具有否定意义的动词和副词,相当于普通话中"不"别"没",与广东粤语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之处。从句法结构组合、语义特征以及句式运用三方面对"冇"进行了阐析。  相似文献   

17.
情态动词"可能"和情态副词"也许"在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方面均有或大或小的差异:语义上,"可能"的语义确信度较"也许"高;句法上,位于句首的"也许"有强调、提顿、解说作用,而"可能"没有这种作用,二者固定格式的用法也不同;此外,在语用选择和句类选择上,"可能""也许"也有差异,如"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能用于特指问句中,而"也许"不能。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来"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词。它既能做移位动词,也还有另外的用法。基于此,用"三个平面"的研究方法,从代动词"来"在句法、语义、语用层面的属性,以及在使用中的限定条件等方面加以探索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A+倒+B,转折词+C"结构的各个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A多是体词性的,"倒"字后面常常带有"是""也""还(是)""并"等附加成分.转折词以"可(是)""只是""就是"为主.然后分析了该结构的"简单式",提出这种格式主要用于口语表达.接着从语义语用角度对这一结构进行分析,指出该结构前后分句对比的语义重点在于成分B.此外,语气、语体和语言内容都会从不同角度影响句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昆明方言"挨"有动词、与事介词、处置式、被动标记和连词五大类用法,其下分别下辖12个小类用法,包括:动词"挨"的"接触义""承受义""磨蹭义";与事介词"挨"的"受益""指涉"和"相与"三个关系子系统等等。我们对比"挨"各个用法的语义功能和出现的句法环境与条件,分析"挨"的两条语法化路径以及演变源头动词"挨"在语义虚化过程中的语义滞留现象。同时还发现了"挨"在虚化过程中的语音渐变规律和音变逆转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