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服饰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最为直接的实用艺术之一。社会发展到今天,服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御寒遮丑的功用,而成为一种品位、一种境界的象征。服饰同时也是人生教育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它最能体现出一个人对美的追求和感悟。各行各业几乎都对服装有一种约定  相似文献   

2.
有史以来,人们就在关注着自身的美化,无论处于怎样的社会环境,服饰始终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追求美似乎是人类的天性,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性格及爱好不同,对于美的追求也有所不同而已。 人类最早穿戴服饰是因为御寒、遮羞,还是美化呢?这是个众说纷纷、莫衷一是的问题,古今中外,都无法取得统一。从西方《圣经》的故事中看,穿戴服饰似乎是  相似文献   

3.
服装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随着人对美的不断追求,服装已不仅是为了遮体、御寒,已发展为具有多种功能,并不断融合人类智慧、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体。面料、款式、缝制、辅料、装饰等都随着人类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图案与服装的结合体现了人对服装美和服饰美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服饰不仅能为人类御寒、扮美,而且起着不同族群间以及同一族群内部不同社会地位和角色的标识作用,具有社会契约作用和规范控制的社会功能,成为指示或约束人们行为的指号。在壮族传统社会里,服饰具有辨族别异的族徽功能,起着社会角色的标识作用,也是地位等级的象征,成为标识人的社会地位、角色、等级的一种符号。  相似文献   

5.
服饰具有蔽体御寒、审美、职业、身份地位、教化等多种功能。士人作为中国古代等级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阶层,其服饰表现出更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士人的服饰强化了其身份认同,反映出士人对儒家道德伦理的尊崇以及对儒家等级制度的自觉维护。  相似文献   

6.
浅谈宋代服饰的民俗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服饰已超越其遮羞蔽体、挡风御寒的实用功能,成为一个时代社会制度、生活习俗、审美风尚的物化载体与表现方式。宋代,在理学的影响下,其服饰以儒朴、保守以及崇尚自然的特点,反映出了宋代社会的风俗。  相似文献   

7.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热烈追求,没有不想通过衣冠服饰来美化自己的。问题在所爱的是否美,年轻人又应该怎样装饰自己才算美。为什么有的人并不着意修饰,淡妆素裹,却显得素朴自然,落落大方,看了叫人舒服,有的人尽管重粉艳抹,一味怪、奇、贵,反而叫人反感呢? 人对自身的装饰,主要指的是衣冠、服饰、美容、发式之类。它作为一种美的创造活动,并不是人类一开始就有自觉意识的。我们的祖先原始人曾经有一个漫长的阶段,还不能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身。他们用树叶、兽皮包裹身体,为的是御寒、遮羞,用植  相似文献   

8.
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师范院校教师注意服饰美的培育,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服饰美从其内蕴看,包括色彩美、款式美、品味美及个性美;从其培育看,应遵循简洁清新、端庄雅致、整体和谐、协调装饰、兼顾举止等原则。  相似文献   

9.
满族服饰是中国服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的民族地域、款式结构、材料工艺、色彩纹案、融合传承等特征,分别显现出和谐自然之美、华丽庄重之美、繁复精湛之美、明快雅致之美、中和厚重之美,对中国服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论述服饰美的概念、内涵和特征,指出服饰美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是服饰美之表象,内容才是服饰美之灵魂,形式服从于内容。服饰的形式美和内在美相统一,使得视觉语言得以反映审美需求,共同传达美的讯息。同时指出服饰美的两个特质:1.服饰美依附于人体;2.服饰美的传达由着装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审美交流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上海教育》2015,(7):90
美一旦被唤醒会自然生长蔚然成风清澈人的眼睛净化人的心灵变化人的气质现在的校园,往往缺乏一种熏陶,或者一种浸润,那就是缺乏美的教育,忽略了一个人在青春的时候正在养成的美的意识。伊顿纪德品牌以美丽校园服饰为载体,传播一种美的情愫,唤醒学生心中的审美知觉,潜移默化学生的精气神,让教育的边际不断扩大,美的追求不断延伸。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服饰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而丰富提高,终为中华民族上国衣冠、文物制度奠定了基础。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传统的华冠儒服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服饰除了蔽体御寒的实际功用外,也是身份尊卑的外显标志。近代以来,中外交流不断加强,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人们日常须臾不可离身的服饰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服饰,是衣着穿戴的总称。主要指人的衣袜鞋帽,也包括佩带装饰品,随身使用之物。服饰的作用,不仅仅是遮身蔽体,御寒挡风,也不止于打扮美观,反映一个人的爱好情趣,在历史的长河中,它附着于一定的时代,一定的人物,是时代与灵性的反映。每一个时代的特征,都是通过一定款式的服饰,体  相似文献   

14.
彝族服饰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观念习惯、深层心理积淀等等,都在服饰中得到体现.彝族服饰作为彝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自身具有独特的形式美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图纹--和谐自然之美的表现;款式--古朴庄重之美的彰显;色彩--庄严肃穆之美的积淀.  相似文献   

15.
服饰是人们衣着穿戴的总称,主要指人的衣帽及所佩戴的饰品等等。服饰不仅可以遮身蔽体,御寒挡风,扮靓人的外貌,某种程度上还常显现着一个人的个性爱好、身份职业、经济状况及社会地位等。因而,自古以来人们都习惯于以貌取人,凭衣看人。  相似文献   

16.
服饰是文化的化身,气质的浓缩,身份的象征。而服饰的审美元素包括了色彩组合之美、造型风格 之美、材质图案之美、工艺制作之美、缺陷掩饰之美、整体搭配之美等,服饰的审美应融合服饰、穿衣者、看衣 者三方面,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目标,这样人人均可成为主宰自己个性,把握潮流命脉的服装设计师。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对美的追求上有其特殊性,把握他们服饰审美的特点以及他们的服饰审美心理,在注重知识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分析能力,美的表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  相似文献   

18.
服饰是比较直观的醒目民俗风情之一。一个民族或某一地区的服饰,也同其它民俗风情一样,既反映了传统的历史文化特征,也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中形成的,并显示了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服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关于服饰的起源,学术界有“礼貌说”、“装饰说”和“护身说”等观点。多数学者认为,人类历史的早期,古人类在与大自然斗争中,为了御寒、防晒、防蚊虫,身披  相似文献   

19.
仫佬族服饰保持着一种与世无争的朴实特色。通过研究仫佬族服饰的服饰面料、服饰款式、服装图案和服饰色彩的特色,了解仫佬族服饰的质朴美和艺术美。  相似文献   

20.
《诗经·国风》中描绘了许多性格鲜明、内涵丰富的男性形象,这些描绘以“德”为评判标准,侧重孔武有力的外在描写,注重威仪之美、德行合-的形象塑造,显现出其对宽厚仁德品质的推崇.男性形象的描绘有其特定的尚德和田猎等文化成因,寄寓了作者对男性群体特征的审美趋向与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