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习离不开思考,思考需要时间.小学语文课堂应给学生更多静心思考的时间,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因为等待是学生语言、思维、精神蜕变的过程.课堂会因等待而真实,而精彩.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学生需要思考、交流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停下脚步静心地进行等待,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创造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学生需要思考、交流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停下脚步静心地进行等待,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创造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4.
数学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静心思考的时间,需要教师教学时学会"静待花开"!等待学生的激情、发现、错误、评价和感悟,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学生主动探索的阵地,课堂是学生思维放飞的乐园,课堂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所以,当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需要阅读时,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去交流、去阅读,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演绎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需要反思,反思需要时间。我们呼唤数学教学要给学生更多静心思考的时间,也因此需要在教学时“把握等待时机”。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不仅要有热闹的气氛,更要有静心学习思考的时间。而要静心学习思考,等待的艺术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在学前等待、读中等待、答前等待和答中等待,让学生有充裕的阅读与思考的时间,沉入文本,静思默想,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取得"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需要反思,反思需要时间。我们呼唤数学教学要给学生更多静心思考的时间,也因此需要在教学时把握等待时机。一、营造等待氛围——反思有活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倡三个挑战:一是向教师挑战,允许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向课本挑战,  相似文献   

9.
以往我们的数学课堂,学生并没有真正亲历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还没来得及自主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进行交流;学生还没来得及合作交流,教师就会"一锤定音".课堂上,学生跟着教师精心预设的脚印一步一步走着,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当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感知、去思考、去交流,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创造出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10.
数学学习需要反思,反思需要时间.我们呼唤数学教学要给学生更多静心思考的时间,也因此需要在教学时"把握等待时机". 一、营造"等待"氛围--反思有活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倡三个挑战:一是向教师挑战,允许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向课本挑战,鼓励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向权威挑战,鼓励探索,否定权威的结论.要营造这样的环境,教师首先要做好表率,并等待学生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宁静之美     
观摩了无数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公开课,我们常常惊叹课堂上对话的生动、朗读的美妙、智慧的芬芳……而很少去思考其中隐含的教学真谛。在一位名师让学生静心思考,用笔写下阅读感受的十多分钟的时间里,我们的听课教师便议论纷纷,似乎这时候没有什么可听的,更不会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名师的巡视点拨,直到交流的时候,才又被学生精彩的发言所吸引。殊不知,精彩就蕴藏在发言之前的静心阅读里,教学艺术就蕴藏在教师看似不经意的巡视里。这十多分钟的宁静,恰恰是课堂最真、最美、最精彩的时候。宁静是真,是除却浮华之后的质朴与本真。阅读需要…  相似文献   

12.
等待是一门艺术,等待是一种美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等待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时间,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了,收获也自然丰厚了,因此,教师要善于等待,在等待中让学生的思维绽放精彩。  相似文献   

13.
实用课堂不仅仅是简单、规范的课堂,还应该是顺应学生发展规律的课堂。而等待能够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充分的展示。等待是对学生发展规律的遵循,是我校"以实用为原则的小学课例群开发研究"课题组所研究的"实用课堂"应有的教学策略之一。实用课堂真的需要等待,需要我们用耐心去等待,需要我们用爱心去等待,需要我们用智慧去等待。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师生、文本间的横向和纵向的交流,是学生在读文章时的理解、体味、批判、反思、运用以及在读文章时的语言交流与碰撞,是一种情感受到熏陶、思想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过程。而一些教师往往为了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为了赶自己的教学进度,在需要学生花时间去读、去品味、去感悟的时候,越俎代庖,替代了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其实,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多一些等待,往往会更精彩!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学生通过思考能自己寻求到答案的问题或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问题给予他答案,势必会影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熄灭学生思维的创新与发散的火花。等待,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等待,能让学生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等待,能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可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很重要的。然而,仔细分析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等待学生思考的时间有的甚至不到一秒钟,就迫切地请学生回答,学生"无语"时教师自己  相似文献   

16.
教学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时"学会等待". 一、把握"似解未解"时的"等待" 在我的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老师刚把问题提出来,学生就立刻举手争着回答(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但很多时候回答得"文不对题",而且还会有答得很"幼稚"的时候.此时,我们不应急于评价他们的回答,而应让学生慢慢思考老师的提问再作回答,切莫有任何"耻笑"的成分.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最根本的是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表达障碍,教师要适度点拨思考方向;针对学生的片面回答,教师要适度预留时间等待;针对学生"暂停"的活动,教师要适度提示以延续精彩;针对学生的思维偏移,教师要适度纠正思维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欣赏"花开"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教育需要等待。语文教学应该让"等待"走进课堂,这种等待是一种饱含着期待和欣赏,充满启发和引导的过程。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们期待学生与文本第一次心灵上的碰撞,在"慢的艺术"中细细品味阅读教学的美好和愉悦。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需要教师精耕细作、精心呵护,更需要教师耐心等待。等待是信任和宽容的结晶,等待是对生命的尊重与赏识;等待是对个性的发现与助长;等待是生命成长的催化剂,也是孕育惊喜的历程。等待是把师爱的雨露洒向学生心田的过程,只要给学生爱心和机会,学生就会还给我们精彩。有境  相似文献   

20.
张颖 《辽宁教育》2018,(3):54-55
纵观当下的一些小学课堂,虽表面热闹非凡,实则缺少静心思考、用心揣摩的主动学习。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笔者认为,课堂上,教师要学会适时等待。一、适时等待是实现深度学习的保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等待,要给学生留足思考、想象、实践、表达的时间与空间,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适时等待有哪些重要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