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用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语言文字,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学生感到快乐的活动。"体验式作文"是指学生的作文应展示个体生命的原生态,即没有任何扭曲和约束,也无须任何遮掩和伪装的书面语言来表现自我精神,怎么体验就怎么写,体验到什么就写什么,做到实事实写,实话实说,实情实抒。  相似文献   

2.
<正>聋校的作文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教会聋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参与社会交往,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让耳聋学生把看(听)到的、经历过的、想到的有意义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一、培养聋生的作文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对聋生来说就是好玩,有意思。为了使聋生对作文产生兴趣。首先,利用最喜欢的事物去引导。如带他们去游乐场玩,当学生玩得高兴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想不想把好玩的事情告诉妈妈,怎样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一个难点,我认为作文是一种能力,它没有"捷径"可寻。教师只能提供方法,而将过程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漫长的跋涉中去体会,去积累,让他们在成功的愉悦中感受到自己有写作的能力,自己是作文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习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更是学生心灵的万花筒。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 ,他们的天性是爱作文的 ,教师要在习作指导中发现这种爱 ,发展这种爱。一、儿童是班级的主人 ,更是习作的主人班级生活、活动中 ,学生是真正的主人。我们要尊重他们 ,鼓励他们 ,他们才能感受到主人的尊严。同样习作对于孩子来说 ,只要教师引导得法 ,他们是十分感兴趣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学校、班级生活中尽情去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 ,去行使自己的使用权、发表权。班里有一位学生忘记带红领巾被大队部扣去班级一分。集体观念强的同学严厉地批评他 ,他随…  相似文献   

5.
经过两年多的作文教改实验,我们认真研究了学生写作兴趣的来源以及作文指导、修改的方法.认为学生写作兴趣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作文指导课应以学生活动为主,作文评改应调动学生积极性,师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相结合,及时反馈信息,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应从"三自"做起,培养学生做作文教学的主人在活动中,自主地积累素材;在情境中,自然地投入写作;在评改中,自由地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认为,要真正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只有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实践。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落实,主体的能力只要在活动中才能生成。具体说来,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学习目标自主确定;二是阅读体验自主生成;三是学习方法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7.
贾雪梅 《学周刊C版》2014,(3):187-187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认为,要真正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只有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实践。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落实,主体的能力只要在活动中才能生成。具体说来,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学习目标自主确定;二是阅读体验自主生成;三是学习方法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可见,真实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教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标尺。只有真实的作文,才能展示出学生动人的个性。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真实的作文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一、寻找真实的情感体验生活是真实的,也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写作文经常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其实他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  相似文献   

9.
潘爱华 《语文天地》2012,(16):63-64
很多语文老师抱怨,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这种抱怨揭示着学生作文的弊病,同时也引发我们对学生作文弊病出现原因进行思考。其实,学生生活单调,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若引导学生去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会使学生作文去弊生新。我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寻找作文素材,完成了"描写春天"的写作教学任务。一、引导学生在诗文中寻觅"咏春"素材读到杜甫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会  相似文献   

10.
生本教育让物理教学活力四射,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从"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原则,把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最喜爱活动,并遵从人由整体到局部,先感受后认识的规律去进行试验。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近几年教育教学实践,浅谈生本教育在物理课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作文是一个人情感流动的过程,也有人说作文是一个人思维活动的过程。我以为:作文还是一个人对人、事、物认识了的激化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文的主人,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怕写作文的心理,原因主要是练笔过少。为了扫清学生作文的心理障碍,克服作文命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沟通社会生活与写作的源头活水,我们试图通过作文练笔这一途径,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训练时首先让学生明确练笔的主旨:1.练笔涉及的题材广泛,允许同学们从生活的任意角度去攫取自己愿意写的题材,然后自己命题作文;2.练笔使用的体裁比较灵活,同学们可以自由选取任何一种体裁形式来写自己想写的内容;3.练笔又不规定篇幅,有话则长,无活则短,以尽兴为原则,学生们好像一下子从重  相似文献   

12.
学生怕写作文,看见作文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成了难题。也有人说:"作文是不可教的,要靠学生去悟,只有极少数有写作天赋的学生才能‘顿悟’,写出优秀的作文来。"我也有切身体会:作文教学是一件费时长、投入多、难得像语文知识教学那样见到大面积丰收的艰苦工作。学生的作文长期处于"写自己不真,写家庭不亲,写学校不新,写社会不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快乐是条永恒的主线,如何让"痛苦作文"变换为"快乐作文",并使学生成为作文王国里快乐的主人?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生本教育让物理教学活力四射,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从"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原则,把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最喜爱活动,并遵从人由整体到局部,先感受后认识的规律去进行试验.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近几年教育教学实践,浅谈生本教育在物理课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不少同学提到作文就皱眉头,每周一次的作文课成了他们的一个包袱.究其原因:无话可写,不知如何去写.久而久之对写作就产生了厌烦、畏难心理.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由"怕"到"爱",由"畏惧"到"喜欢"呢?怎样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上去呢?针对这一问题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天经地义,约定俗成。每次作文一收上来,往桌面一摆,教师常常觉得,它们像一座大山,于是教师便每天挖山不止。往往少则两三天多则要花一个星期才能把那座大山搬走。可最遗憾的是,学生对教师不辞辛劳的移山行为无动于衷。在本学期的语文科组教研课上,全体语文教师着重研究了作文批改这一问题,一致认为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改作文的活动中,在评改中学会修改、发展、提高。本学期我主要采用了作文互改法,将批改的权力最大限度地下放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批改作文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评改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合作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学生是评改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评改教学的指导者,评改任务应该由师生共同去完成。只有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强烈的作文兴趣和作文欲望。  相似文献   

18.
巴金说过:"我写作是因为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有许多事情要倾诉。"所以作文的确应是一种真实情感表达的场所。从作文教学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来看,学习活动不只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还是伴随着认识过程的情感过程。知识要以情感为媒介发生作用的。情感能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的智能得到有效地发挥。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写作氛围,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主动思考,乐于动笔,对作文学习投入情感,才能在作文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事物、对生活的情感。因而,笔者认为,真实的情感是作文教学的关键。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的真实感情在课堂中表现出来呢?  相似文献   

19.
我认为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应该有所得,要使他们自己感到有所提高,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写作水平。要达到这个目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重要,在这方面我做了一点探索。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总是尽量地给他们一些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我从不在学生没有准备、没有素材的情况下,硬逼学生写命题作文。一次,自然课老师带学生到动物园去参观,学生觉得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20.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化,才能兑现个体化。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特性的个性精神,我认为可以从“真、实、新、活”四方面去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