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爱国作家吴浊流(1900—1976),从1936年发表短篇小说《水月》之后,在文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奋斗,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台湾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中篇小说《波茨坦科长》、短篇小说《陈大人》、《先生妈》,被称为台湾新文学优秀之作,是众所公认的;他创办《台湾文艺》杂志,创立“吴浊流文学奖”,筹办“台湾文艺资料馆”,对台湾新文学事业的辛勤奔波和无私奉献,是众所  相似文献   

2.
《汉声——汉语音韵学的继承与创新》是一部音韵学学术论文集,收音韵学学术论文36篇,集中反映了“汉声社音韵学学术沙龙”的学术成果,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本书显示出一种大气、扎实与创新的学术特点,尤其在创新方面,特别重视对历史方言分区的应用,重视对量化分析法的运用,对汉语音韵学界在理论与方法上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二酉是晋阳文化孕育出的历史文化名人,雍正二年取得进士,后被授为翰林院编修,任《明史钞》、《大清一统志》和《文献通考》纂修官,并校阅《明史》等史书。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对台湾的巡视。他在台湾巡察的两年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台湾社会安定的措施,受到台湾人民的爱戴与尊重。他为官清廉、敢于直谏,经常向皇帝上疏陈述时政,得到皇帝的赞赏和肯定。杨二酉晚年回到故里晋祠,对晋祠名胜有过不少建树。纪念杨二酉,对于当前先进文化建设、弘扬晋阳文化以及反对台独,促进台湾和平统一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著名作家林清玄1953年出生于台湾高雄旗山,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电影技术组。他从17岁就开始发表作品,20岁就出版了第一部长篇著作。之后,一发而不可收,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相继出版。最有成效的是他从1973年开始陆续出版了多部散文集,如《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在一年中重印超过了20次。林清玄的作品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所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从1979年起他曾连续多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5.
根据台湾著名言情作家琼瑶小说改编,由台湾知名演员林青霞主演的电影《窗外》由于琼瑶与其母亲的矛盾,在台湾被禁三十五年。最近有迹象表明,这部被禁电影可能复出。记者为此采访了台湾著名影评人、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委梁良,他披露了《窗外》被禁映的来龙去脉,以及当年台湾人想尽办法看《窗外》的旧事。《窗外》是已故导演宋存寿的重要作品,也是林青霞首次担任女主角的电影。  相似文献   

6.
朱德庸,1960年生于台北,1985年凭作品《双响炮》步入台湾漫画界至今已近20年。从1989年开始,朱德庸每年推出新作1至2部,其代表作《醋溜族》、《涩女郎》等系列作品,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为他个人赢得了多项殊荣:《亚洲周刊》及日本《读卖新闻》称他是台湾最具人气的漫画家;《时报周刊》市场调查结果显示他已经成为了台湾本土“最受欢迎漫画家”第二名,仅次于日本漫画巨匠宫崎峻;1995、1996年两次入选金石堂年度十大畅销书男作家,同时也是“十大”中惟一的漫画家;在世界128个国家发行的漫…  相似文献   

7.
童安格是第一个获得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的台湾艺员。他十八岁时以他创作的第一个作品闯进娱乐圈,其后陆续推出了《想你》、《女人》等个人演唱专辑,而真正使他立足于台湾歌坛的是第五张专辑《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这张唱片在台湾销量达四十余万张。  相似文献   

8.
借个胆成功     
钟明 《成才之路》2009,(30):M0003-M0003
1997年,台湾联经出版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套《魔戒》的中文译本《指环王》,但是,销售情况不佳。台湾一个名叫朱学恒的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生,平时最爱读魔幻小说,他在读完英文版《魔戒》后,发现台湾的中文译本《指环王》简直不忍卒读,于是提笔写信给联经出版公司,希望能重译,并自荐担此重任。他还慷慨地表示,如果重译本销量不到1万册,他分文不取。台湾联经出版公司据此与这个大胆的读者签订了翻译合同。  相似文献   

9.
郁永河,字沧浪,浙江杭州诸生,生卒失考。康熙卅六年(1697年)奉命到台湾采硫,历时九月。他写的《裨海纪游》 (或称《采硫日记》)不仅记述了采硫过程、台湾的历史变迁、山川形势、气候特征、物产等,而且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民族学调查报告,详实、生动地描绘了他所见所闻的台湾土著社会。  相似文献   

