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共时层面上,“大不了”与“不外乎”语义和功能既有交叉部分,又存在着差异。这首先需要对其词类性质进行认定,再通过句法位置、语义倾向、情态表达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明晰异同。  相似文献   

2.
"一时"与"暂时"在句法功能常用搭配及语义特征上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本文细致地考察了二者在语义特征方面的差异,以期对留学生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不过"与"只是"是现代汉语中一组意义相近的虚词,它们既可以作表示限定、指明范围的副词,又可以作表达转折义并对前文进行补充、修正的连词,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在一些句子中,二者却不可以互换,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旨在比较作为范围副词的"不过"和"只是",比较其句法特征和语义指向的差异,从语义角度解释句法差异,并从二者的词汇化过程中探寻其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之后"、"以后"是一组近义词,有时可以替换使用。然而仔细考察,两者还是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文章从句法功能、语义特征两方面对单用的"之后"、"以后"进行辨析,以便我们对其功能及语义有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5.
俄语时间副词всегда与汉语时间副词"总""一直"相对应,但与汉语的"总""一直"在语义上存在差异。二者既有对应关系,又存在差异,通过语义的分析和对比,深化对其语义认识,以便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上述词语。  相似文献   

6.
介词"打"和"打从"是"从"类介词中两个常用的口语词,两者在多个方面都很相似,但也存在细微的差异,尤其是在语义语用方面。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打"和"打从"在语义语用功能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分析,发现两者在协调结构、协调音节和区别语义等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打从"可出现在某些书面语语境中,显示其正在褪去方言色彩,趋于中性化。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的"热情"与"热心"是近义词。从语法方面来看,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存在着不同之处。单凭语义特征也难以辨析它们的区别。本文因此进行深入并细致地研究"热情"和"热心"的差异,研究成果是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代词"人家"为个案进行研究,着重探讨其自称范畴下的主观化表现。汉语自称代词是一个原型范畴,其内部不同成员的地位不平等,有典型范畴和非典型范畴之分,但相互之间在意义方面存在着家族相似性。自称代词家族相似性的突出表现是:代词系统中的自称意义存在着复杂的交叉跨类现象,基本语义类不同的自称代词存在着"大异小同",基本语义类相同的自称成员之间存在着"大同小异"。不同成员在意义上相互关联,从而形成非常复杂的自称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9.
"果"是古汉语中一个具有多功能语法形式的词语,其多功能性主要体现在句法功能、概念功能、语用功能与通假功能上。从句法功能来看,古汉语中的"果"词性多样,具备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五种词性。从概念功能来看,每种词性下的"果"又体现出不同的词义、具备不同的表达作用。从语用功能来看,"果"能够进行"深究""料定""假设""真值确认""补充确认性解说"。从通假功能来看,"果"的通假字至少有五个。古汉语中的"果"集众多功能于一身并非偶然现象,各功能间存在着某种语义关联。语义地图理论是近年来处理语言中多功能语法形式的有效工具,构建"果"的历时动态的概念空间,可以展现"果"语义演变的先后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又"和"再"的句法分布有三种情况:一是"完全不能互换","又"和"再"的语法分布不同,语义也不同;二是"有条件的互换","又"和"再"的语法分布大体相同,语义有些微差异;三是"完全互换","又"和"再"的语法分布完全相同,语义也相同。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中有两个相似句型:"V+着+N+呢"和"V+N+着呢",两者之间在语法结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对这两类句型的结构层次进行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类句型在"着""呢"作用下的语义、语用功能及其与述宾结构的关系的异同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现代日语词语比较汉语、英语等语言都要多得多,同义近义词语相对较多。语义"原来、本来"的日语用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各个表示"原来、本来"意义的日语近义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又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显示了日语词语用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试析“如果说”中“说”的语义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是一个言语动词,在和"如果"结合后其基本义"用话来表达意思"正发生着变化,有逐渐虚化的趋势,虚化之后的"说"应该视为"如果"的后附成分.本文试图从"如果"、"如果+说"和"如果说"三种情况来探讨"说"的语义变化,并分析其句子所存在的语义差异.  相似文献   

14.
"免不得"与"免不了"都是述补结构的词组,在语义特征与功能表达上既具有相同点,也存在着不同点。据此,本文利用北大语料库中"免不得"与"免不了"的现有语料作为文本,归纳二者在语法分布与语义类型方面的差异。此外,本文从共时与历时两个维度,系统分析归纳二者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语的语义和其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既有相似之处,同时又存在较大差异。该文以"红"、"青"二色为例,通过对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语的列举和比较,考察中日色彩词语的语义和文化意义的差异,进一步揭示不同语言所反映的不同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16.
"晒"是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在词义演化过程中,"晒"的隐喻性语义演化不仅能体现出词义辐射型的优势,各种引申义能直接指向"晒"的基本义,而且发挥了连锁型的优势,加强了各引申义之间的紧密联系。"晒"的不同语义之所以能纳入到统一的语义框架中,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的同时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通过仙人掌发展模型进行分析,显示了词语语义链发展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7.
"立刻"和"马上"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组时间副词,二者在时间意义的表达上有相当多的共性,但在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等方面仍存在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又"和"再"都可表示动作(状态)的重复或者持续,但两者还有差别,"又"一般用来表示已经重复的动作或情况;"再"则多用来表示尚未重复的动作或情况。本文将从语义角度对"又"和"再"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初学汉语的留学生能够准确使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隐喻和认知语言学理论,通过对汉语"头"和英语"head"的语义领域转移的比较及其互译研究,揭示隐藏在语义转移现象背后的人类共同的心理和认知规律。由于人类认知过程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语言里,具有同一基本意义的词,其语义转移模式有共同的规律可循,在具体的源领域和抽象的目标领域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是语义领域转移的基础和前提。在领域转移方面,不同语言之间存在一些小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是由文化心理的差异造成的。英汉两种语言共享了"头"的大部分隐喻投射,而少部分投射则为英汉语所各自独有。  相似文献   

20.
古汉语中的"果"具有多种意义或用途,其各项功能在共时平面上存在着某种语义关联,在历时层面上存在着一定的虚化轨迹。借助语义地图理论梳理出"果"的各项功能之间的语义关联模式,并据其各项功能间亲疏远近的分布状态,揭示各项功能间的语义演变关系和虚化轨迹。古汉语"果"的大部分功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大致完备,在不同的汉语时期呈现出时隐时现的特点。"果"的虚化轨迹主要有两个源头:一是表示本义"果实"的名词"果";二是表示"果决"义的形容词"果"。后来"果"的功能隐现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双音节的"果"数量增多,分担了单音节的"果"的部分功能;第二,"果"的部分功能处于寄生范畴,在语境缺失的条件下便隐匿起来;第三,部分语料的遣词倾向性可能也影响了"果"的功能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