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灯 《新作文》2013,(11):10-13
理想·工程师加科幻作家刘慈欣出生在"文革"期间的山西阳泉,幸运的是小时候,他在父亲的一个大箱子里翻到了很多书;更幸运的是,里面有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对科幻的热爱,就从翻开那本书的一刻开始。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那么几年,刘慈欣和无数年轻人一起当上了"狂热的科幻迷"。他记得当时的科幻文学是被主流文学承认的,甚至《人民文学》杂志都曾把最佳文学奖颁给科幻作品。而从20  相似文献   

2.
热点图书     
本期推荐:《第三次拯救未来世界》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刘慈欣出版时间:2016年1月定价:22元【阿奔的话】2015年8月23日,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借长篇小说《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雨果奖是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际科幻大奖,刘慈欣是该奖项自1953年设立以来的首位亚洲获奖者。"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包括《第三次拯救未来世界》等五部作品,既有精彩的科幻文学,又有专业的科学知识解读。书中选取的篇目,均为刘慈欣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一个科幻作者,坦率地说,对于文字甚至对文学在科幻上的表现力,我是没有信心的。"在首届亚太科幻大会上,《三体》作者刘慈欣做出了这样的表述。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公开承认科幻文学的局限性。事实上,就在此前一天接受采访时,刘慈欣已明确表示,科幻文学"目前和整个叙事文学一样,正处于衰落的境况"。他回溯了自己在早期创作的作品。他甚至觉得,在那些作品中,"从来没有用文字真正的把自己  相似文献   

4.
刘慈欣,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也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第一人.其长篇科幻小说《三体》三部曲的横空出世,第一次将中国科幻带入了世界科幻文学的殿堂,让世界驻足于刘慈欣笔下宏伟辽阔的星际,流连往返于"三体"和当下两个世界,聚焦于文明背后的种种危机,惊叹于中国科幻作家奇特的想象力.通过全面梳理刘慈欣文学创作观念,以求找出刘慈欣文学观与文学实践的独到之处,以进一步引发中国科幻界对作家身份的认知以及对科幻文学归途与指向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8月23日,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这个奖项是科幻文学的最高奖项,素有"科幻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刘慈欣此次获奖,也标志着亚洲终于有作家获此殊荣。消息传到国内,各大媒体几乎沸腾了,书店里的《三体》马上被抢购一空。面对悄然兴起的科幻阅读热,我们不仅要问,我们为什么读科幻?事实上,科幻代表了人类对未来的幻想,对科技的反思。从凡尔纳的大  相似文献   

6.
《文学教育(上)》2014,(15):159-159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畅销科幻作品《三体》三部曲——《三体》《黑暗森林》《歹巴神永生》的英文版将于年底在美国出版发行。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已与国际知名的托尔公司完成了《三体》英语版全球出版合同的全部签署程序。《三体》三部曲是刘慈欣的首部长篇系列小说,被称为是一部想象中的未来史诗,作品以恢弘大气的笔触描述了地球文明以外的“三体文明”。该作品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相似文献   

7.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涉及多种灾难,如科技灾难、自然灾难、战争灾难。这些灾难在刘慈欣的笔下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刘慈欣的科幻灾难书写沿袭了中国文学书写灾难的情感倾向,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科幻灾难书写。刘慈欣执着于灾难书写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河南地域文化中灾难历史的影响,二是中国文学传统的传承,三是刘慈欣的个人灾难经历。  相似文献   

8.
电影《流浪地球》和《乡村教师》的成功让作者刘慈欣引起关注,统编语文教材编写组专家在此之前就颇具创造性、前瞻性地把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选人初中语文教材,将科幻带入初中生的学习与生活. 刘慈欣起初是山西娘子关发电厂的一位普通工作人员,他从小阅读的无数科幻作品在这个闭塞落寞却处处映着刀光剑影的大山中发芽.1999年4月,...  相似文献   

9.
<正>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了2015届雨果奖,这在不少科幻文学家以及评论家看来,将使得一个世纪前就已在中国诞生的科幻文学进入加速发展期。但刘慈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科幻文学还在发展阶段。向更多的人传递科学知识,希望人们更多地关注科学技术,这会是我目前的作品相对永恒的一个主题。我认为,中国需要第二次文化启蒙,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思维,中国还远远没有到反思科学技术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刘慈欣与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慈欣为当今中国科幻文学带来了古典主义气息。但刘慈欣的古典主义,与西方科幻小说黄金时代、苏联科幻乌托邦科幻小说风格都有不同。在强化叙事速度、强化父子关系、强化科技美感几个方面,刘慈欣的小说革新了古典主义的各个侧面,形成中国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的新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自2015年刘慈欣凭借《三体》荣膺雨果奖以来,中国原创科幻作品的海外传播持续受到关注,具有打破长期以来由西方主导的主流科幻体系,反哺世界科幻之势。而“中国意象”作为中式科幻的一大异质因素,极易影响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判断。本文以《三体》为例,从语义、文化和读者反应层面探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科幻小说中的“中国意象”的译介方向,以期助力中国科幻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当代学生》2016,(Z1):21
《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刘慈欣著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书中选取的篇目,均为刘慈欣的经典作品,其中多篇小说曾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代表了作者的创作水平,很多作品中能看到后来《三体》的影子。而书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或猜想,则由理论物理专家李淼加以通俗易懂的精彩解读,我们或许能够从中更  相似文献   

