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妇女观的衍变中国传统女性文化观念的糟粕在近代的变化,主要体现为近代中国人对封建社会妇女陋俗文化观的批判与否定,直至部分被抛弃;与此同时,进步的女性文化观被传播和高扬,以致在中国人心目中得到某种程度的确认。实际上,乃是以缠足观、自立现、女学观、贤妻良母观为内容的一系列女性文化观念的新变化。(-)缠足现维新时期的康有为极力反对缠足,其妻女也不缠足,他指出缠足除了使中国成国际的笑柄外,也是使国家衰弱的重要原因。种弱而国必弱,妇女因缠足而弱种,则国家之颓败是可想而知的。从另一方面来说,经济为民富强之…  相似文献   

2.
缠足这一沿袭千年的习俗被视为是对中国女性最大的戕害。然而,这一让现代人无法忍受的"恶习"在当时来看却是相当地深入人心,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它都影响着主流文化对女性的审美,甚至左右着女性在婚姻市场上的地位,吸引着女性投身于对缠足美的追求。19世纪末兴起的反缠足运动,并非一帆风顺,其主要阻力不是来自男性,而是来自缠足女性。直至20世纪30年代,仍有不少女性坚持缠足,反对放足。女性对缠足习俗的坚持,并不是完全出于对以男性为中心的审美文化的迎合,而是她们的一种自我追求,充分体现了缠足女性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闺塾师》基于对"五四"妇女史观的反叛与修正,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上层社会中的"才女"为研究对象,引述大量女性话语,罗列众多社会现实,通过对"缠足"、女性教育、才女文化等问题的深入细致分析,论证了封建社会女性并非都是受害者形象这一全新观点。本书从女性视角出发,发掘历史中女性自己的声音,给予当事人评价社会与处境的权利,为女性研究、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视角。作为新生事物,《闺塾师》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4.
缠足文化历来是传统女性研究中受到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关于缠足的产生,固然有社会层面的客观原因,但其后来的广泛流行也有女性自身的主观因素。本文旨从缠足文化中所反映的女性审美依附性和从众性心理对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研究者基本上是从阶级分析的角度来解读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笔者试图从女性民俗的视角出发,考察春宝娘是如何在典妻的民俗下被不断地塑造和加固性别角色及遭遇权利的不平等性,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又是如何通过民俗被合法化,但女性又以自身的丰富性和辩证性抗拒着凝固为绝对法则的民俗陋俗。同时,也看到作者的男性身份使得文本并未完全表达出女性在典妻民俗下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6.
冯骥才写《三寸金莲》,将束缚中国女人一千多年的“缠足”问题重新摆在世人眼前.书中,戈香莲的一生赚人热泪;书外,“缠足”这种文化现象引人深思.本文以“缠足”的简介引入,把男性和女性分别比作“周瑜”和“黄盖”,引用出土文物材料和学者研究,尝试以此表达女性在“缠足”中的被动地位.再用“缠足”和“放脚”之争作背景,“缠足”和“束腰”作对比,希望从古今、中外的角度寻找文学之根.提出“文学之根”在于人类的基本诉求,呼吁建立平等、健康的当代审美观.  相似文献   

7.
《邢台学院学报》2015,(3):128-130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中包含着浓厚的男尊女卑的特点。女子缠足是传统的女性道德观的重要内容,而这样的女性文化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女性长期处在被歧视、被玩弄、被奴役的地位中。当缠足使女性在精神、心理以及肉体上均受到严重伤害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封建陋俗。此间,虽有很多人对此鸣不平,但终究未成气候,直至近代提倡男女平等,根据地和解放区对缠足陋俗大行批判和改革,最终使缠足陋俗走向了灭亡。  相似文献   

8.
“缠足”与“反缠足”是中国近代以来比较纠葛的一个话题。前资本化时代,男性以自己的价值观规训女性双足,使之成为男性身体的发泄对象,成为男性控制女性身体的工具,成为男性的性玩物。资本化时代,国民社会意识发生变化,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社会理念,以西方的价值观、人权思想来改造中国社会,改造中国国民身体,规训国民道德及其意识,终将缠足陋习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相似文献   

9.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志士在城乡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不缠足运动。《湘报》作为湖南维新派的喉舌,对倡导女性放足更是不遗余力,刊载了大量的关于推动女性放足的论说、文告、章程和启事等。这些文章探讨了缠足之源、缠足之害、禁缠之难和禁缠之益。  相似文献   

