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小学语文",姓"语",属"文",字"小学",如何追寻小学语文课堂的本真?这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苦苦探寻的。然而,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小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路上走得有点花了,走弯了,走远了。  相似文献   

2.
《小音乐家扬科》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一位酷爱音乐的穷孩子——扬科,因不小心触动了琴弦而被毒打致死的悲惨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本案例的教学设计以读为本,紧扣"梦寐以求"和"梦想破灭",在"情"字上做文章,让学生同扬科的命运共成长,使其体会扬科的渴望、恐惧、悲惨,以及作者的同情。通  相似文献   

3.
本期,我们带您走进保康县实验小学,直击该校艺术教育活动现场,领略校园风采,感受教育魅力。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积极向我们推荐身边学校有特色的做法、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结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汉字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以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为例,分析识字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提出识字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要由图生象、由象生意、由意生形,"教"可采取关联相似、联想教学、先识后写的方法,而"用"要做到以旧带新、渗透生活、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5.
当前,课堂呼唤生机,因为课堂的主体是生命,生命是生动活泼的。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悄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逐步变化,课堂中生命的气息也正在氤氲弥漫,但同时又不可否认,由于一些教师对课标理解的错位,“秀美热闹”背后往往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课堂中求“动”而忘“静”,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来自生活,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从当代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现代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一条准则是: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提高。那么,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如何去实施呢?一、教师的生活化教师要把自己作为生活中的人的真实体验贯彻到教学中,使教学不脱离生活。如,在教《逍遥游》时,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庄子逍遥无为的思想时,我说:"我非常羡慕庄子的境界,但说句老实话,目前我还是无法达到  相似文献   

7.
顾祎 《小学生》2013,(11):34-34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一个有进取心的语文老师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就必须在教学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上做努力。因为如今的教学是以传递书本中蕴涵的文化并获取间接经验为主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冷漠地对待自然、对待生活、对待我们栖居于其中的活生生的周围世界。教师应帮助学生走出狭小的教室,走进广阔的天地,呼吸自由的空气,领略大千世界的异彩,拓  相似文献   

8.
周艳 《教师》2014,(34):65-66
何为语文的本真?笔者认为,“听说读写”的圆融运用正是语文的真意,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1]在笔者看来“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9.
唐文武 《师道》2007,(7):77-77
语文教学古已有之,不外乎听说读写书,字词句段篇。然而,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语文教学的本质意义被日益异化,甚至本末倒置,结果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社会评价难以招架。那么,到底语文教学应当如何呢?我的切身体验就是一句话:用心教语文。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姓“语”,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我想说的是,小学语文还姓“小”。 小学语文姓“小”,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6—12岁的学生,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以读促教是指将小学语文中的阅读变为悦读,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氛围中,学到更多、更全、更实用的学科知识技能,充分发挥阅读教学育人的作用价值。语文教学的成效,在于阅读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正>20年前,我刚刚参加工作。那时的语文教学,比较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读写听说的训练,语文课堂上凸显的是工具性,但总感觉似乎少了些灵性。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这之后,再看我们的语文课堂,似乎工具性淡了,人文性浓了。可是发展到后来,有些语文课堂却又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片面追求人文性,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3.
<正>本着"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理念,如今的课堂,对文本的解读不再囿于一孔之见,于是,课堂中能凸显个性的"生成"成了广大语文教师渴求的教学资源。然而,当我们深入课堂,却发现一些负效的生成,导致了学生阅读体验的肤浅和效率的低下。一、过于偏重"人文教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恰当地利用一些"生成资源"能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于是乎,一  相似文献   

14.
周健 《四川教育》2008,(6):44-44
2007年,《中国教育报·文史》版推出著名诗人雷抒雁解读《诗经》的文化随笔(以下简称“雷随”),阅后对其主张“以诗心解读《诗经》”,“把《诗经》解放为诗”的观点颇为赞同,且觉得这与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些现象颇为相似。  相似文献   

15.
薛净 《学苑教育》2019,(11):79-79,81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真正的语文,就应在课堂上通过对一篇篇课文的学习,教会学生学语文,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篇篇课文是训练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好材料,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借鉴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利用课文,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让课文内容成为学生习作的范文,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同题材文章等,真正实现"立体地读"。  相似文献   

16.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占据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新课标曾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都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作为一门引领学生如何学习语言文字与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学科,其个性与特性在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上。回归语文阅读本色,就需要充分突出语文这门学科的特色,以字词句章为基础,陶冶学生情操为目的,以此良好阅读的习惯,达到提升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目的。唯有回归语文阅读本色,还语文课堂的"亮点",才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缺乏"语文味"的现象。真正的"语文味"是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的符合语文学科特点、显示执教者风格、张扬学生学习个性的生命文化状态。形成"语文味"的方法有三种:多种读法涵咏、深入鉴赏品味、多样读听说写。  相似文献   

18.
<正>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李政道教授也说过:"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纵观科学的发展史,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现在的教育正向素质教育发展,越来越  相似文献   

19.
乐刚 《考试周刊》2014,(88):22-22
<正>自新课改实施以来,"以读为本"的口号倡导已久,可审视现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不免发现朗读教学仍不可避免地存在匆匆过场、草案收场的现象。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读好"朗读"这本书,让学生因扎实的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一、预设目标,切忌"雾里看花"在语文课程中,朗读作为一种阅读技能,自身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但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它与各种语言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