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作家沈从文一生以"乡下人"自居,这一自我定位既凸显了城乡文化落差在其精神上的烙印,也蕴含着知识分子在改造社会上作出的可贵探索。他对乡土的挚爱升华为对人性的思考,尤其对强健的原始生命力的讴歌与对现代文明进程中人的萎靡异化的反思,在当下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创作在近代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特立独行的,是什么使他的文风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如此不同,本文认为,他的作品中增加了许多作为苗族人的民族情结,对苗族故乡的眷恋,对那里的人性美、人情美的赞颂,以及对本民族多灾多难的命运的深刻忧虑。这一切,充斥在那充满牧歌情调的作品中,给他的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文艺心理学认为、文学乃是作家内心情感外化的产物。任何作品,都与作家的内在冲动息息相关,都要受作家心理的支配和制约。作家的心理虽然象那激荡的大海,其深难测;作家的情感虽然象那飘浮的云霞,色彩缤纷; 倘若仔细探索,却不难在纷繁复杂的心理现象中发现最基本的、起主导作用的心理要素。笔者认为、鲁迅创作心理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孤独情结。  相似文献   

4.
孤独是一种具有疏离倾向的生存状态和心理体验。这种被压抑的意念始终影响着杜拉斯的思想、感觉和生活,并深深的影响着她整个创作历程。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我们对其孤独情结进行探究,无论在世界女性文学史上还是世界文化史上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笔下孕育了一个无比美丽的湘西世界,也描绘了一个充满现代文明和虚伪的都市世界。他怀着重造民族品德的神圣心情,颂扬美和智慧,批判丑恶与卑鄙,充溢其中的是种种复杂情感和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6.
论沈从文的“乡下人”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以湘西世界和都市世界为描写对象的作家,沈从文有着很深的"乡下人"情结,是苗汉血统的出身注定了他"乡下人"的特定身份,而青年从军的生活经历又使湘西成为这个"乡下人"写作的沃土,尤其是城市与乡村的观照,使得沈从文一生都在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乡下人"身份.  相似文献   

7.
孤独一直是陈染着意表达的主题之一,但她笔下的孤独主题不是心绪的直白宣泄或纯粹形而下的阐发,而是她内在想象和形而上思考的结合。陈染在创作中深刻地感受孤独,品尝忧伤,并将孤独提升至人生哲学的层面,把忧伤升华为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借村上春树的代表小说《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中的若干篇章,通过分析村上小说中细致入微的环境刻画,身临其境的人物对话,充满深意的意象描写以及怪诞新颖的行文风格,辅以分析造成村上文学中"被产生的孤独"的个人原因与社会原因来浅析村上春树作品中"被产生的孤独"情结。  相似文献   

9.
沈从的创伤关注着湘西都市民众生存的现实状况、生命形式和精神维度,于苦难的社会人事的描绘中渗透出对人生急切的变革和坚韧的抗争精神。他在客观性现实探求中融合了理想与梦幻的精神模式,创造出本特殊的心灵真实而给予现实人类生命意义上温暖的情感性慰藉;对现实理性的救赎包涵着作家对人类特殊的责任、宽厚的博爱和永恒的理想精神的追求,其作品在“完美的真实”里呈现出深远现代意识的自由信念。  相似文献   

10.
石军 《华章》2009,(11)
沈从文的文学创作成就辉煌,学术研究成果丰硕,但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风云变幻,也由于自身独特的文学理想和自甘边缘的文化心态,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寂寞中度过的.他以批判者的眼光看待城市,以理想者的情怀观照农村,以自由者的身份面对政治历史,这些都导致了他深刻的孤独.  相似文献   

11.
“成人化”情结是叶圣陶童话创作的主要特征,而“成人的教化”与“成人的悲哀”是其作品中反映出的两种具体形态。叶圣陶“成人化”情结的成因主要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深层心理积淀、王尔德现实主义童话创作的影响、社会现实的逼拶,以及作者“为人生”的创作观。重新审视叶圣陶童话创作的“成人化”情结,对目前的童话创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和孙犁同为现当代作家,对童年水边生活的眷恋使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水这一文学意象来建构他们的文学世界,抒发对故乡和人民的无比热爱。由于个人生活环境和经历的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及作品风格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他们笔下的水世界也体现出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沈从文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他巧妙运用湘西巫鬼文化的精髓,拓展艺术空间,精心构筑出具有原始生命气息的“湘西世界”,在城市与乡村的边缘人生中孤独徘徊,笑颜千古!  相似文献   

14.
根据赵翼的著述与行迹,特别是中年归隐,可见其浓重的“马少游情结”。身为乾嘉士子,他的这一情结超乎个体心态,已是乾嘉时期比较普遍的士子意识。通过对赵翼“马少游情结”分析及其成因的思考,不仅有利于研究赵翼及其诗学,而且有益于探析乾嘉士风与世风,同时还对乾嘉诗风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沈从文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他巧妙运用湘西巫鬼文化的精髓,拓展艺术空间,精心构筑出具有原始生命气息的"湘西世界",在城市与乡村的边缘人生中孤独徘徊,笑颜千古!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自称“是个乡下人”的沈从文,以勤奋忠实的创作,执著地展示偏处一隅的湘西的风物地貌、人情世态,给我们构筑了一个鲜活而富有魅力的艺术世界──“湘西世界”,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价值。那么,沈先生何以如此执迷于那个原始乡野,厚爱那些乡村灵魂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创作的潜意识里,饱含着浓浓的乡土根性。一人之于土地的联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难以言说、撕扯不断的精神纠葛。对乡土的眷恋和热爱,是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现象,对于中国人来说,乡土、家、根是几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话…  相似文献   

17.
“文学”,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乡土”,一个不变而永恒的皈依。将“乡土”寓于文学之中,沈从文虽不是独创,却是全新的,其独特的乡土情结,值得后人仔细品味。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的"乡下人"创作体现出一种对现代性的反思特质,对现代文明进行自我质疑和批判,为现代文明提供了一面反观之镜,为当下的"生态人"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的作品,读者从中透视出的不单是人性美,人情美的书写,还有他心灵深处内隐的孤独和苦痛.本文试图以《边城》主人公翠翠生命自在自为状态在现实生存环境中的种种遭际及其透彻心骨的孤独,来探视作者孤独的人生及其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忧思.  相似文献   

20.
李鲜 《文教资料》2013,(20):84-86
阿房宫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室,在秦末毁于项羽大军的战火,让令人唏嘘不已。但是在近期的考古发现中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结果,打破了人们对阿房宫的固有认识。人们意识中的阿房宫究竞是怎么形成的?这是一种阿房宫情结。这种情结为何会产生?这种情结对于我们有何启示?本文试从这些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