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推动了甘肃对外开放合作发展,这对甘肃省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甘肃省翻译专业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翻译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甘肃省高校应加强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联系和互动,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师资建设等策略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师资是新办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发展是未来翻译专业良性发展和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以本科翻译专业教师为研究对象,以翻译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教师发展相关理论为依据.剖析了目前翻译教学和师资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翻译专业师资建设和发展的路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本科院校目前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新媒体时代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着实习基地建设效果不佳、师资结构比例不合理和学生学习聚焦受到冲击三大问题,文章提出了如何巧用新媒体解决相应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式进入"基本专业目录"为本科翻译专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然而,由于在专业教学经验及办学条件等方面的不足,地方性高校在本科翻译专业建设上尚面临诸多挑战。地方本科高校应明确专业定位,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学配套资源,以更好地推动翻译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强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迫切需要。然而,在当下的非用语人才的培养实践中面临着人才培养理念滞后、专业结构有待优化、学生缺乏学习自主、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等问题。为此,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非通用语人才培养需要从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持续优化专业结构、以生为本培养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破解。  相似文献   

6.
地方师院非师专业"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剖析了当前地方师范院校非师专业师资未能达到"双师素质"齐头并进,有悖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现象;提出了非师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途径,其主要包括引进高层次"双师型"人才、聘请实践型师资、着力培养年轻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为实践型教师提供教学论和教学法培训等.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高校为例,当前我国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中存在三个问题,即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设置问题,应用翻译教学创新研究与产学研深化的问题,应用翻译教学"双师型"师资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提升的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用结合广州的地域和文化与经济特色形成明确的培养目标,实现校企合作教育和企业/市场发展研究以及开发独具本校特色的产学研应用翻译教学研究,"送出去""请进来"等"双师型"师资培养与"多模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翻译作为交流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不断变化的需求,构建新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强调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应该重视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应突出实践教学,建设校内外翻译实践教学平台;不断强化双师型翻译师资团队建设,打造多元化师资聘用渠道。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对于学前教育重视意识的不断加深,相应提出了一整套严格的教学要求,这也为当前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双语师资"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与挑战。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人才队伍,必须要充分运用高标准的要求来进行来教学培养。一、当前阶段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双语师资"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一)教育人才目标定位存在  相似文献   

10.
该文主要从新文科视角下翻译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探究进行阐述说明。在当前新文科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下,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所要探索的路径十分必要,高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探索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并且结合新文科建设献言献策,在翻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做出积极的努力,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全面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探讨如何优化翻译专业硕士现有的培养模式,减少翻译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首先对于目前的翻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然后以诺德提出的功能加忠诚翻译理论模式为指导思想,从师资培养、翻译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翻译专业硕士框架下的商务口笔译人才培训效果.将对如何缩短翻译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差距,提高翻译专业硕士毕业生的未来职业竞争力,最终促进翻译专业硕士教育的良性和健康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互联网+"背景下专业建设现状以及面临的观念、内涵建设等问题,文章提出高职院校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引,校企构建"互联网专业平台",重点建设"互联网+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形式、师资培养"等内容,从而提升专业实力,凝聚"互联网+"特色,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师院校,主要以培养初高中师资力量为目标.为保证学科师资的均衡培养和发展,这些地方院校仍旧保留历史学专业.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校扩招政策效应的发挥,各地方高校面临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历史学专业遭遇招生难、就业难、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等办学困境.为此,地方院校在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同时,还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努力拓展专业生存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由于培养理念落后、师资薄弱、实践环境匮乏等因素,地方高校翻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人才培养中的“软肋”.通过介绍实践能力的内涵,探究地方高校翻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翻译师资培训,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和“第二课堂”活动等对策,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前法律翻译人才的培养存在对通识教育和人文素养重视不足等问题。本文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尝试构建新时代背景下国际经济文化和商贸交流所需要的、能应对多语言、跨文化语境下法律实务所需求的法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法律翻译人才的"全人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法律翻译人才培养的"全人教育"课程模块、"全人教育"的法律翻译人才培养师资保障。本研究以期为高等法律院校的法律、外语及相关专业在法律翻译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朝鲜语翻译专业建设起步较晚,短时间内的学科探索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提出给朝鲜语翻译专业发展提供了鲜明的导向。本文基于当前朝鲜语翻译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结合新文科建设理念,探讨了未来朝鲜语翻译专业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朝鲜语翻译专业发展及朝鲜语翻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异,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异。情景认知理论是当前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热点,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将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能力,是解决"高分低能"人才培养弊端的有效途径。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应在情景认知理论视角下,调整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应用型翻译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双师型”师资建设问题已经不仅仅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专属研究范畴,随着社会对所需人才实践能力的注重和对人才水平与社会无缝接轨要求的普及,作为人才市场供应链主要环节之一的高校也开始本着以就业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原则积极开展“双师型”师资建设。作为最为实用型的外语专业方向之一的商务翻译专业也在探求一条适合本专业向实用型专业转换和发展的师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时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社会对高层次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本科翻译专业(BTI)自2006年设立以来,培养了大量的学生。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和正确翻译观的学生,是各培养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BTI学生理论素质培养,针对当前出现的对翻译理论的轻视、翻译专业师资的缺乏以及课程设置的现实困难,提出应重视翻译及相关理论、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并建立合适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建设急需陕西省建立高层次翻译人才的储备队伍,同时对于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更高的及全新的要求。本文首先通过访问、调研的方式,总结、了解了当前翻译市场需求,调研对象为翻译公司及翻译活动的承接政府部门与相关企业。接着走访省内设有翻译专业的高校,与师生座谈,参与听课,与仍在校的学生及已毕业的翻译专业学生交流,了解目前高校翻译人才培养主要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差距。通过数据、意见的收集与整理,探索课程设置、实习时间分配、专业导向等层面,探讨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翻译人才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