10.
台湾诗人郑愁予,本名郑文韬.这位被诗人杨牧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1933年出生于中国的北方.他自幼喜诗,1949年随父亲到台湾后,出版三本诗集,特别是在1954年,他曾以“美丽的错误”(即《错误》一诗)名扬台岛.1968年赴美入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研究,获艺术硕士学位.1973年转赴耶鲁大学东亚系任教,在美其间又在台湾出版了三部诗集.但他并不因此而随波逐流,1977年他坦然拒绝参加有巨大市场价值的台湾版《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使人刮目相看.而在五年以后,《阳光诗集》杂志秋季号以读者投票形式重新评出台湾十大诗人,结果十人中有八人与《选集》  相似文献   

11.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第二届"台湾论坛"发表演讲。在演讲结尾,余光中与台下的听众互动,共同朗诵了他的名诗《乡愁》。有人问他《乡愁》有没有下文?年近八旬的诗人幽幽地吟道:  相似文献   

12.
顽皮故事集     
《顽皮故事集》的作者侯文咏,是台湾的医学博士,顶着副教授、主治医师头衔,又是个文笔潇洒风趣的作家。1990年。他的处女作《顽皮故事集》出版,诙谐俏皮而又温情脉脉的文字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19年来已在台湾重印300多次。  相似文献   

13.
父与子     
《万象》上有篇文章《寂寞的打锣人》,写的是台湾作家“黄春明的乡土历程”,作者尉天骢亦为台湾乡土作家,且与黄春明为五十年的老友,文章自然就写得亲切有味。其中有一节我最喜欢,写黄春明和他儿子的事:他的朋友,有很多不知道他有糖尿病,  相似文献   

14.
许芳菊 《家长》2010,(2):35-37
台湾著名编剧、导演赖声川一直是个充满创意的人。他的作品横跨舞台、电视、电影。《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是台湾“五年级世代”的集体记忆;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在两岸风靡近二十年,改拍成电影更荣获东京影展大奖;他所编导的电视剧《我们一家都是人》首创电视另类情境喜剧;他更曾大胆突破推出连续演出八小时的舞台剧《如梦之梦》;2009年和王伟忠合作的《宝岛一村》票房长红……赖声川彷佛心中有一座灵感的宝库、创意的泉源,随时流溢在他的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初,中国掀起了新的革命高潮,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国内外开展了反对清政府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活动,各种宣传革命思想的报刊,像雨后春笋一般在各地涌现出来。1903年后有《汉声》《江苏》《浙江潮》和《苏报》等报刊先启出版,革命知识分子在这些报刊上发表鼓吹革命的文章。当时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有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和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鉴赏》2009,(7):95-98,112
林清玄,台湾著名作家。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9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史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赏最多的一位。他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其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提起台湾漫画家萧言中,在台湾可称得上是家喻户晓。要知道,萧言中叔叔在19岁的时候就以单幅漫画《童话短路》一举成名了。此后,他又以一系列漫画,如《笨贼一箩筐》、《整形BAR》等漫画在宝岛大受欢迎,和朱德庸等人被称为台湾漫画界四大才子。虽然他的作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中国华文文学研究界,古远清先生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的《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以及最近在台北出版的《台湾当代新诗史》,曾在台湾学术界掀起层层波澜,宝岛诗界均把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古继堂并称为“南北双古”。  相似文献   

19.
[引读] 吴晟,本名吴胜雄,台湾彰化人。中学时代开始在《文星》《野风》等报刊上发表诗作。这些表现少年时代忧郁情怀和对生命热爱的作品,收在他最早的诗集《飘摇》里。1979年诗集《泥土》出版,含《吾乡印象》《愚直书简》和《向孩子说》三辑,被公认是台湾乡土诗歌的代表作。[诗作]  相似文献   

20.
台湾著名爱国历史学家连横从小就以著台湾史为己任。他虽身处日本殖民统治的环境中,但却始终坚持信念,孜孜不倦,用十多年的时间著成台湾史学巨著《台湾通史》。《台湾通史》是连横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与艰辛付出,也寄寓着作者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文章从《台湾通史》的写作动因、写作过程两方面对《台湾通史》的写作进行了考察,并就《台湾通史》的成就及连横撰述《台湾通史》的艰辛付出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