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往往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以最少的文字来表达最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一个成功的诗人,往往也是在炼字炼句上狠下功夫的语言大师。比如“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一代诗圣杜甫,“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的”苦吟诗人卢延让,“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的袁枚等。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过程,新时期诗歌的诞生反映了黑夜刚刚过去,曙光悄悄来临时期的中国一代人的复杂心绪。十年动乱期间,新中国遭受着空前的浩劫,诗歌遭到了摧毁性打击。然而,与此同时,它的血与泪,伤与痛,却在默默地孕育着一批思绪沉重,情感繁杂,风格别具的一批诗人,这是一批在动乱年代经历了从狂热到迷惘,从呐喊到反思的青年诗人。这批诗人中有代表性的是北岛、顾城、芒克、杨炼、多多、江河等。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应注重语言品析,让学生在感知语言和习得语言的基础上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整合资源,在品味语言中知晓大意;体悟内心,在品味语言中体悟情感;想象映衬,在品味语言中审视美感;悉心揣摩,在品味语言中习得方法,从而在语言品析中让生本对话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每堂课就如一篇篇作品,需要老师精构佳思,布局谋划。在实际数学课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注意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总结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然而,也有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每堂课就如一篇篇艺术作品,需要老师精构佳思,布局谋划。在实际数学课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注意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总结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然而,也有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堂课结束前的最后几分钟,有的教师认为时间不多,不便安排,就交给学生自行处理;有的教师则认为时间宝贵,失之可惜,便接着讲下次课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诗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是一门值得深思的学问,本文从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入手,浅要谈谈对诗歌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古典诗歌中的各种花的意象,杨花柳絮空托愁思,莲花、梅花寄寓品格,也别有他意。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中,常常遇到学生面对诗歌阅读、赏析中有关艺术手法的题目一头雾水,无从下手的情形。其实,许多学生是由于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阅读常识不够丰富,从而处于答题中无法辨别试题考点的困境。为此我将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9.
诗人宗教信仰的自由状况对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有十分直接的影响。就初唐诗人来看,他们在宗教信仰方式上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由受家族化传统影响为主,到受政治利益引导为主;由封闭的、不自由的被动接受为主,到自由的、开放的主动追求为主这样一个历史性转变。其间,士、庶力量的对比转换构成了这一转变的内在动因。随之而来的则是主体人格的觉醒,并因此促成宗教哲学观念的内在化、心灵化,为诗歌艺术在初唐的全面更新奠定了健康的精神内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古典诗歌中的各种花的意象,杨花柳絮空托愁思,莲花、梅花寄寓品格,也别有他意。  相似文献   

11.
徐先挺 《教师博览》2022,(26):74-76
<正>1984至1986年,我在安徽教育学院(今合肥师范学院)进修。一次从老家回校,室友告诉我,有人找过我,并留下了一封信。我打开抽屉,只见一叠退稿,沮丧片刻后又自我欣赏起来。在最后一页稿纸的底部,我看到了两行铅笔写的留言:诗稿留用两首,有空请到编辑部帮看稿。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于诗歌的句式研究,从语言学中句子内部成分以及复句中偏句和正句的顺序等角度对诗歌进行剖析,旨在揭示诗歌倒装艺术的独特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于诗歌的句式研究,从语言学中句子内部成分以及复句中偏句和正句的顺序等角度对诗歌进行剖析,旨在揭示诗歌倒装艺术的独特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14.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写得深刻、隽永,自有各种原因,其中结尾的作用确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把他的一些作品比作优美的乐曲,那么,结尾就是最后一个悠扬的音节,往往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读过《万卡》的人,大概忘不了它那个出人意料的结尾。九岁的孤儿万卡·菇科夫,受不了莫斯科一个鞋匠铺里的学徒生活——打骂、饥饿、劳累和侮辱的折磨,偷偷地给他的爷爷写信,求爷爷救救他,赶快把他带走。但他却写了这么一个地址:  相似文献   

15.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在英国、美国及西方许多国家深受读者欢迎。英诗与汉语诗歌一样,也有其严格的韵律与节奏。诗人为表现自己的思想,就必须选择适当的诗歌表现形式。当诗歌的形式和思想达到一致时,才能使诗歌艺术得以充分体现。本文就弗罗斯特的几首诗歌,对他的诗歌艺术从形式和内容上作以简单地分析、探讨,使读者能对英美诗歌的艺术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6.
九叶诗人杜运燮的诗歌艺术乃综合融化的艺术:一、从文学思潮看,杜诗致力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综合、融化。二、从诗情元素看,诗人善于将智性与感性相融合。三、从美学范畴看,杜将彼此对立的审美形态巧妙地结合起来。四、从诗的格调说,杜善于把古典诗风、现代诗风、中国诗风、西洋诗风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就好比是一项艺术活动,需要用实际行动来演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不仅在课程导入的时候要吸引学生的目光,在结尾处还要画龙点睛,锦上添花,深化主旨,体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让整个课堂都新颖和谐、扎实高效。  相似文献   

18.
头难起,尾难落,是对课堂教学的真实写照。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比较注重课堂导入,在课堂的结尾处却草草收场,这样会给人一种有头无尾的感觉,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可见,一堂课的成败与课堂的结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李伟 《考试周刊》2010,(49):178-179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导入新课这一环节,研究课始艺术的文章不在少数。但是,关于课终艺术的探讨似乎略嫌不足。本文就中学政治课的课终艺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代诗人对于诗歌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相当重视的。自居易有言:“首句标其日,卒章显其志,诗三百篇之义也。”乔吉尝云:“作乐府亦有法,日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旧谢榛更具体提出“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的要求。相比之下,有人更直接认为:“一篇全在句尾,如截奔马。”“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正是由于历代诗人的刻意追求,使得中国古典诗歌的结尾变化多端,成为诗歌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刘禹锡诗歌的结尾尤为出色,往往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尽在情理之中,从而形成“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