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林 《考试周刊》2012,(76):80-81
在日语动词中存在相当一部分一个形态却有一种以上读音的词汇,不同的读音表达的意义不一样.如果不加以区别、辨析,就可能导致误用的产生。如动词“潜る”“怒る”分别有两种读音,每种读音表示不同的意义。如果不进行意义分析,就可能导致误用或者如果不了解其内在语义.就可能导致误读。尤其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语义分析的素养,必须培养学生的语义分析的意识。本文以同形异读日语动词“潜る”“怒る”为例,对其发音与语义的对应进行分析。指出对同形异读日语动词严格区分其发音与意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后项动词的语义特征对日语复合动词「V+切る」的多义性进行考察,进而探讨「V+切る」语义变化的机制。考察结果显示,「V+切る」经历了由具体的受事切断义向受事分离义,进而向受事变化终结义、施事变化终结义的词汇层面的语义扩张以及语法化后由动作终结义、变化终结义向程度极限义的句法层面的语义扩张过程。复合动词「V+切る」的语义变化机制不仅受到前项动词的影响,而且还与受事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现代汉语"来"与日语"来る"为中心,从用法和含义两个方面出发进行比较研究。现代汉语"来"与其日语中的对应表达"来る/~て来る",虽然在语法、语义上有很多相同点,但是两者并不是一一对等的关系。作动词使用时,两者都可以表示方向移动的趋向意义,都可以引申为事件、现象的出现或发生,但"来"与"来る"也有各自独特的含义。作补语使用时,从所表达的趋向意义与状态意义来看,二者很相近,但是现代汉语"来"的结果意义,是日语"~て来る"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4.
英汉“切断”事件动词的语义特征与句法行为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断"事件指使构成物体的完整材料被分离或破坏且不可还原的日常事件。作为人类社会重要而普遍的日常活动,"切断"事件对人类语言与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依据词典释义和语料库语料对比分析英汉"切断"事件动词的语义特征、词化模式、论元转换和体特征之异同。结果显示两种语言的"切断"事件动词具有共享的范畴化特征和主要义素,但在次范畴化、语义场结构和词化模式方面存在差异。同时,两种语言间这些动词在论元转换和体特征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表明此类动词的句法行为对其语义具有敏感性,丰富了跨语言的动词语义与其句法行为关系方面的研究,并为动词语义决定其句法行为的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由于其独特的语义和句法特征,叙实动词近年来引起学界关注。研究了汉英两种语言中叙实动词的语义、语法和语用特征,认为叙实动词特殊的语义结构对其句法结构产生影响。但是,通过对六部外向型汉英词典译义的调研发现,现有汉英词典未能根据叙实动词的特点呈现其语义和语法结构。从认知视角提出外向型汉英词典处理叙实动词译义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心理动词涉及到人的情感、感知和认知,情感类心理动词是心理动词中重要的一类。情感类心理动词可以按照情感状态和情感程度细分为九小类,各小类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内容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情感类心理动词以"情感状态"语义要素为核心,具有重叠性、模糊性和连续性等语义特点,情感类心理动词还存在明显的语义层级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语料的定量统计和分析,对泛义动词"弄"的发展脉络作概括描写,并从语法化和认知的角度对泛义动词"弄"语义虚化的原因作了探讨。认为"弄"语义虚化的原因是述补结构的形成与未然态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对比分析方法,考察了汉语状态动词"死"与其对应越译动词"chêt"各自在句法功能、语义功能上的特点,从而找出两者在句法功能、语义功能上的异同之处,并找出异同之处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时间副词"一直"与"从来"在形式和语义等方面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句式上,"从来"常用于否定句中,不能用于祈使句。句法结构方面,"一直"带非持续性动词、"了"和"过"均有条件限制,"从来"不能带单个动词、单音节动词、"了"、时间词和某些副词。语义上,"一直"具有"持续、客观、具时"的语义特征,"从来"具有"历程、主观、泛时"的语义特征,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二者形式上的不同。语用上,二者出现频次差异较大的原因在于后者的限制条件较多。本文还尝试从韵律角度解释"从来"句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以汉语"听"的概念隐喻分析为线索,对比Sweester(1990)的英语听觉动词语义转移的轨迹的分析,探寻汉语"听"的两条语义转移轨迹,即:⑴听-注意-接受-服从-听任-等候,⑵听-注意-接受-获取信息-允许-管理、掌控;同时分析汉语"听"的语义转移轨迹与英语的听觉动词语义转移轨迹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叙实动词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多数学者基于语料分析和对比,对叙实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认知语言学和构式语法理论的发展,本研究在构式语法理论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汉英叙实构式,并以汉英叙实动词“知道(know)”为例对汉英叙实构式框盒图进行构建与分析,尝试从理论层面加深对汉英叙实动词句法、语义、语用等特征的刻画。  相似文献   

