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味"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意在进一步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性质,提升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实践的分量,从而提高课堂效益。一般来讲,"语文味"的产生及浓淡主要看课堂中是否进行了一定量的"从读悟写","从读教写",也就是说要看进行了多少"为什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做到"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直在孜孜追求师生互学的状态,力求把语文课"烹饪"出浓浓的"语文味"。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中年级语文课本写人记事类的课文来点击几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语文味"这三个朴实而厚重的字眼,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然而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语文味"这三个朴实而厚重的字眼,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然而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促进语文味的生成,确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就语文课堂如何生成"语文味",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5.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味"在我国学术界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广东深圳的程少堂先生。他认为"‘语文味’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语文味是对异化的语文教学现象进行的改造性对策,是对语文美学境界的一种现实追求.  相似文献   

7.
这些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我们也应该承认,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从教学效果上看.问题主要是学生的语文水平不高。考入大学的学生,在成绩上应该是位使者,但不少人还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多数人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不过关,甚至中文系的学生也是如此。从教学改革上看,问题主要是"提法"多、"模式"多、"方法"多,把教师们折腾得无所适从。在这些年,各种"提法"此起彼伏,层见叠出:"谈话法"变为"启发式","讲读法"变为"导读法","语言训练"变为"思维训练","语言教育"变为"言语教育";高等师范的《语文教材教法》变为《…  相似文献   

8.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首倡"语文味"教学的程少堂先生对"语文味"的内涵有这样精辟的论述:"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的品味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相似文献   

9.
<正>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作为母语决定了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教师如何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让课堂散发"语文味"?一、在"读"中体现"语文味"  相似文献   

10.
<正>程少堂先生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怎样营造浓浓的语文味的课堂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味",是现代语文教学中比较关注的一个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课应该有"三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另一个特级教师王爱华,则将"三味课堂"作为研究的课题: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在《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中  相似文献   

12.
好课三味     
长话短说,开宗明义,我觉得好课得有好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 第一味是"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那么,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侧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相似文献   

13.
"语文味"的概念是深圳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语教研员程少堂老师首次提出的。他认为:"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感。"应该说,"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剥开文字的外  相似文献   

14.
郑道林 《学子》2013,(8):21
"语文没意思。""语文课没味道。"学生如是说,教师亦如是说。因此,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即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这一理念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广东深圳市教研室的程少堂先生。他把"语文味"概念的内涵界定为:"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体现语文素养,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的。从分析什么是语文素养入手,指出语文教学应通过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勾画、批注书写的"写味"体现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味"既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更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要想上出语文味,教师先要走进课文,在课文中尽情地领悟语文味,再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将"读""品"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性和美好的情操及作者深邃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课堂应该根据"返朴归真、回归本质、铅华洗尽、回归传统"的原则,着重致力于开发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深厚地课堂"语文味"是现代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层次。在课堂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爱上中国文化,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体现在哪里?单纯的体现汉语言的魅力是不够的。经过多年小学语文的教学,我认为"语文味"应该具有"五味"——趣味、文化味、文本味、品味、生活味。  相似文献   

19.
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语文味”这三个朴实而厚重的字眼,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然而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促进语文味的生成,确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就语文课堂如何生成“语文味”,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20.
"呼唤本色语文,追求语文本真","用语文的方式教学语文","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些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就抓住"语言"这个核心,在教学中也会有偏差。其主要体现在过多地注重于语言内容与情感的感悟与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中哪些地方深深打动了你?"诸如此类的问题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