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荣 《教师》2011,(10):128-128
中国古代的咏物诗,其所咏之物,都表现了一种诗人的精神,诗人的每一种精神都有庞大的民族文化作其支撑。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是诗人们喜欢歌咏之物,诗人歌咏菊花,其实是在歌咏诗人主体。因为在菊花身上,集中了中国古典诗人的穷达观、进退观、显隐观,也承载了我们炎黄子孙的美好品质、崇高精神和心灵憧憬。  相似文献   

2.
诗和诗人都是自然的产儿,他们诞生于自然,生存于自然,自始至终地参与并决定着诗的发展,诗人是第一个向人类描绘自然的人,有人讲“散文是人为的,诗却是自然的”便证明了这种关系.但诗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开始把自身和自然的割裂表现得愈加明显,人逐渐取代了自然而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文化的圣地,学校文化底蕴的深厚程度和学校的亮点都会因学校文化传承轨迹的不同而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积淀。如何传承学校文化,使学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我认为,就要在积淀学校文化的过程中,着力锻造学校精神,着力弘扬学校精神,用学校精神引领教师成长,用学校精神凝聚教师力量,用学校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形成“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4.
诗人刘海潮的散文诗集《谁领我走过那个村庄》为我们重构了一个心灵、文化、精神三合一的乡土家园——"那个村庄",它是诗人怀乡情结书写的诗性之根。对于乡土家园的重构不仅是我国古典诗歌"乡愁"美学传统的一种延续,而且折射出了当代人普遍存在的由双重生命节奏形象所引发的文化对抗。作为一种具有宗教感和慈悲心的柔化表达方式,这一选择性的批判力量使我国传统文学中农耕文明的诗意塑造这一主题具有了悖论性的美学特质。这实质上是后现代以来文学艺术为了克服现代文明中过度膨胀的理性生命节奏所塑造的文化霸权而采取的自我救赎方式。  相似文献   

5.
作为写作现象的“流浪”,大体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指游历行为本身,另一种表达叫“行万里路”,二是指一种失“根”后的习理状态,对于写作来说可称之为“流浪意识”;三是指一种逃避方式,本质上即是、自我放逐”,远离主流化中心,走向生活边缘,也正是这些内涵将诗悬置于现实生活之上,使诗人游离于常态人生之外,流浪成为诗与诗人最具特征的外在形式,诗人因流浪而获得一种特殊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赋予作品以苦难和勇毅双重品格,诗人在黑暗中摸索,坚定而执着,最终凝聚为永恒的诗魂,这就是诗和诗人的神圣力量。  相似文献   

6.
禅宗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一经诞生,便与中国山水诗给下了不解之缘。在诗禅相互交替、洽融契合中,强化和浓缩了中国文化中本来就很发达的“悟”的因素,使山水诗走上前台,成为名旦,揖别了效颦自然的幼稚,出脱得令千古诗人们心荡神摇而苦苦痴迷。铃木大拙在《禅与生活》中指出:“禅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看自己生命本性的艺札”而诗歌,则是人在其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中生命意识的内敛与外释的艺术。这两种“艺术”,都属于真正的哲学意义肝的超越,都是建筑于超脱现实功利的价值体系之上、而潜入心灵和宇宙之内的艺术。最早也是最佳地以诗歌…  相似文献   

7.
岁时诗是唐诗中非常特殊的流品。唐代丰富多彩的岁时生活,是民众精神的聚焦和民众愿望的表达,也是诗人成长的文化土壤和诗歌创作的艺术泉源。唐代岁时文化的繁荣,促进了岁时诗的发达。高度发达的岁时诗,是诗人积极参与岁时生活的结果,也是岁时文化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8.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编选《校友诗选》,以纪念附中110周年校庆。在附中的历届教师、学生中,竟然有这么多的专业和业余的诗人!从19世纪“70后”的王瀣老师,到20世纪“90后”的芮雪同学,附中人写诗的历史竞然长达一百多年!这是一块诗的国土。它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中学教育的本质和附中的传统与精神。  相似文献   

9.
有人曾说:“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于物质奢华的,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相去不远了。”海子就是这样一位“让精神栖身于茅屋”的、与哲学家相去不远的当代诗人。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的存在具有二重化性质:一方面,作为肉体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受制于自然律;一方面,人又不仅仅是一种肉体存在物,还是一种精神存在,受制于道德律。肉体与精神如此不同,一旦相遇,彼此都觉得陌生。正是这样的二律背反,使人的存在便具有了悲剧意味。诗人与哲人是相通的。海子这位纯粹的诗人,像古往今来那些渴望超凡脱俗的人一样,…  相似文献   

10.
艺术素养是人的一种资质和禀赋,是超越技艺、技能层面的。艺术教育只有深入到艺术的文化层面(而不仅局限于知识层面),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艺术素养。艺术是一种文化,艺术究竟能否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入,使其变得更有力量和精神涵养呢?汉字学习可以使人在获得言语训练的同时,寻得丰富的思想和精神。艺术学习,又将对于一个人的生命和精神成长给予怎样的影响和润泽?借此,我以一种更加审慎、审美的姿态,构筑我的文化课堂。下面,我就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字的联想》一课进行教学反思,谈如何在艺术教学中寻找文化的张力。  相似文献   

