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证券欺诈中的虚假陈述有四种典型样态;虚假陈述属于民事侵权行为,除发行人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外,其余责任主体一般采取过失责任原则;正确界定虚假陈述应注意与发生了变化的诚实陈述、金融诈骗以及伪证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关于证券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性质可谓众说纷纭,对于虚假陈述的诉讼救济更是无从下手.要明晰证券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的性质应当先明晰证券虚假陈述的主要特征、主要类型.通过对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性质的学说比较分析,把证券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性质界定为侵权责任.既然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属于侵权责任,其责任构成要件应当包括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与过错.实体法只规定权利,权利救济是程序法的职能,要实现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追究有必要对证券虚假陈述的诉讼救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前证券虚假陈述的行为层出不穷,受害人众多。虽然证券法中有关于追究责任人、保护受害人的规定,但相应的程序性规定不够完善,以至于实践中很难操作,使受害人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起诉权利人、代表人诉讼、责任主体与现行民事诉讼法的冲突和衔接等证券诉讼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这一现象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4.
证券虚假陈述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在其行为后果的认定中,因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西方成熟的证券市场国家立法上早已采纳信赖推定原则和市场欺诈等理论,而我国的证券民事立法在此方面较为落后,尤其是对于交易因果关系的规定几乎为空白。因此,建议我国立法者积极引进信赖推定原则和市场欺诈理论等先进经验,重视证券虚假陈述立法,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民事法律。  相似文献   

5.
虽然当前我国启动虚假陈述损害赔偿机制,对于提高公司质量信号传递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情况等方面来看,虚假陈述公司的处罚价值影响有限,股东民事赔偿还有诸多障碍,最高法院在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认定与损失赔偿等方面的规定上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  相似文献   

6.
律师对其在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的虚假陈述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律师虚假陈述行为是一种以间接契约为基础的侵权行为,不同于传统的一般的侵权行为,系一种新型的侵权行为;应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认定律师是否应当承担责任,而认定过错的主要标准是其是否遵守了执业规程,有必要设立专家委员会来判断律师是否存在执业过错;再者应适用相当因果关系说来认定律师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并在存在多个责任主体的情形时正确区分律师虚假陈述行为的原因力大小。  相似文献   

7.
虚假陈述行为是证券市场中一种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其主体是负有信息公开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手法有:谎报、遗漏或隐瞒、误测或虚假允诺等,其侵害的客体是证券市场的信息公开制度,其主观方面应为故意。虚假陈述行为的民事责任主要是赔偿损失;行政责任主要是没收非法所得、罚款和撤销其从事证券业务的许可和资格;刑事责任主要是有期徒刑和罚金  相似文献   

8.
最高人民法院正式作出司法解释宣布受理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使得对于受损投资者的保护有了具体的诉讼机制。但是由于该通知固守传统的民事诉讼的模式,很难有效解决复杂的虚假陈述民事案件赔偿的问题。提出应当大胆借鉴美国的集团诉讼和律师胜诉酬金制度这两种制度,以解决我国虚假陈述民事案件的诉讼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虚假广告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推荐者,在广告中对商品或服务进行欺诈性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导致或者足以导致消费者对其产品或服务产生错误的判断的广告。本文将从虚假广告民事责任的性质、主体、承担责任的方式三方面来论证我国目前关于虚假广告民事责任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频繁爆出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丑闻.大都是通过虚假验资的形式完成的。鉴于理论界多以会计准则为视角来探讨规制虚假验资的不足,本文提出应该导人民事法律责任制度来有效地遏制虚假验资行为。文章指出.首先,应该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作为追究会计师事务所虚假验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其次.应该摈弃传统民事责任构成的“四要件论”.只要具备了“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虚假验资并出具虚假验资报告”和“虚假验资报告与第三人合法利益的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两个条件.即可追究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虚假陈述民事制度仍然存在严重的供给不足。这种不足表现为两大类型,一是供给技术粗放型,二是供给政策考量型。政策考量型不足,从深层上看,是我国实然的法律运作模式支配和制度供给者出于特定目的抉择的必然结果。应该从构筑法治理想图景的理念层面和国家权力内部制衡的实际运作层面予以矫治,以促进民主宪政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12.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作为一项实践催生、立法重视的新兴程序制度,学界对其争论比较激烈,甚至不乏相互对立的观点。近年来,随着公民诉权意识的觉醒,行政诉讼数量的不断增多,研究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在当今中国社会状况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具有英美法系的司法背景,我国历来重视不够充分,使其功能一直难以充分发挥,造成了诉讼拖延以及诉讼成本的浪费等诸多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设立并规范审前程序。本文通过介绍审前程序的制度价值,分析了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现状及其缺陷,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意在使我国的整个民事诉讼法体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我国民法典的起草工作也随之提上日程。民法典代表着国家对民事权利和个人私权的保护。侵权责任法是我国民事领域一部重要的法律,该法自2010年7月1日施行以来,在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于侵权责任法在民法典编纂中逻辑位置、立法体例等引起了法学界热烈讨论,争议的焦点在于如何解决侵权责任法在民法典中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破产管理人是破产程序中一个重要的组织,在破产程序中担任着和解、整顿和清算的职能,破产程序能否在公正、公平和高效率的基础上顺利进行和终结,与破产管理人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范了证明责任的一般原则,还规定了具体的特殊举证规则及认证规则,本文拟就主观证明责任和客观证明责任、证明责任的分配及法院认证规则结合《规定》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民事、商事法律关系日益复杂化,当事人利用关联诉讼进行恶意诉讼、欺诈诉讼的现象呈蔓延趋势。受前苏联诉讼理论的影响,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判决效力绝对化的观念,导致法院在处理关联诉讼时面临困境。司法解释对于前诉判决认定的事实在后诉中仅简单地以免证事实来处理,为不诚信当事人制造关联诉讼提供了可乘之机。确立判决效力的相对性观念,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原则上仅约束案件当事人,其对后诉法院的拘束力也应当仅限于前后诉当事人相同的情形,可以为法院处理关联诉讼提供合理的裁量空间。规范判决书的书写,明确判决理由部分对于事实的认定,限制不当扩大认定事实的范围,严格民事诉讼中的程序制裁措施,都有利于规制不当的关联诉讼。  相似文献   

18.
当遭遇虚假陈述时,证券投资基金和一般投资人一样会受到损失,也同样具备提起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的资格。证券投资基金的不起诉行为不但违背了其设立目的,也违反了基金合同的约定。应完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协调外部监管体系,明确基金财产运作主体的民事责任,促使证券投资基金积极行使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9.
民事公诉制度是指通常以公诉机关身份出现的检察院,为了维护特定情形下的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民重要权利,以原告的身份提起民事诉讼的一种制度。我国建立民事公诉制度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是对支持起诉原则的扩展,是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民事诉讼主体与民事实体主体分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