13.
流浪地球     
<正>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是一本短篇科幻小说集,作者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第73届“雨果奖”(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的获得者—刘慈欣。本书一共收录了包括《流浪地球》在内的11篇短篇小说。其中的《流浪地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太阳即将变成红巨星,太阳系里的行星都将遭受灭顶之灾,人类启动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地球发动机,将整个巨大地球环境圈化为移民方舟,准备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国内掀起了科幻文学热,这背后的功臣,一定少不了刘慈欣的名字。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2》上映,作为“以一己之力把中国科幻拉高到了世界级水平”的科幻电影,它的成功不仅源于特效出众,更得益于“流浪地球”这个绝妙的故事内核。要学习科幻故事写作,当然要借鉴、学习这种顶尖的作品了。  相似文献   

15.
你好,雨果奖     
<正>北京时间8月21日上午9时,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会展中心举行。继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之后,80后中国女作家郝景芳凭《北京折叠》获得201 6年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提到雨果奖,有人可能会首先想到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继而疑惑:雨果如何与科幻扯上了关系?雨果奖到底是个什么奖?  相似文献   

16.
刘羽 《高中生》2015,(1):19
刘慈欣,中国作家富豪榜当红作家,当代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其代表作有《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和"地球往事三部曲"(《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及《三体Ⅲ:死神永生》)等。1985年,刘慈欣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电工程系毕业后,一直在山西娘子关发电厂工作。"我觉得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在刘慈欣看来,他就是一名工程师,每天朝九晚五,下班后回家给家人做饭。在科幻小说读者的眼中,刘慈欣是"神一般的人物",是他们  相似文献   

17.
"陌生化"理论与科幻文学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是这种类型文学最突出的特征。但是放在世界科幻小说界,中国的科幻小说由于自身独特的发展历史,造成了中国科幻小说一直以来对民族国家复兴和发展的焦虑,因而很难仅仅做单纯的科学幻想。而且中国的科幻小说作家们也很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将自己设定为英美科幻文学中一种"陌生化"的存在。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选用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作为分析的文本,来探讨其陌生化叙事下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科幻小说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力,对人类社会、对科技发展进行反思的平台。近年来,以刘慈欣、郝景芳等科幻作家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在海外逐步获得科幻界的认同。刘慈欣和郝景芳分别获得了科幻界"雨果奖",他们的作品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美国、欧洲及其他国家出版发行。为了使情节更生动,同时让科幻小说中的描写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中国本土科幻小说都会带有一定比例的文化负载词。如何将这些文化负载词译入目标语,使之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接受,是科幻译者在翻译中面临的难题。但是,国内对科幻小说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非常少见,而且多集中于研究刘慈欣的长篇小说《三体》。本文将以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目的论作为指导,在其观照下尝试探讨刘慈欣短篇科幻小说中的负载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9.
非典型……     
肖清扬 《同学少年》2008,(12):48-48
非典型文学也许你知道阿来,是因为《尘埃落定》,因为一个极有分量的文学奖。然而你大概不知道阿来也是《科幻世界》杂志的主编。幻想文学,包括科幻和奇幻,在很多人眼里一直被视为文学的"旁门左道"。于是,一个主流文学家投身科幻,似乎成了—件奇怪的事。  相似文献   

20.
文学期刊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当代文学期刊不仅能及时地为作家提供刊发新作的场地,而且还将全国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家加以集中有序的管理,以建立有着统一路线的文学格局。创办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人民文学》即是当代文学期刊的典型代表。1949-1955年即"双百方针"之前的《人民文学》为贯彻执政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而呈现出主流叙事的基本特色,它严格遵照体现国家主流意识的办刊原则来保持它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基本风貌。《人民文学》对其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守是通过其号角式的时政性理论、旗帜式的主旋律创作与长矛式的运动化批评来实现的。主流叙事是双百方针之前的《人民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话语形态,这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掌控和指引文艺刊物的直接效应。《人民文学》在引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主潮的同时体现了建国初期的时代氛围对它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