10.
女性缠足之风由来甚久,小脚女人是封建男权主义的附属.缠足不仅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损害极大,而且使女性牢牢牵制在这封建夫权制家庭中,没有所谓的自由与追求.近代以来,屡次禁缠足,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农村许多妇女宁可忍受缠足的痛苦并承受惩罚都不愿放足.虽然不缠足运动受到一些阻挠,但是它的成效也是可见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沿海的一些大都市出现了颠覆传统女性形象、崇尚自由与追求自我的摩登女郎。与小脚女人相比,摩登女郎在社会上的地位有了较大提高,这无疑是一种进步。摩登女郎这种新式女性形象,是一种代表,一种示范,是女性走向解放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1.
近代初期,来华传教士们出于加快传播基督福音的目的,开始对缠足等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展开批判与重构。随后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在运用天赋人权等思想观察、分析、批判中国妇女问题时,清晰地论证了传统缠足陋俗逐渐解体的历史必然性。近代中国戒缠足思想在辛亥时期趋于成熟,一方面是国人追求真理的理性选择,同时也是近代先进之士坚持对缠足恶习进行批判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晚清废缠足运动是20世纪中国女性解放的初步尝试,也是女性身体解放的起点。与这一时代思潮相呼应,一批以此为题材的小说应运而生,记录了废缠足运动的曲折历程,为我们了解女性身体与时代政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  相似文献   

13.
如果我们把中国封建社会比作一个等级森严的塔,那么被压在这座塔最底层的就是广大的中国妇女。几千年来,在古老广泰的华夏大地上,封建的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象四条巨大的绳索紧紧地束缚着广大妇女,使她们处于窒息、愚钝和卑贱的悲惨境地。而强迫妇女缠足,则为世界历史所仅见,中国妇女因缠足所受的痛苦和摧残,在人类历史上也是骇人听闻的。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破陋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亲眼目睹了姐姐被强迫缠足所受的痛苦,辛亥革命成功后,他毅然废除了缠足的陋习。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孙中山为什么要破除陋习,进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缠足陋习距今久远,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难以真切地感受缠足给妇女带来的肉体及心灵上的痛苦。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比"姐姐"在缠足前后生理和心理所产生的巨大变化,辅之以观看多媒体课件及阅读相关文字资料,使学生感悟缠足对女性的危害。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对孙中山的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15.
论文细读高彦颐《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之"放足运动的实行",一方面赞叹门内动人景致,一方面也提出了疑惑:其一,作者有时在史料分析上,似乎有些穿凿附会。其二,作者强调要走出"现代的偏见:只从反缠足的观点来观看缠足",可当她毫不留情地批驳国内一些反缠足活动时,却拔高了当年部分女性人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典妻”是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习俗,“典”即“租”,即将自己的妻子租与别人。典妻者常常因生活所迫将妻子租给无子之人,受典者多是有钱人,但也有无力娶妻的穷汉。典妻一般订有契约,载明典金、租期,典租价以妇女年龄、期限而定。在民间,这种婚姻关系时间长的被称为“典妻”,时间短的被称为“租妻”,  相似文献   

17.
封建社会礼教对中国妇女残酷迫害长达2000年之久,太平天国运动率先提出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与男子平等,废除买卖婚姻,废除缠足等许多解放妇女政策,使太平天国领导下的广大妇女从封建奴役中解放出来,成为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8.
圣玉杰 《文教资料》2008,(28):40-42
古代妇女裹足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变态扭曲的审美文化现象.在男权社会中,为满足男性的变态的审美心理需要,女性天足被裹起,并被视之为美.成为男性审美把玩的对象,可谓审美变态的极端表现.一方面,在这种审美变态中,无论男女,其从众心理都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缠足现象中,也蕴含着人们以"小"为美的特殊的审美规律.随着社会进步,缠足这一变态审美现象受到了人们的批判和唾弃,但缠足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风俗却很值得我们进行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本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借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从缠足的发生、时尚阶段以及向风俗过渡,最后形成风俗阶段,论述中国妇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受压迫之重,受欺凌之深,从而佐证了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论及的中国过渡女子身上套的四条绳索--政权、族权、神权、夫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比旧时中国的缠足和西方的束腰,阐述了中西方审美的异同,以及两者运用束缚女性身体、牺牲女性生理健康为代价的极致审美观,进而引出对于现代女性在追求美得过程中改造自身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