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红的文学在挖掘民族愚昧与病态的根源、人的生存与生命的苦难,特别是女性的苦难方面,有独特的视角。本文通过对《生死场》的情节故事片段分析解剖,展现萧红时代农村女性的真实生活及生死观,进而洞悉萧红的女性生死观意识的深刻与独特。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灾难性和艰巨性的大背景下,萧红用生命贴近现实,以先觉者的悲凉笔触抒写人生的苦难命运,用《生死场》表达自己的力量与思想。  相似文献   

2.
萧红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用她一生的苦难命运,来折射黑土地上女人的生存困境和生育苦难,并挖掘她们苦难命运的根源,即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践踏.  相似文献   

3.
萧红的多舛命运是其进行苦难叙述的现实动因。其笔下的苦难主要包括女性生存之苦、阶级压迫之痛和战争所致的心灵创伤。萧红通过对东北历史文化的冷峻批判和反思,探寻了造成诸种苦难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4.
犹裔美籍作家文学作品中对各类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塑造包含着从性别、种族及历史的变迁等角度探讨女性生存境况的大量内容,其中内容丰富的女性生存意识,表达了历经民族苦难与性别压迫的犹太女性面对移民生活生存状况的融入、抗争和追求,也体现了更有生活自觉和觉醒意识的犹裔美籍作家群体对于犹太女性现实生活的设计。因而,不论是就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而言,这些生存意识的表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铁凝在其长篇小说《玫瑰门》中塑造了几位生存于现实沼泽地与精神泥淖潭内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司猗纹、姑爸、竹西等女性形象的理性分析,反映众女性是一群生活在现实苦难和精神苦难中的女人。她们或饱受长期的性压押而畸变。或灵魂失落而苦闷,或遭现实重压而躁动。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题是曼斯菲尔德小说的一大特色。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阶层女性生活的描写,曼斯菲尔德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揭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所受到的屈辱和苦难,批判了男权社会压迫女性的本质,为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萧红的小说,作品中的主角大多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不幸女性。在同时代的女性作家中,萧红在刻划女性人物的深刻性和真实性上,可称得上独树一帜。她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深切地关注和思考所处时代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萧红在揭示女性悲剧命运的同时,也注重挖掘这些苦难女性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和人格魅力。她笔下的女性充满着独特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8.
吴群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B10):95-96,105
女性主题是曼斯菲尔德小说的一大特色。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阶层女性生活的描写,曼斯菲尔德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揭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所受到的屈辱和苦难,批判了男权社会压迫女性的本质,为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张炜是重要的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以其独特的创作,众多的作品,张炜小说深刻地描写了女性的苦难,社会的苦难,文革的苦难,张炜对苦难的描写真实而生动,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张炜从社会生活中发现了人物的悲剧,发现他的作品深藏于其中的苦难。  相似文献   

10.
在《古船》里,苦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生活在洼狸镇上的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姿态面对苦难的生活。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追求的态度,对苦难对恶势力的不屈不挠的抗争。不管是出于个人目的还是家族利益,亦或是对人类生存的考虑与人伦道德的担忧,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着生活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生长在西海固地区的回族女性作家,马金莲的小说创作始终坚定地站在西海固的乡土大地之上,以其敏感细腻的女性观察视角和亲身的日常生活体验,真实地表现生活在西海固乡村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让人们直观地体验到西海固地区的贫瘠与苦难,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面对生存之苦难时的从不放弃希望与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盛可以的长篇小说《北妹》,以城市底层打工女性为视点,关注打工女性的生存困境,展现了她们的沉重、苦难、封闭以及愚昧的生活历程,充分显示了作者对底层女性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作为女人,萧红几乎承受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全部屈辱——父亲的绝情绝义、未婚夫的始乱终弃、丈夫的离开和爱人的离开;全部苦难——仅仅为了活命的生存苦难、维护民族尊严的战争苦难、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种种病痛对身体的折磨……她颠沛流离于哈尔滨、上海、日本、北京、重庆、香港之间,独自以柔弱之躯抵御着饥饿、寒冷、病魔、  相似文献   

14.
《白鹿原》是一部以男权社会为主要背景创作出来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彻底脱离传统的男性创作视角和文化背景,文中大部分女性形象都以悲剧命运收场,很难表达出自身的个性。但正是这些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促使整部小说呈现出一种沉郁而又厚重的写作风格,从侧面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生存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于苦难生活的同情之心。本文主要从田小娥、白灵以及吴仙草三个典型女性形象来分析陈忠实该作中的女性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5.
虹影小说《饥饿的女儿》中的苦难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饥饿的女儿》通过女孩“六六”成长经历中的“食饥饿”和“性饥饿”,以超然的冷静叙述把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苦难写得铿锵而绝断,宗教式的“苦难”意识显示出生存不可洞见的意味。虹影个人化的生存经验、拉康式的精神镜像使得她的创作执拗地进入女性自我的精神深处,优雅而又毫不留情地去打开那些生活死结。  相似文献   

16.
沈小泉 《现代语文》2010,(5):152-153
在商品社会中,语言已丧失了生命整体的鲜活特征,在世俗语言深重的苦难和疯狂里,诗人借助语言意象化言说自己对生存和生活行为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角度看文学新桂军的小说叙事,可知新桂军小说家们对这方水土生存状态的关注,他们是通过面向乡村的原生态叙事来展示八桂乡民的生存状态的。他们以主人的立场审视和把握中国转型时期种种社会生态的流变,实现了对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生态叙事。他们将对生存苦难的追问延伸到人物的灵魂世界,从而构成了新桂军颇有力度的追问灵魂的精神生态叙事。新桂军女小说家们则力图通过各自独特的生态女性叙事方式来抵抗批判男性和拯救男性,为中国女性文学和生态文学注入新鲜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边缘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他们对于艰难生活和社会复杂性地体验要更为深刻."边缘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会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群体的分化而变化.他们往往处于社会的夹缝和底层,生存状态以苦难为底色,但他们并没有被苦难打败,而是苦涩不乏智慧地超越着自我生存状态.新时期的作家毕飞宇、刘醒龙,将文...  相似文献   

19.
萧红的一生颠沛流离,深深体味了女性生存的艰辛与苦涩。在其小说中,她描述了旧时代女性宿命般的生存苦难:刑罚般的生产、爱与尊严的缺失、心态的麻木与奴化等等;并在旧时代女性生存悲剧的描述中,控诉了以捍卫男性霸权地位为核心的封建宗法制度对女性的戕害。  相似文献   

20.
叶紫的小说通过对人的生存困境、生活苦态的深切关注和审美叙述,不仅揭示了在沉重苦难与死亡边缘中生命存在的苦楚与叹息,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人们在超越苦难时所进行的形式各异的自我救赎,渗透出执著的生存意识和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