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这个"例子",指导学生作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运用课文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作文这是七年级的一堂作文指导课,教学内容为作文专题"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我一改往常先讲如何写作,然后命题的传统教法,而是选择了刚学过的课文《顶碗少年》作为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更注重能力训练的完整性、层递性。温儒敏先生在谈"统编本"语文教材的新思路时指出:"关于写作教学,新教材也有改进。主要是强调读写结合。"也有教师认为课标规定的单元作文训练,是在完成单元课文教学的基础上来做的。毫无疑问,单元课文是单元作文的奠基。笔者认为,单元课文与单元作文不可割裂。"统编本"语文教材匕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单元作文大多与本单元课文紧密相关联,唯独第一单元的单元作文与本单元课文几乎完全脱节。  相似文献   

3.
一、"读写结合类课型"的价值追求语文教材是教学中的"例子",是一种范式。我们进行"读写结合类课型"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学好教材这个"写作范式",以确实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学生在阅读课文这个"例子"的同时,可以形象懂得某一类作文该写些什么,该怎么写。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学习了课文中的语段,让他们模仿课文例子,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我抓住读写训练这个环节,加强学生学习的自我反馈,带动和促进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其它语文能力的训练;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会读书和自能作文的能力,摸索出了“阅读、写作、批改一条龙”的教学程序。这一程序以改革课型结构为其基本特征,故称作“读写改三课型一条龙”教学法。我把语文课分为阅读课、写作课和批改课三种基本课型,使阅读、写作、作文批改紧密结合,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在阅读、领会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写作方法;再用课文作范文指导写作;然后通过作文批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写作规律。  相似文献   

5.
<正>刘铁梅老师痴迷阅读写作教学,在"读写结合"上颇多探索,她是我见到的少有的作文教改的思考者、实践者、引领者和创造者。我听过她四次写作课,前三次听的是她的"读写结合"课。她或指导学生"描写细腻心理",或指导学生"行文一波三折"。她立足课文充分挖掘文本的写作技法指导学生习作的做法,让我深受启发。研究"生活化作文"多年的我,对她深挖课文进行"读写结合"的思考和实践很佩服,但对她只重技法的走向又不免担心。我们的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索、改进作文教学,发现把每一篇课文当成写作的范文、让作文训练有目的有计划、给学生充足的写作准备时间、作文本采用活页样式、重视作文讲评课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的方法很多,而从课文里汲取文学的写作素养,有利于对学生的开源导渠。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纵横捭阖,通过对相似的课文情节加以比较,激发出学生的作文思维。  相似文献   

8.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指导空泛、大而化之的现象,没有很好地实现"具体化",没有真正打通作文与学生心灵世界之间的关系,导致作文外化于生活。笔者认为要实现"具体化",有以下四种策略:跟着课文学写作——实现读写结合;巧用"追问"学写作——聚焦全息观察;借助"画面回放"学写作——引发图文转换;创设情境学写作——创造习作场域。  相似文献   

9.
写作既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养蕴含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的重要呈现载体,但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一幕: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后,迟迟不动笔。面对学生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作文教学现状,新课程标准在作文目标中将作文的兴趣培养放在了第一位。作为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如何让学生顺利度过作文的起步期,让他们对写作充满兴趣,从而帮助学生踏上写作之路?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尝试采用读写结合"一课一得"的方式,即通过一篇讲读课文跟着一个写作训练点的方法,让学生每学习完一课就有一份写作上的收获,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写作兴趣,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去各个击破学生的写作难点,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一、以课文的"写作特色"指导写作方法有很多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割裂开来,根本没有意识到教学课文对于学生写作的"示范引领"作用。他的学习课文就是掌握课文内容,让学生把课文内容"肢解""化整为零",了解、掌握就行。于是只归纳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把分析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写作的重要功能给忽略了。实际上作文是对语文知识及其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教授课文分析写作特色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我们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讨厌作文,怕作文,见到作文题目就愁眉苦脸,拿起笔就感到没什么可写;有的学生废话连篇,言之无序,病句、错字繁多……这些都是作文能力低的具体表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有的放矢地抓住课文中的读写结合点,激励求异,启迪创新,培养学生作文各方面的创新能力。针对上述情况,下面我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作文能力。一、阅读教学要善于捕捉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各种写法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锤炼而成的,都是学生习作的范文。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的写作特点。例如,《故乡》一文中抓住人物特点的描写,《最后一课》一文中的"细  相似文献   