11.
李白是我国唐朝以积极浪漫主义诗风闻名遐迩的伟大诗人。他豪迈潇洒,才气纵横,一生事迹及其著述如同仙花神树,幻境迷宫,望之使人心醉目迷,味之使人久而忘倦。他本身就是一首传奇色彩极浓的诗。 李白一生,活了六十二岁。从五岁到二十五岁,他在四川度过,因此四川成了李白事实上的故乡。这里,我们只着重介绍他在川的学踪游迹和他吟咏四川的诗歌,希望能够从这一鳞半爪之中,反映出这位伟大诗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诗人与诗     
陈鑫 《同学少年》2009,(8):35-35
诗人与诗,就如同说故事的人与故事。每一个说故事的人都是孤独的。因为我们孤单的时候有故事听,而他们只能对着自己重复那不知讲了几百遍的内容。诗人,同样寂寞,于是诗便成了他们的所有。他们的快乐、他们的忧愁、他们的愤懑、他们的洒脱,  相似文献   

13.
别离是人类普遍的一种遭遇,更是使人生不圆满的一大遗憾。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别离之情就成了重要的主题。别离无论是对送别者还是对远行者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类诗所表现的送行者的"怅然独归"的凄凉孤寂的身影和若有所失的怅然感受不由让人潸然泪下。而这些都是诗人有意或无意借营造氛围创设的。  相似文献   

14.
日记与诗     
任何一个学生都积累有一厚摞作业簿,我却积累了两大箱日记簿,记录我学习文化学习诗艺的作业。那些日记中有用线装书页翻叠而成的,有用香烟盒纸装订成的,也有很漂亮的硬面日记本。倘若“文化大革命”期间不被造反派抄家抄走而散失,那将是世界上最奇特的文件,记录着我生命路上许许多多场景。对我来说,没有日记便不会有我的诗。我写日记,大约从十五六岁开始的,但并不是为了要写诗要当诗人,仅仅是一种情绪一种志趣一种自尊自重的追求。还有,就SHAONIANZUOWENFUDAO2005·3是紧张而单调的战斗生活的一种自我改善。开始,主要是记学习的生字…  相似文献   

15.
费洁  陆信 《江苏教育》2022,(14):35-3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强大的文化力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肥沃土壤。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并从家国情怀、自省精神、修己内力、宽厚心怀等四个文化视角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可以达到弘扬传统文化、加快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邵洵美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个有影响的诗人,也是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和外国诗歌的介绍作出过显著贡献的出版家和翻译家.然而对于这样一位诗人、出版家和翻译家,对于他的创作道路、诗歌作品、艺术主张、出版及译著的成就与贡献,人们不是一无所知就是所知甚少.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严重影响,诗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甚至迫害,他的诗歌作品成了湮没在尘土中的珍珠,也由于我们理论工作者缺乏应有的勇气和胆识,未能实事求是地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给以正确的评价.而在迎来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黄金时代的今天,我们具有了良好的环境和所需的条件,认真地探讨诗人的创作道路、艺术成就和其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担负着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培养学校体育骨干和向国家输送体育运动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教练员是业余体校的主要师资力量,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业余运动员的成长。当前,业余体校教练员主要来自退役的专业运动员和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这些教练员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不足。由于运动员的早期专业化,他们在青少年时期难以进行系统的文化学习,  相似文献   

18.
就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学校文化场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载体。学校文化场域中作用于教师成长的力量结构包括行政力量、经济力量、家庭力量、同侪力量、学生力量及教师自我,这些不同的力量以不同的文化价值存现或制约着学校文化场域,并存在着多种文化冲突,主要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组织文化与自我文化,规范文化与经验文化等。作为价值主体的教师的专业成长,正是在这多元文化场域中根据他们在空间里所占据的位置以其或规避、或迎合、或整合等各种行为选择,不断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价值定位,以求维持或力图改变其在空间的范围和形式,由此才由一名"新手型"教师逐渐成长为"骨干教师",甚而"专家型教师"。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的身份认同出现了危机,集中表现在教师对专业人的追求之上。产生这种危机的原因是教师的公共性、人文情怀、批判精神都处于失却的状态。而教师只有通过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做社会的阐释者,做社会的业余者,才能使教师对身份有正确的认同,才能使知识分子的精神在教师身上体现。  相似文献   

20.
1."人的栖居是建立在诗的基础上的。"在海德格尔看来,荷尔德林是诗人的诗人,而"荷尔德林步入其诗人生涯以后,他的全部诗作都是还乡"。诗使我们回到故乡。而童年与故乡是相互缠绕的。故乡之所以是故乡,是因为童年时我们栖居于那里,是童年的生活使我们早期的栖居地成为我们的故乡。而童年又是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