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位于礼嘉镇政平,始建于1911年。学校领导、教师励志耕耘,开拓创新,使学校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教学传统,曾连续十三年被武进市(区)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成为同类学校的佼佼者。2008年晋升为江苏省优质学校。  相似文献   

2.
《北京成人教育》2009,(3):F0002-F0002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位于礼嘉镇政平,始建于1911年。学校领导、教师励志耕耘,开拓创新,使学校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教学传统,曾连续十三年被武进市(区)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成为同类学校的佼佼者。2008年晋升为江苏省优质学校。  相似文献   

3.
紧随当前教育模式改革的新步伐,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当今的教学实践中愈加突出。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实践更应凸显人性化教学,营造更加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汲取知识营养的同时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完善自己的人格。摒弃单一的教育模式,响应国家素质教育号召,增强个人素质教育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深入发展人性化教育理念,为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校长办学思想的高度决定着学校的发展高度,办学思想的贯彻程度决定着学校的发展速度。所以,校长既要志存高远,又要勤勉务实;既要当名师,又要造就名师,在实施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5.
一、发掘人文因素,陶冶人文情怀语文是一门充溢着作者的思考与审美观念、饱含着浓厚人文情怀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见解与看法。这些情感都蕴含在优美而简洁的语言文字当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披文入情,让学生徜徉在由情感语言文字构筑的心灵世界,达到陶冶学生的性情、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目的。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朗读、默读、小组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等,让学生进入课文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数学教育带来无限生机.<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知识、能力与情感三维目标,同时在评价建议中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词汇之一,教育部新闻中心主任王旭明指出,教育应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最,教育工作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实践者,教师理应实施和谐教育,创设和谐课堂,以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代教育核心理念,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科学课堂教学更需要充满人文气息的氛围,让人文的阳光照进科学课堂。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营造和谐宽松的人文氛围、挖掘科学探究的人文内涵、建立人文关怀的评价体系三方面阐述如何构建人文化的科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识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课程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音乐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更密切地联系个人成长环境,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新课堂上,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应当使他们有怎样的收获?我想,除了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明确指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过程的体验,还是情感的培养,其终极目标在于培养人,发展人,完善生命,提升内涵,  相似文献   

12.
谢林燕 《中国德育》2006,1(12):78-79
今天的课堂正在悄然变化,寻找儿童、学习者和成人、教师以及经验、生活和知识、技能之间的平衡,寻找道德和知识、智力和情感、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平衡,成为建构有意义课堂的实践着力点。开设“道德课堂”栏目,呈现诸多原生态教育情境以及相关教学设计,意在聚焦课堂的功能变化,回归对课堂道德本质的理解,探索儿童道德生长的课堂学习机制。我们的信念是:课堂是道德的时空,课堂是学习道德的场所。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学者H&#183;G&#183;吉诺特曾多次强调要重视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教师有一项功能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创造有情感的学习情境。这是任何精细的机器都永远无法代劳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要想创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首先必须要尊重学生,要学会运用艺术的语言。其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思想、  相似文献   

14.
张海洁 《文教资料》2011,(31):149-150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心理体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政治理论和学生的人生、生活结合起来,让教师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实施人性化教学,激活政治课堂,成就课堂精彩。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增强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中学生中频发自杀、校园暴力事件,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在叹息他们"漠视生命,无视法律"的同时,更应重新审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摒弃单一的知识灌输、理论说教,关注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探寻人生意义,健全与完善人格。道德与法治各年级课程内容设置注重将道德与法律有机结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和谐,就是要以和谐的理念设计语文教学,从而让师生在合作交流中互动,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背景下,完善生命的历程,实现生命的价值,促进生命的成长。和谐的语文课堂,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形成,更多的是学习动机的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个性品质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校园的和谐,是人文精神的最好体现.本文从"人文精神"课题的构建和研究,"学校特色"建设的深入实施,"课堂观察"转变教学、教研方式,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和谐校园的人文课堂与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上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教师应设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平台。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可从创设情境、挖掘文本、拓展延伸和言传身教四方面入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发掘出课本自身所固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目的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道德情操为蓝本,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9.
任云霄 《考试周刊》2010,(43):57-58
人文主义不再是仅存于书本上的美好远景。大而至于治国方略.小而至于人际交往,人文的光芒正在温暖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