12.
"在+处所词+Vp"与"Vp+在+处所词"是表达动作或状态发生处所时常用的句式,文章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句法上探讨了主语为受事时,这两类格式对动词句法形式的要求;两类句式是否都能在把字句中出现;动词带有附加成分时,两类句式的合法性。其次,语义上探讨了句式中动词和处所词的语义特征;语义指向和语义表达功能的差异。最后从语用上探讨了语用焦点、语用意义以及动作对象的定指性。  相似文献   

13.
黄海燕 《英语辅导》2010,(2):135-137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和认知隐喻理论为指导,对带“Upon”短语动词的语义进行认知分析。研究发现相关短语动词中有14个义项,这些义项对短语动词的语义形成与扩延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本文旨在运用扎德的模糊集合论揭示汉语中"两下"的语义模糊性现象,根据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经验图示与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范畴理论,探究"两下"语义模糊性本质来源。进而基于CCL语语料库分析动词对"两下"语义模糊性的制约作用,"两下"与"N下"的区别,并简要分析"两下"的表达作用。通过对"两下"语义模糊性的探究,深刻理解"两下"的运用,揭示汉语的柔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武林  吴哲 《林区教学》2014,(5):64-66
汉语中的"动词+名词"结构译成俄语时,如果动词后面所接名词不同,那么,动词译法也可能大不相同。基于此,从"做"的语义出发,通过对"做+名词"结构的俄译进行对比研究,归纳总结了该结构的六种俄译法,并对其译法不同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6.
许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运动在人类的思维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研究运动对于揭示语言的本质和人类认知的奥秘都有重要的意义。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学家自然会期望所有语言都有表达运动的方式,都有描写各种不同运动的方式。心理学家Miller和Johnson-Laird(1976:527)认为,运动动词是"所有动词中最具动词特征的词",是"动词中最纯、最典型的词"。这种观点的逻辑延伸就是今天所说的"方位主义"。方位主义假设,运动为其他更抽象的认知域提供了认知框架,是研究其他认知域的基础。因此,研究运动、运动动词、运动的表达方式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将首先论述运动及运动的结构,然后根据B. Levin对运动动词的划分,基于运动事件框架,探讨不同类型运动动词的语义、语用、认知特征以及运动事件的词汇化与概念化。  相似文献   

17.
汉语"出+N"结构根据动词"出"搭配的名词论元(N)不同,展现出多种语义和事件结构,原因在于名词论元具有不同的物性结构和词汇类型结构,其中包含的语义信息可以作用于动词的事件结构,拉长事件持续时间或引入新的事件阶段,最终改变其体貌性质。生成词库的多层语义结构理论(包括事件结构、物性结构和词汇类型结构等)能够对词汇语义进行深度描写,超越传统词汇语义学理论的解释范围,为一些后者无法驾驭的"出+N"结构体貌转换现象提供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借用词化模式理论和语义成分分析法,分析英汉"思考"类动词的核心语义、语义构成、语义容量和词化偏好,发现英汉语中的"思考"类动词在语义成分及结构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结论支持罗思明(2007)对Talmy词化模式的修正建议以及对英汉运动事件动词词化模式为"动作+方式+X"的主张。"核心"与"外围"语义成分的划分及其对应的词化模式对其他词类均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动词 数量短语"的语法结构关系入手,探讨动词后面的时间补语与时间宾语的区别,并分析带时量宾语的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分布特征,以及时量宾语与动词语义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题元重合是一种独特的词汇语义、句法语义乃至认知语义现象,它为语言语义研究提供了颇具新意的分析视角、分析层面和分析手段。本文首先从内涵界定、特征描写、实质分析以及概念关联等几个方面对题元重合现象展开讨论,进而基于题元与动词语义及句子结构的密切联系,以整体事件语义中的题元为描写单位和对象,从动词情景事件和动词句式两方面着手,对题元重合的语义功能表现做进一步探讨,以观照其在事件范畴语义、句式语义中的特殊地位和运用价值,借此深化题元理论和词汇句法理论研究,从题元角色解读和功能语义分析维度对动词语义问题做出新的阐释。相关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题元理论和语义角色理论本身的认识,同时对于动词事件语义、句子语义分析以及动词精细化语义描写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