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4期"教材研讨"栏目中刊登了黑龙江大庆市第十六中学赵继全老师《〈逍遥游〉不宜作为高中讲读课文》的文章,笔者对其中观点持不同意见。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和赵老师商榷。第一,文中第一点理由是"缺乏‘例子’之实",说"课文涉及的许多词语都不常用,文言知识基本无法迁移",所举之例仅仅是几个通假字而已。笔者却不这样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必修五《逍遥游》,节选于《逍遥游》"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第一章节。对于习惯了短小质朴,语言流畅的其他诸子散文的同学们来说,充满了奇特想象和浪漫色彩。汪洋恣肆的《逍遥游》犹如天外来客一般,即使疏通了字词,仍然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可当我们如庖丁解牛,抓住关键的整体架构,砉然解开,层层剖析,看似费解的文章,细细读来却别有味道。一、层层推进的三"笑"在熟读课文,疏通了文言字词后,同学们理解了文章大意。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发现这篇课文的显著特  相似文献   

3.
《逍遥游(节选)》是高语第四册中的课文,作者是庄周。从教材的编写思路看,编者是想让学生“提高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见单元提示)。但笔者认为《逍遥游》不宜作为高中讲读课文。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4.
《逍遥游》是庄子开篇之作,是庄子思想的核心。首先对"逍遥游"本义及引申义进行阐释,从"逍遥游"自身的内涵对庄子思想进行一个初步理解。其次论述了"小大之辩",只有理解"小大之辩"的真正含义,才能进入庄子"逍遥"的境界。因此,小大之辩是"逍遥游"的前提。最后进入"逍遥游""无己""无功""无名"三境界。达到三境界,就最终达到了"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希望通过对"逍遥游"的阐释,让人们解除心灵的羁绊,重新找回内心自由而宁静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方茹洁 《学周刊C版》2019,(3):124-125
阅读是语言理解的基石,也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读是很重要的。一篇课文学生虽然会读,但对课文的内容却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包括对文中所透露出的信息的理解、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以及对写作手法的理解等,要达到对文章的透彻理解,非下苦功夫不可,无捷径可达。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节选自《逍遥游》。《教师教学用书》对其内容结构的分析存在较多问题.通过研读课文,揣摩分析,理清结构层次,辨析文章内容,使教学更符合文章原意,思路更清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7.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浅显易懂,学生通过自读对该小说的三要素能够准确把握。不少教师在学生已知的内容上"上穷碧落下黄泉",却忽视了"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课题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把一篇文章的题目说成是文章的"窗口",从"窗口"突破更易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和旨意。教师应从强调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析题目,从中找出文章主旨;紧扣主旨,培养创新思维几个方面导入教学。  相似文献   

9.
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学生阅读一篇课文,能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到文章意涵,而有些学生读几遍课文,却把握不了文章要旨,感受不到文章意蕴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学生善于"咬文嚼字",能抓住文章字眼、词眼等关键词句进行品味、揣摩、欣赏。"咬文嚼字"是语文阅读的一项基本功,能让我们通过字词将文章读形象、读生动、读厚重,从而品赏出文章之美。一、咬文嚼字,边品味边阅读文章旨趣往往蕴含在字里行间,有时甚至体  相似文献   

10.
陶然 《现代教学》2013,(10):77-77
这是一本关于课文作者的书。课文作者在学生心中多半是十分遥远的人物,一些教师也不大关心作者,讲授课文时虽然知道"知人论世",但介绍给学生的也只是"百度百科"上的一些常识。本书作者冯渊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多年,后又担任语文期刊编辑、语文教研员等职,他有着较好的文学修养,这本书收集的是他近年来发表在各种杂志的关于课文作者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于读者深入理解课文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1.
"举一隅"而学生能"以三隅反",这是阅读教学中的理想效应。但实际教学中经常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从文本的"可讲处"到"可衍处",什么都教,实则什么都没教会,课文的教学价值未能彰显,更谈不上"反三"。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出发,从文本表达增值点、阅读能力生长点、情韵魅力共鸣点,精选体现课文独特的教学价值的"一隅",用足用好,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感受与表达能力,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吃透"两头":一头是"文本",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一条指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开展对话;一头是"人本",能始终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吃透两头,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自觉地将"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求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来拜读了余映潮老师的《把浅显的课文教得深厚一点儿》,①颇有同感;语文教材中确实有着一些甚为浅显的课文,需要"深教".但与此同时,也引起了我们的逆向思考——我们不能无视那些对相应学段的学生而言内容过于深奥的文章,即本文所说的"深文",对这类"深文"如果也是"深教",难免会让学生"消化不良".因而不揣浅陋,从"适度"的角度考虑,探析"深文浅教".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阅读教学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构。教材按照双线结构编排课文,每一单元的编排都包含了大致相同的内容主题和语文素养训练点,因此每一单元的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都是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赵丽君 《天津教育》2020,(5):153-154
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新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文章贴近生活,文质兼美,不仅是学生的好读本,更是学生课外练笔的好范例。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课文为范例进行课外练笔的写作训练,取课文之法,用课文之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学习文章的布局谋篇,学会多种写作技巧,真正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乐于思索,乐于动笔,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初一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抓住文章中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捕捉"文眼",只要让学生捕捉了"文眼",就能深入探索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7.
正"长文",顾名思义就是篇幅较长的文章。相对于一、二学段中的课文而言,这类课文不仅篇幅较长、自然段较多,而且含义深,这样的文章我们称它为"长文"。这类文章在第三学段开始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长文短学"就是借助课文这样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篇幅较长、含义较为深刻的文章时的可操作、实践的方法,为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做好准备,也为学生今后的自我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时最多,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为主。课堂上,教师注重于繁琐的教学内容分析,这看似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但实际上,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却没有明显的进步,这样的阅读课是在"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反之,学生通过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听过几节公开课。教师们放手让学生活动,启发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突出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但也有一些意外,一位教师一开场就鼓励学生任意选读课文语段,喜欢哪一段就学哪一段,哪一点印象最深就谈哪一点。结果学生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却少有触及课文精髓的"真知灼见",那些肤浅而零乱的提问也干扰了教学重点的把握。还有一位教师在让学生"用2分钟快速浏览课文"后就转为讨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语文要在"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但要正确领会课文词句的含义,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而且还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让学生从作品展示的审美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获得美的享受。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我认为,教师要指导学生"美读",引导学生"美思",方能达到"美育"。"美读"是获得文章美感的重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