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表明,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而要备好课,教者必须多角度地钻研教材。居高临下:编者的角度课文是编者根据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而精心选择的。站在编者的角度上钻研教材,了解编排体系,理解编者意图,才能居高临下地把握教材。钻研教材时要注意三点:①浏览初析抓三点,整体把握全册教材。开学初,教者要浏览全册教材,了解每篇课文的大致内容,了编解  相似文献   

2.
在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下,教读课以老师讲为主,自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读课教学生阅读方法,自读课则是让学生将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在自主阅读活动中。无论讲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每篇文章可以教学的内容有很多。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文章的教学价值和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从而教会学生阅读,是困扰一线语文教师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 本文是苏教版选修教材《实用阅读》里的一篇课文.教材编者希望这篇课文作为实用文而不是作为散文来教和学.实际上,只要对比一下余光中的原文和课文,就能发现编者的课程意图.原文很长,编入教材删掉了很多,删的内容主要是第一部分充满感性、灵性,充满抒情笔调的文字.这些文字有很丰富的语文信息,非常适宜作为教材课文来使用,可是教材编者忍痛割爱了,意图是很清楚的,就是要把文本还原成一篇实用文来教和学.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如何才能科学、精准地研制教学内容呢?教师可从课标立场、编者立场、学生立场和文体立场进行考虑,使课堂教学符合教材的编辑意图,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突显文体的表达特征。只有综合考虑,才能选出最正确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快乐。  相似文献   

5.
一、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必须对三类课文进行研究现在的中学语文统编教材,有讲读课、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三类教材,讲读课文由教师教读,课内自读课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外自读课文由学生在课外阅读。设置三类课文,既适当增加了阅读量和扩大了知识面,又不加重教学负担.为此,就要正确处理三类课文,既不能不管课文类型,统统上成讲读课,又不能抛开自读课,只上讲读课.应研究编者的编排意图,明确各类课文所承担的职责,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既要从讲读课的角度去思考,着眼于老师的讲,也要注意学生的“自学”,要注意三类课文的区别,充分发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可能对每一位有教学思考的教师来说已是不言而喻的了:要用教材教。教材的编写凝聚了众多特级教师和专家编者的智慧与思考,他们从孩子知识形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从知识结构的建立顺序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最优化的设计。而这些精心的设计理念能否得到落实,关键就在于教学者能否理会编者的意图。只有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才能提高教材使用价值。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往往可以发现还存在着许多没有准确理解教材进行教学的问题。所以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关于准确解读小学数学课标教材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如何处理三类不同课文,我想谈几点意见。一、从三类课文的名称来揣摩编者意图教材设立三类不同课文,编者是经过深思熟虑了的。课内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课外自读课文这三类,可以概括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讲读与自读;一是课内与课外。从教学角度讲,编者既是想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又是想把学生的课内学习与课外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占有较大比重,略读教学也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载体.如何区别精读课教学,上好略读课.本文从了解编者意图、准确制定目标、把握略读教学尺度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有效运用略读课文,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备课既要理解编者意图,又要理解作者意图。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分三个阶段安排,分别侧重一般语文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培养,编者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这方面,笔者不想多说。作者的意图呢?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收编的课文都是佳作,的确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发展思维的范文,每篇的课前提示及课后的练习,是编者对课文精辟的评析及其教学的指导,作者意图点示其中。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却不能,也不可能就坐享其成,尚要花精力去研究和感知课文,这就是"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王璐 《小学语文》2012,(6):32-33
课标教材中的传统课文,不少呈现了与老版本不同的编写理念和设计意图。我们在解读这些文章时,应按照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编者的设计意图,重新解读,从而正确理解教材。一、解读导语,明确新的教学目标人教版课标教材以专题组元,每个单元都有导语。单元导语提出了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传统课文时要特别注意单元导语的提示。  相似文献   

11.
统编教材第三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其中有三篇是教读课文,因此"教读"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特色。教学中,教师要解读好每一篇课文,读懂编者的意图,充分利用课后练习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尤其要注意表格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教师要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采取兼顾和侧重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读深读透文本,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三类课文中重点要教好的讲读课文,如何备课的问题,值得研究。我认为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辑意图,是搞好备课的中心工作。如何钻研教材,就一篇课文来讲,要通过反复阅读,一步一步地有重点地钻研,大体上要经过五个步骤,做到一字一句不放松。在深入钻研、充分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还要着重思考几个问题,达到准确地理解编者意图,以便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五步”指钻研课文的五个步骤。第一步:初读课文,扫除障碍,了解大意。接触一篇新课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方面自己的疑惑。接着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使自己与作者感情一致,同课中人同呼吸、共命运。然后再对照文题,边读边想,从而正确理解“题”与  相似文献   

13.
怎样进行“归类识字”教学内蒙庞金香怎样教好归类识字呢?现以义务教育第三册教材归类识字(二)第二课为例,谈谈我们的认识和做法。-、努力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特点,正确领会编者意图。第三册教材是以归类识字打头,依次安排了看图学文、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课文和相关的练习。教学时,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梳理、构建阅读要素、习作要素的图谱,将知识点、课文前后进行关联,并在头脑中形成语文要素网络。只有这样,才能从更高的视角把握教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读了《小学教学》(语文版)2014年第10期林志明老师的《对话"编者意图"》一文,笔者赞同林老师文章中结尾的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领会编者意图,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但对文中谈及《少年闰土》教学时选择"教闰土"而不是"教鲁迅"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林老师是站在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角度来看《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的。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其艺术的表现是以深入地钻研、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为重要前提的。为寻求课堂教学的艺术境界,须对教材潜心钻研,艺术处理。 一、整体把握的艺术。教材是编者根据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而精心选编的。把握编者意图,了解编排体系,整体把握教材,这是钻研和处理教材的第一步,须予以重视。教者要通览全册教材,搞清教材分几组,每组几篇课文,“例话”是什么,“例话”与各篇课文的关系如何,这样  相似文献   

17.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小语界的有识之士们做出了诸多积极的探索,围绕文本开发出了众多课程资源,在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探究中也成果卓著。然而纵观各种公开课和教学案例的多样化尝试,却很少见到教师关注编者这一隐性身份,编者被边缘化,编写意图被漠视。面对一篇课文,我们几乎极少去思考:编者为什么要将之编入教材中,编人教材前其原生态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8.
以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听听那冷雨》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解读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读懂教材特色,用好教材,并根据编者意图,从学情出发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吃透编者意图,是正确、合理、科学地用好文本的前提。当一篇文章选为教材,作为教师就必须既要明白作者意图,更要明白编者意图,这样才能努力实现教材预设的目标。当然,教材中选人的每一篇课文仅仅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所承载的.除了作品固有的思想旨趣,更承载了编者预设的知能体系和价值标准,承载了社会对学子的殷殷希望。因此,文本解读不仅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更是体会编者意图的重要手段。如苏教版在每册教材开头均安排有一个“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系列内容,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备课既要理解编者意图,又要理解作者意图。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分三个阶段安排,分别侧重一般语文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培养,编者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这方面,笔者不想多说。作者的意图呢?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收编的课文都是佳作,确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发展思维的范文,每篇的课前提示及课后的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