12.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小学生目前的写作现状却令人担忧。结合当下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生活实际,笔者认为充分发掘教材的潜能,对小学语文高年级课文进行文学再创作,是对作文教学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叶圣陶先生对于作文教学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他的作文教学思想对如何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文学再创作有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拓学生阅读视野,活用阅读信息,能够使学生作文神采飞扬、气象万千。阅读与写作两者是相互关联的,二者可以结合起来。然而,长期以来,一些语文教师往往将两者分离,单单依靠每两周一次的作文练习以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阅读课单纯的讲阅读,写作课单纯的讲写作,完全忽视了"课文是一个作文例子"的事实,忽略了学用结合的原则。最终导致阅读流于形式,学生作文变成无水之源。为此,如何从初中语文阅读中汲取写作营养是当前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然后重点探讨如何从初中语文阅读中汲取写作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三年级学生作文刚刚起步,仅靠每学期有限的几次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进行作文训练,找准作文训练的切入点。一、从课文的结构分析切入刚刚学习写作的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只是简单的语言片段,还没有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教师要借助教材有目的地进行作文结构的训练。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5课《赶海》的结构是典型的"总—分—总":师: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生1:我发现课文开头是歌词"小时候,妈妈对我讲……",课文结尾还是这段歌词。师:这叫做"首尾呼应"。教师解释"首尾呼应"的含义。师:这篇课文是怎么运用"首尾呼应"的?生2:先写"我"闹着舅舅带"我"去赶海,接着写"我"赶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内容空洞、语言表达生硬、缺乏个性等严重问题。尤其是考场作文,按照模式写,甚至套用他人的文章,作文多是千篇一律。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与学生单调生活有关,也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有关。有老师在课文教学中只注重课文本身的教学,文章内容和主题思想甚至写作技巧都分析得很透彻,但是只是就课文讲课文,没有跟学生的写作实践结合,学生虽然精读  相似文献   

16.
我的大作文教学观的含义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作文教学,将作文教学与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联系起来,从不同角度为作文教学创造有利条件,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写作能力。具体说就是要以作文教学为中心来组织整个中学语文教学活动。这就要求作文教学不仅只有学生的写作训练和教师的评改,还要有课文教学的紧密配合,有为提高学生文学修养水平而安排的文学作品欣赏活动以及为调动学生文学兴趣和写作积极性而组织学生自办文学小报等项目。比如说上鲁迅先生的《故乡》一课,教师备课时先得找准与作文教学的结合点——通过写人物的变化,反映出故乡的变化。然后在上课时通过分析课文中写人物的方法,比如写闰土,写杨二嫂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对比等方法,让学生明白这样能很好地写出人物的变化,有力地表现文章  相似文献   

17.
我听了不少同行的课,感觉在课堂教材教学上渗透作文教学的人不多,有的老师即使是提出了,也是在该课文结束时,略微带过。再来问学生是否在平时的写作中运用了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大部分学生觉得很模糊,他们觉得,课文是课文,作文是作文,写作方法应是在作文课上才能学到的,而不是从课文中学到的。而在初中新课标中.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联系也不太紧密,  相似文献   

18.
成也作文,败也作文,足见语文教学中作文的重要性。可是,在现实教学中,一些语文老师不太重视作文教学指导,而且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离开来,没有很好地把这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学生只能学课文归学课文,学写作归学写作,在课业负担沉重的情况下,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升。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阅读文本中的"写作资源",在阅读教学环节中渗透写作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写作,对作文的篇章结构、标点符号、用词用句都不太明白,如果这些知识都在作文指导课上向学生传授,既费力,而且收效也不大,更何况一个学期只有20课时左右的作文指导课.因此,不如借用教材上的范文对学生写作进行指导.这些课文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篇篇文质优美,是学生写作的难得范文.教师有意识地利用阅读教学适当渗透写作知识,并适时插入写作教学,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少华 《考试周刊》2014,(59):38-39
农村学生阅读量极少,写作兴趣不浓厚,作文课成了"一大麻烦"。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许多课文都贴近学生的生活,文章的选材、结构、表现手法都是学生写作的范例。教师应该更好地挖掘课文中的写作因素,充实作文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